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話平生

  • 墨染相思覆流年
  • 墨染溪玥
  • 2206字
  • 2025-09-01 07:32:57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次日,天降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忱音居住的小院落滿了雪,有人深一腳淺一腳走到窗前,四下看了看,用手指輕輕在窗戶紙上戳了個小洞。

透過小洞,他向屋內張望,只見忱音正坐在火爐旁,手中捧著一本舊書,臉上洋溢著溫暖的笑容。

那人輕手輕腳地離開窗口,悄悄繞到院門,輕輕推門而入。

瀟輕舟忽而斂手,扣門之意頓消。他一躍上了屋頂,透過天窗看去,但見伊人垂眸執(zhí)卷,青絲如瀑,素衣若雪,眉間似籠著書頁間裊裊墨香,恍若隔絕塵寰的仙子。

他心弦微動,不敢唐突,唯恐驚碎這方寧靜天地。

天光更亮了一些,瀟輕舟悄然退立于階前,想象她指尖輕撫紙頁,似與千年文脈低語。風過檐鈴,叮咚聲與書頁翻動之聲相和,恰似天籟。他按了按懷里揣著的忱熙的親筆信,他此番前來,便是專程來送信的。

廊下竹影婆娑,漏下碎金,斑駁映于她面容,更添柔婉之態(tài)。

他暗自思忖:此間清韻,原非俗世可擾,倒不如尋一卷古冊,坐于廊廡之下,隔花相望,同沐書香,共守這半日清歡。此情此景,恰如古人所言:“隔簾窺卷影,心有靈犀通”,雖無聲語,卻勝卻人間萬般喧囂。

瀟輕舟耳力極好,細微的腳步聲拉回了他游離的思緒——本以為下雪天不會再有人來,卻沒想到大清早訪客不止他一人。于是,瀟大俠不辭勞苦,當了一回梁上君子!

忱音聽到動靜,放下手里的書,支起了窗戶。抬頭望去,見是鄰家大伯,便站起身,打開門熱情地招呼道:“大伯,您來了,快進來坐,喝杯茶暖和暖和。”

大伯一邊坐下,一邊搓著手說道:“忱音啊,這大雪天的,我擔心你一個人住著有什么不方便,就過來看看,”說著又從懷里掏出一個紙包,“這是你伯母剛做的米糕和米餅,帶些來給你嘗嘗,還熱乎著呢。”

忱音感激地說:“謝謝大伯還有伯母,我一切都好,您看我這爐火燒得旺旺的,書也看著,挺自在的!”

老者點點頭,環(huán)顧四周,見屋內收拾得井井有條,便放心地說:“那就好,那就好。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千萬別客氣。”忱音笑著應道:“嗯,我知道,大伯。您也要多注意身體,別凍著了。”

坐了一會兒老者站起身,說道:“行,那我就不打擾你了,有事盡管說啊。”

忱音送大伯到門口,看著他踏著雪慢慢離去,這才關上門,繼續(xù)坐在火爐旁,看起書來。窗外的雪還在紛紛揚揚地下著,整個小院仿佛被一層潔白的棉被覆蓋,寧靜而美好。

兩塊米糕下肚,窗外傳來幾聲鳥鳴,忱音伸了個懶腰,放下手中的書卷,吹滅了搖曳的蠟燭。

“公子準備在房梁上待到何時?”忱音晃了晃手里的米糕,動了動耳朵笑著道,“別愣著了,下來一起吃啊!”瀟輕舟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跳了下來。

他輕巧地落地,臉上帶著幾分不自然的笑意,仿佛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般說道:“我只是想看看這房梁上的雕刻罷了。”忱音抿嘴一笑,并未揭穿他,只是將手中的米糕遞了過去。

瀟輕舟接過米糕,咬了一口,甜而不膩的味道在口中散開,他的神情也隨之放松下來。兩人并肩坐在桌邊,窗外陽光正好,微風輕拂,營造出一份寧靜而溫馨的氛圍。

瀟輕舟似乎想起了什么,買著關子問道:“忱音,你可知我為何會出現在此?”

忱音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

瀟輕舟故作神秘道,“你離家的消息不脛而走,但是沒有人知道你去了何處,你猜猜我為何會知道你在這里!”瀟家和忱家其實并沒有太深的交情,除了兩家家主同朝為官,私底下并沒有太多往來。

“我在這里的消息只告訴過阿姊,如果不是她告訴你的,總不會是我們命中注定要在此相遇吧?”忱音轉了轉眼珠子,說到忱熙,嗓音如同風中飄舞的柳絮,輕柔而又難以捉摸。

瀟輕舟看著她與忱熙七分相似的眉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仿佛時光在這一刻靜止,他的目光深深地陷入她的眼眸之中。

他不禁回想起與忱熙共同度過的那些時光,那些歡笑與淚水交織的日子如今依舊歷歷在目。

眼前的人,仿若忱熙的翻版,卻帶著獨屬于自己的氣質,讓他在熟悉中又感受到一絲陌生。

瀟輕舟將忱熙的信交給了忱音,他們繼續(xù)交談著,分享著彼此的趣事和經歷,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而這一切,似乎都是房梁上那場小插曲的延續(xù),命運將兩條原本平行的線悄然交織在一起。

雪還在下,悠悠飏飏,做盡輕模樣。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瀟輕舟順手拿起來忱音放在桌上的書,那是一本朱康叔傳記。在歷史上,朱康叔是一個很有名的孝子,原名朱壽昌,字康叔。他在二十七歲那年考上進士,入朝為官后得知自己生母流落到了民間,于是辭官千里尋母,找到母親后接至自己家中,好生贍養(yǎng)直到去世。

此事在當時傳為佳話,朱康叔也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一”。

當時的大文豪蘇軾和王安石都為朱康叔的孝行感動,寫下無數詩篇和文章對他進行贊頌。

黃昏猶是雨纖纖。曉開簾,欲平檐。江闊天低、無處認青簾。孤坐凍吟誰伴我?揩病目,捻衰髯。

使君留客醉厭厭。水晶鹽,為誰甜?手把梅花、東望憶陶潛。雪似故人人似雪,雖可愛,有人嫌。

詞的前面有一行小序,這一年正值宋神宗元豐四年冬天,蘇軾經歷了“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后將近一年。此時的朱康叔正在離黃州不遠的鄂州任太守,兩人交往非常密切,當時與蘇軾一起交好的,還有黃州太守徐君猷。

這一天下起了鵝毛大雪,大雪封路,更何況蘇軾還是戴罪之身,無法出門拜訪朱康叔,但是又非常想念他,于是寫下這首詞來寄給朋友,以表自己的思念之情。

忱音將信紙折好,心中充滿感激,在這寒冷的冬日里,感受著來自鄰里以及遠方親人的溫暖關懷。她知道,無論風雪多大,都不是一個人面對,因為有這些善良的人們陪伴左右。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西林县| 汽车| 凤翔县| 文登市| 正宁县| 安福县| 泌阳县| 和静县| 鄂尔多斯市| 高碑店市| 英吉沙县| 定陶县| 鹤山市| 育儿| 且末县| 沧州市| 肇庆市| 宜州市| 古丈县| 延长县| 湘西| 南皮县| 宁武县| 宜丰县| 藁城市| 五华县| 江安县| 南丰县| 友谊县| 新田县| 白城市| 尼勒克县| 宜春市| 玉屏| 孝感市| 汤原县| 普宁市| 安达市| 儋州市| 墨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