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片面的把人分類了,這是不尊重人的表現,但是為了能讓你更快速的明白,看到事情的本質,我不得不這樣做。
哪三種人?一是做事的人,二是做式的人,三是做局的人。
相信以你的智商一定能分辨它們之間是遞增的關系。接下來我結合我的經歷詳細的說一說它們具體的內容。
做事的人,很好理解,任何職員都是做事的人,比如醫生,比如政務大廳接待,比如流水線上的工人,比如在家的全職媽媽等等吧,這類人是最多的,是絕大多數人。這些人的想法就是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保住飯碗就可以了。做事的人并不是褒義貶義,他們里面有很多人都能夠把一件事做到極致。他們大多數都掌握了做這件事的方法也就是“術”。
做式的人呢?他們一般不是很關注事情做的如何,他們關注的是如何設計出一種模式,能讓那些喜歡做事的人更好的去做事。做式的人一般要高于做術的人,這種人除了懂技術之外,還具備一定的眼光、魄力、創新意識,需要對新產品、新渠道、組織變革有深刻的洞察力。創業者、企業家基本都屬于這一類。他們一般都能掌握三種能力:一是看清社會大勢;二是看懂新工具;三是讀懂新政策。創業的本質其實就是從做事上升到做式,這就意味著一個人不用再靠技術去賺錢,而是靠一個平臺、一個團隊、一個模式。同時自己的經濟、時間、人格都實現了自由。
做式的社會價值在于促進社會的運作效率,也因此“做式”是有風險的,如果模式并沒有真正的幫助那些埋頭“做事”的人,或者對他們起到了誤導作用,這說明你的模式是不成立的,這就是很多創業失敗的根本原因。
最后也是最厲害的人,那就是做局的人。做局的人往往非常了解人性,他所做的局也是依據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弱點去布置的,而且他能夠預期到未來發生的絕大多數事情,甚至比真正會發生的事情想的還要多,并且對于這些結果他都已經做好了相關的準備工作和應對策略。他們之所以對人性的判斷準確可能是因為他們經歷過大的風浪,對于人的判斷和分類早就找到了規律。如果有的人不知道怎么干了,他能夠馬上告訴他應該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就好。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以前是公司的銷售副總,每次回來我們都會興奮的聽他講他做銷售的案例是如何布局的,并且這些人都是如何一步一步按照他的預期去執行的。這是非常厲害的人。他們能夠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簡單的問題數量話,把數量的問題程序話,把程序的問題體系化。
做局的人往往能夠站在局外準確的觀察局內的變化。隨時根據局內的局勢來調整下一步的策略。
正好最近身邊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我講給你聽。我委托一個運輸隊運輸我的貨物,可是那邊現在修路,路上要想過的話,需要多花50元。但是說好了,這錢由司機自己支付,委托方不用支付。可是第二次的時候我就把這件事忘了,又把這錢給他了。那你說我是不是應該找他要這錢呢?我沒有要,我有我的目的,他的目的其實很簡單,他無非就是想賺錢,而我的目的呢?不僅僅是賺錢,而是要讓他充當我的眼線,他可以跟你說很多實話,也可以隨時告訴你那邊的路況和運輸費用等相關情況,所以,我明知道我多付給他錢了,但是后面要裝不知道,讓他以為你不知道,其實你已經知道了,他占便宜也是你允許的,也是你同意的,而不是他想占就能占的。那么,在這件事情里面,誰是做事的,誰是做局的呢?
那么,你覺得你要做哪類人呢,你如何能實現自己的想法呢?你的想法是能夠實現的想法,還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妄想呢?這,就需要你結合你自身情況慢慢學習、變化、調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