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云想衣裳
- 唧唧復(fù)唧唧,伊人當(dāng)戶織
- 粲隹
- 1247字
- 2022-10-31 22:39:06
中午,喬木吃完飯,洗好碗,就午休了。
李詩詩閑瑕無事,畫起唐朝美女。
她花了十五分鐘造型,然后拉開多功能收納筆袋的拉鏈,120種顏色的彩色鉛筆,讓她眼花繚亂、無從下手。
只見畫中女子梳著雙刀髻,身穿坦領(lǐng)儒裙,肩加披帛,雖然沒有上色,但已呈現(xiàn)出女子的婀娜身姿。
唐朝美女應(yīng)該都是時裝達(dá)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袒領(lǐng)襦裙是一種半袒胸的高腰襦裙,上身是袒領(lǐng)半臂,下身則配以曳地長裙。
襦裙是唐朝婦女的日常穿著,基本上是上身衫、襦,下身束裙,肩加披帛。衫為單衣,襦有夾有絮,僅短至腰部。裙子長而多幅。
在隋朝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并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半臂是短袖的緊身上衣,套于衫外,流行于唐朝前期。半臂又稱“半袖”,是一種從短襦中脫胎出來的服式。半臂下擺,可顯現(xiàn)在外,也可以像短襦那樣束在里面。
披帛,又稱“畫帛”,通常一輕薄的紗羅制成,上面印畫圖紋。披帛一般為兩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并盤繞于兩臂之間。走起路來,不時飄舞,十分美觀。
電視劇中的武媚娘身穿坦領(lǐng)襦裙,嫵媚動人。袒領(lǐng)襦裙只流行于唐朝,是唐朝盛行的一種服裝,在唐后便消逝無蹤了。
李詩詩低頭沉思,琢磨著給畫中的衣裳上什么顏色,是綠襦紅裙,還是紅襦綠裙。在唐朝,衣裙顏色豐富多彩,以紅、綠、紫、黃最為流行。她突然想起朋友圈的驚鴻一瞥,譚笑笑身襲紅衣,讓她久久不能忘懷。她立即拿起手機,打開微信。
李詩詩:笑笑,你們上回去拍照,身上穿的壯族服裝,在哪里買的?
譚笑笑:沒有買,租的。好看嗎?
李詩詩:好看。在哪里租的?
譚笑笑:等下來我店里,我?guī)闳タ纯础?
李詩詩:等喬木醒了,去學(xué)校了,我就過去。
譚笑笑:好的。
13點41分,桌子上喬木的手機響起了熟悉的歌曲《Auld Lang Syne》,“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And days of auld lang syne……”
接著與喬木手機并排放的李詩詩手機鈴聲響起《Big Big World》:“I'm a big big girl. In a big big world.It's not a big big thing,if you leave me……”
李詩詩放下手中的彩鉛,迅速劃掉兩個鬧鐘,喬木從他的房間出來,經(jīng)過她身邊。
“喬木,先去洗臉,然后去我房間涂點兒童面霜。現(xiàn)在是深秋—霜降,晝夜溫差大,皮膚容易干燥,洗完臉要擦點面霜潤膚。”此刻的李詩詩從一言不發(fā)的畫師秒變成絮絮叨叨的老太婆。
“知道了,媽媽。”喬木一臉不耐煩。
喬木站在門口換鞋的時候,李詩詩習(xí)慣性地望了一眼門口。平時在家,她都不戴眼鏡,左眼閃光50度、近視350度,右眼閃光60度、近視380度。五米遠(yuǎn)的兒子,雖然視線有點模糊,但她忍不住問了一句:“喬木,你帶口罩了嗎?”
“帶了。”喬木從外衣口袋里拿出一個口罩,撕開塑膠包裝袋,取出口罩,熟練地戴上,并把塑膠包裝袋丟在鞋柜旁邊的垃圾桶里。
“媽媽,我去學(xué)校了。拜拜。”
“拜拜。過馬路要看車。”
“知道了,媽媽。”喬木開門,拉門,“咣”一聲,門鎖了,他的腳步聲漸行漸遠(yuǎn)。
14點15分,喬木的手機收到了校訊通發(fā)來的信息:尊敬的喬木同學(xué)家長,您好,您的孩子于2022-10-23 14:14:14進(jìn)校。
看到喬木的進(jìn)校信息,李詩詩懸著的心終于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