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對方的ID,自稱是浙大歷史系的張教授。
原來顧陽的女粉絲中,有一個是張教授的孫女,她也參加了這次的戰斗。
通過平時和爺爺的聊天,她知道顧陽并不是那樣的人,浙大中不少漂亮的女同學倒追他,他都沒有答應。于是便問爺爺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些謠言。
張教授一聽事關自己的學生,而且還是自己認識的顧陽,自然沒有推卻,用自己的賬號登錄飛客,給這場戰斗來了個一錘定音。
他知道這種故意抹黑的言論,解釋是沒有用的,除非有非常實質性的證據。既然現在實質性的證據無法拿出來,就只好以勢壓人了。
他新開了一個帖子,簡略說了一下軍訓的時候,有不少女生倒追顧陽,但顧陽沒有答應的事情。
然后以浙大歷史系教授的身份警告那些別有用心的造謠者,如果再繼續造謠,就會讓學校追究他們的責任。
那些造謠者見浙大這樣的國內前五學府都搬出來了,自然不敢再生是非,把那些造謠的帖子刪了,退出了戰場。
而其他惡客見沒有了帶頭大哥,失敗已經無法挽回,也都紛紛撤離戰場。
最終這場持續不到一個小時的網絡罵戰,就這樣草草收場了。
顧陽在謝過自己的教授和那些女粉絲后,也退出賬號下線,然后洗澡睡覺。因為時間已經不早了,他明天早上還有課要上。
顧陽下線后,他的女粉絲還沒有散,紛紛在一個群里聊天慶祝這次戰斗的勝利。
其中那個土豪女粉絲為了慶祝,決定拿出50個名額一起去瓊海市旅游,來回食宿機票全包,這引得那些女粉絲紛紛報名。
接著她們又聊到顧陽的那首對聯。其中一個是文學系在校大學生的女粉絲,分析了這首對聯的絕妙之處,并表示這樣的一首對聯,即使是自己系的老教授也未必寫得出來。
之前幫解決戰斗的張教授,他的孫女也在群中。
她把這首有意思的對聯念了一遍,被張教授聽到了,便問自己的孫女是從那里得到的。
作為歷史系的教授,張教授的文學造詣也是不低的,一下子就聽出了對聯的意思,并對這首對聯產生了興趣。
從孫女那里得知對聯的出處后,便對顧陽這個平時較為看好的學生更感興趣了。
不知道是不是想惡作劇的使然,張教授把這首對聯發給了自己的好友,浙大文學系的杜文源教授,然后就關機去睡覺。
另一邊,正準備入睡的杜文源收到好友的短信,以為有什么事情,打開一看才知道是一首對聯。
只不過這首對聯用詞簡單,雖是罵人的意思,但內里十分精妙,讓杜文源有點愛不釋手。
上網查找一番后沒有找到任何和這首對聯相關的資料,便想打電話過去問問好友對聯的出處,才發現對方已經關機。
料到是好友的惡作劇,但自己已經陷了進去,使得整夜無法安眠。
第二天一大早,張教授打開關掉的手機,發現了好友的留言短信和幾個沒撥通的電話,知道惡作劇成功,臉上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然后沒多久,杜文源的電話就打過來了,看來是要興師問罪。
剛接通電話,對面就傳來了咆哮聲:“張忠謀,你干的好事!”
張教授忍住笑意,故意扮做不知地問:“老杜啊,什么事情讓你一大早就發這么大的火啊?”
“哼!明知故問!老張,你昨晚戲弄我的事情我不和你計較,我只想知道那首對聯的出處。說吧,是從哪一本古書上找到的?”
“呵呵,你說這人一老啊,記性就不好了。要是能有幾兩好的茶葉,說不定我就能記起來了。老杜,你說是不是?”
電話對面的杜文源咬牙切齒,但越是這樣,他越想要知道這首對聯的出處,只好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吞,忍氣吞聲道:“好,我那雨前龍井,最多給你一兩,再多我寧愿不知道。”
張忠謀見好就收,于是答應:“好,一兩就一兩。等會我回到學校就去找你,記得把茶葉準備好。”
“哎,別等會啊,現在就說,我又不會賴掉你的帳。”
“我當然相信老杜你的人品,現在說也不是不行。”
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得多加一兩。”
“靠!”從來不說粗話的杜文源,被自己好友整得破了防,不自覺爆出了一句,然后話也不回就掛了電話。
聽到對面傳來的忙音,知道好友掛掉了電話,也不以為意,哼著小曲兒往學校慢慢趕。
張忠謀回到學校,去宿舍找到還沒起床的顧陽,在顧陽一臉迷糊的情況下,帶著他往文學院走去。
大概二十多分鐘后,兩人就來到了杜文源的辦公室。
敲門進去后,張忠謀看到杜文源正坐在沙發上,一臉沒好氣地望著進來的自己。
“哈哈,老杜,我來了,茶葉準備好了嗎?”,說完就坐在了杜文源的對面。
顧陽沒敢擅自坐下,只是站在了張忠謀的后面,向杜文源點頭致意。
杜文源白了一眼坐下的老友,然后和善地對顧陽說道:“同學,你是老張的學生吧。不用拘束,我這里沒什么規矩,你也坐下來吧。”
顧陽看了下自己的教授,這時候張忠謀出聲道:“顧陽,坐下吧。老杜這的確沒什么規矩,順便你也嘗嘗他沏的茶。我跟你說啊,老杜他的學識雖然不怎么樣,但是沏茶卻是一絕,不要錯過了。”
顧陽不知道怎么搭腔,只好點點頭坐在了張忠謀的旁邊。
而被好友損了一句的杜文源沒有生氣,再次白了一眼,然后專心在那里沏茶。
過了一會兒,沏好茶的杜文源各自分了一杯給顧陽兩人。
在嘗了一口后,杜文源就迫不及待地開口:“好了,老張,茶你已經喝了,你要的雨前龍井我也準備好了,現在你可以說了吧”,說完指了指旁邊放著的一小盒茶葉。
張忠謀呵呵一笑:“當然,那我就告訴你吧,這首對聯,其實是一個人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