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各方焦慮
- 瑯琊榜前傳之籌謀十二年
- zotman
- 2013字
- 2023-04-12 23:40:44
方玉城直接癱坐下來,齊九三離奇的死亡了,他是被人殺害的,誰又會殺他呢?
方玉城思考著,當初謀殺雙剎幫仲成的人,是麥輔四,可是麥輔四又怎么會去殺自己的老大呢?現在一個月內,江左盟就連續死了兩個舵主,手下之間的內戰看來是不可避免了。
伍塔一路翻山越嶺,他回到了溫州的邊境,現在他已經得知了江左盟發生內訌的事情,準備去賭場,找掌柜要殺手去。
伍塔見到了掌柜,他給掌柜倒了杯酒,道
“掌柜,最近臺州那邊的風聲,你多多少少知道了點吧?”
掌柜說
“知道,眼下是非多,關于江左盟的活,我們不干。”
伍塔又說
“多少錢你們可以接受?”
掌柜見伍塔在要價,他笑了笑,問
“你要開多少錢?”
伍塔伸了手指,這個數是兩萬貫。
和敢于用光所有積蓄乃至挪用要上交給瑯琊閣的歲入的麥輔四比,伍塔實在是拮據,他是季贏的手下,是個軍師,而季贏也未必能給伍塔拿出手兩萬貫錢。
當初季贏讓夏邠去坐牢,坐牢之后,卻沒有提攜夏邠,掌柜心里明白,季贏是個自私的人,兩萬貫能拿得出手,自己這個牙儈也只能收到一點點,真正辦事的人是殺手,殺手拿了錢,作為經紀人賺不到大錢,還得冒風險,這個活他不愿意接。
掌柜說
“這事,得季幫主跟我聊聊,我手里的人手最近手頭都有點點緊。”
自從梁帝遷都江寧后,江寧便改名為金陵了,蕭選有很多感嘆,因為江寧這個地方是林殊的出生地,林殊年少的時候在這里讀過書,而蕭景琰也曾經被送到這里練習了一陣子步戰的技巧。
現在的梁帝坐在深宮中,他和當年的蕭衍一樣,閉著眼念起了佛來了,可是他哪能念的下去呢?自從遷都之后,他才后悔當初沒聽程知忌的話,他把北方大部分的重鎮都送給了蕭景琰,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只是因為那汴梁入不敷出的財政。
現在程知忌罷官回到了長安,謝玉因為同時得罪了禁軍和鳳翔軍而被迫辭官,能夠幫他的人只有御史大夫夏江和中書令柳澄了。
當初程知忌走的時候,蕭選希望他留下來,可是程知忌不聽,為了挽留程知忌,蕭選沒再指定新的同平章事還有門下侍中,而中書令柳澄更是和蕭景琰有聯姻關系,蕭選一時糊涂,自己已經走到了一條絕路。
蕭選只能問柳澄
“柳澄,朕,想讓紀王還有靖王回來,現在召他們回來,他們會憤怒嗎?”
柳澄說
“不會,他們一定會來京的,因為朝廷遷到了金陵,肯定還是有很多事情要磋商的,靖王是辦實事的人,他肯定是會來京的。”
蕭選嘆道
“唉,朕后悔啊,朕當初應該聽從程知忌的話,現在朕指示了董忠汝為汴州防御使,可是他能制衡的住景琰嗎?”
直到現在,蕭選還想著他的那一套制衡策略,柳澄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此刻,在汴梁的野外,一批慶歷軍還有禁軍在這里集結,他們面前有好幾口大鍋,鍋里面煮著肥豬肉,這些肥豬肉都被廚師們精心腌制,去掉了豬騷味,現在豬肉和韭菜大蔥煮在一起,聞著很香。
蕭景琰抓著一把長矛站在軍隊的面前,喊道
“啊!你們都看到了嗎?你們想不想吃豬肉?”
將士們大喊
“想!”
蕭景琰就喊道
“那就別怪我無情!記住,射箭的,五十步必須射中靶心!步兵,一個人要在拼刺中放倒五個人!騎兵要做到有序,能停就停,能戰則戰,要洞悉戰場的形勢!做到這些,你們就可以吃肉了!”
蕭景琰正在訓練軍隊,此刻戚猛跟了上來。
“靖王,陛下說,原本的慶歷軍,都是河北人,還是得駐防河北,他們有家鄉的情節,所以陛下認為,應當把原來的淮南軍組建為新的慶歷軍,這樣子就好很多了。”
蕭景琰嘆道
“這是要把淮河抓在手里,怕咱們搞兵變啊!守江必守淮,手握汴河,便可平天下啊。父皇如此擔心我,我真擔心他還會做什么傻事。當初,陛下封皇長兄為祁王,祁字單通一個岐,我可不想他把我當成什么魏王啊。”
戚猛說
“如果陛下要您進京,就是您兵權被解除之日了!”
蕭景琰笑道
“哈哈哈,哎呀,戚猛啊。我現在是靖王,職位不過是個晉州刺史而已,只不過河東公把指揮權交給了我,所以才能打勝仗。實際上我根本沒有兵權,我去了江寧,父皇就算真的要解除我的兵權,也得有理由才對。”
蕭景琰又說
“父皇怕我,是怕我背后的勢!他就算把我削成了個光桿,囚禁在江寧,你說北方的將士會愿意嗎?”
背后的將領圍了上來,秦宗壁問蕭景琰
“靖王?怎么做?”
蕭景琰說
“看來,得走一步險棋了!你們聯名上書,就說靖王需要被保護。他死了,河北的百姓還有汴河就無法治理,會鬧民變,懇請各節度使出兵共計三萬保護靖王,我們就像當年諸侯問鼎中原那樣,大搖大擺地去金陵,這樣父皇就不敢拿我怎樣。”
羅超又擔憂道
“那萬一,淮南的慶歷軍把這幾萬兵馬圍住了,那該怎么辦?”
蕭景琰笑道
“這些軍隊當初跟著張宗琿和高子宜的時候,就是見錢眼開的一幫人,誰給的多他們就幫誰,想讓他們包圍我們,還是得先拿出誠意!”
戚猛說
“現在慶歷軍的主將,陛下打算定為是徐安謨,各位覺得他怎樣?”
韓授思考了一陣
“徐安謨呀?不好,這個人跟譽王有關系,按理說,陛下應該讓太子的人去接慶歷軍才對,此外金陵也要組建一支新的禁軍。”
蕭景琰
“嗯?這支新的禁軍才是最重要的!原禁軍的將領都有誰去了江寧?”
負責和禁軍進行溝通的列戰英說
“蔡光武、蒙摯、徐二,就此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