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桌上有一臺打開的筆記本電腦,清脆的聲音正從里面傳來。
周揚在椅子上坐下,將鼠標移到了屏幕右下角。
一個普通的微信頭像正伴著聲音有節奏地閃動著。
他點擊頭像打開了對話框,上面有一行字:自由如風,你在嗎?
看著這幾個字,他的思緒回到了幾個月前。
那是一個寂靜的夜晚,他正在創作一幅畫,中途突然失去了靈感,這對畫家來說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已經進行不下去了,他索性甩下畫筆,打開電腦上了微信。在前不久剛加入的一個藝術探討群中,他訴說了自己的煩悶與苦惱。立刻就有幾個群友回復消息,但除了鼓勵他繼續創作或者建議他聽聽音樂,休息片刻后再找回靈感之外,也沒有別的話了。
周揚簡單地聊了幾句便不說話了,此時一個普通的微信頭像在屏幕右下角閃爍起來,名字叫落葉紛飛,也是藝術探討群中的一員,現在要求添加好友。他通過了驗證,記得對方好像是剛入群的新成員,沒有發表過什么言論,這時候發來一個笑臉圖片,出于禮貌便也回了一個同樣的表情。
只見對方這次說道:靈感之神消失后的確很可怕,請不要煩躁不安,因為我可以讓他重新現身。
也許是想急于找回靈感,周揚毫無猶豫地問道:怎樣才能讓他現身呢?
接著對方問了幾個問題,都是關于他正在創作的那幅畫的。了解完后,落葉紛飛給出了幾條想法,精辟又富有靈氣,周揚頓時興奮不已,在這些想法的啟發下,他終于找回了瞬間失去的創作靈感,他甚至覺得,這位群友就是靈感之神!
對方此刻又問:現在,我們可以做朋友了吧?
周揚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可以,你幫了我大忙,實在很感謝!
落葉紛飛發了一個輕松搞笑的表情包:別客氣,那么,今后我們可以多聊聊。
周揚自然愿意,從剛才對方給出的幾點想法中可以看出,這個人見解獨特,能打破常規看問題,或許與這位“靈感之神”多接觸,能讓自己的創作始終保持鮮活的生命力。
在那個夜晚,他與落葉紛飛成了網友,接下來幾天,他都會和對方討論一些藝術創作的問題,而今晚,落葉紛飛又將說些什么呢?
周揚收回了思緒,修長的雙手在鍵盤上迅速敲打著:我在,晚上好。
對方馬上有了回復:這幾天你都沒有去群里發言,正在埋頭作畫嗎?還是,身邊發生了什么事情,讓你悶悶不樂不想上網。
“還是”后面的話讓周揚心頭一顫。安靜的房間里,他突然聽到一陣沉重的呼吸聲,就在耳邊幽幽徘徊著,他緊張地看了看四周,并沒有人。幾秒鐘后,他才意識到,原來是自己的呼吸聲,在如此寂靜的空間里聽起來仿佛是另外一個人的。此時微信對話框里又顯示出一行字:怎么不說話?
周揚這才回答:剛才走神了。你怎么會覺得我身邊發生了什么事情?
落葉紛飛發來一個思考的表情:我猜的啊,這么說真有事?能說來聽聽嗎?
周揚移動著鼠標,眼神越來越暗淡無光了。大約半分鐘后,他才敲打起了鍵盤:抱歉,我不想說。我們還是聊些別的吧。
信息發出沒多久,對話框中便跳出幾個字:好吧,不管發生了什么,希望你能開心起來。那,聊什么呢?
說說你吧。周揚突然想到了這個話題。在網上認識這么久,他還不知道對方的任何信息,好像一直都沒這方面的好奇心,不過今晚他決定要了解一下。
此刻,又有一行字出現在眼前了:我?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他想了想,問了對方的性別,沒料到屏幕上跳出這么一句:你猜我是男的還是女的?
問題拋給了自己。他皺皺眉頭:我感覺,你應該是個女孩吧。
幾秒之后,他看到了一句不確定的回答:你的潛意識早已認定我的性別,你覺得我是女的,那我就是女的。
潛意識?周揚緩緩地低下頭去,沒有看屏幕,手指迅速輸入一行字:如果我覺得你是男的,那你的回答難道是“我就是男的?”
等他抬頭時,落葉紛飛已有回復:嗯。請記住,在網絡世界里我是你的幻象。你把我想象成妙齡少女,那我就是妙齡少女,如果把我想象成一個年輕男人,那我就是一個年輕男人。
這話很有意思,特別是“幻象”兩個字,讓周揚感覺到了一絲神秘。對方自認為是個虛擬人物,而“塑造”他或她的正是自己。就像一塊粘土,隨你創造。
他又打出一行字:你的回答真有趣。
落葉紛飛沒說什么,只發了一個樂呵呵的表情包。
周揚也不想在性別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只要能和對方探討藝術就行了。于是,換了一個問題:你也學美術的?他邊打字邊在想,這次落葉紛飛會不會采取前面的回答方式呢?
不過這次有了明確答復:不,我只是喜歡藝術,喜歡畫畫,非專業人士。對了,你的所有作品我都很欣賞。
你看過我的畫?周揚有點吃驚,看到回信后才明白過來。還在上大學時,他開通了一個博客,里面除摘取幾位大師的畫作,發表幾篇藝術感想,在相冊里添加些他與胡雪等人的生活照外,還將自己的臨摹作品和原創作品都傳了上去。原本沒多少人知道博客的存在,有一天,同寢室的朋友無意中發現了它,覺得不錯,便將地址復制給了其他同學,很快,整個美術系甚至全校師生都知道了這個博客,點擊率瞬間攀升,他似乎也變得小有名氣了。大學畢業后,隨著上傳的作品數量越漸增多,博客每天的點擊率基本上都有幾萬次,落葉紛飛便是其中一名訪客,并且還給自己留言過。
周揚不由自主地打開了他的博客。
那些熟悉的作品依依呈現在了眼前,他滑動著鼠標,將網頁拉到最后的留言欄內,很多人都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單單今天就有十幾個人。他慢慢地往下看去,果然找到了名為“落葉紛飛”的一個人的留言:“每次欣賞都有不同的味道,很喜歡。”
一看時間,竟然是今晚21:45分發表的。他又翻了幾頁,發現落葉紛飛這個名字夾雜在一大堆網友中,出現頻率較高,幾乎都會贊美他的作品,也有幾次道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微信聊天一樣,他(她)的想法與眾不同,能給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看來是自己的忠實粉絲。周揚看到這,心里竟有些竊喜。這是每個人的天性,如果別人贊美你,你的內心深處絕對會很愉悅。
他把目光轉向了微信對話框。
忠實粉絲早已打入幾行字:我覺得你很擅于毀滅丑惡的靈魂,創造一個完美的世界,比如你的那幅《天使與魔鬼》。“魔鬼”用了紅與黑兩種主色調,它戴著天使的面具誘惑人類,終被某種神秘的力量摧毀了,最后真正的“天使”降臨人間,整個畫面既有沖破黑暗的震撼力,也有光明即現的驚艷之美,這讓我想起了《唐摩衍那》里的一段話。
周揚動了動鼠標,光標正好落在博客網頁中那幅《天使與魔鬼》的畫面上,他的右手不禁按緊了。它是這幾天剛創作完成的,還透著點青澀,落葉紛飛看到它會想起《唐摩衍那》中的一段話,這讓他有些意外。他知道《唐摩衍那》是一部古印度史詩,內容主要講述了阿逾陀國王子唐摩和他妻子悉多的故事。它不僅在印度文學史上占據著崇高的地位,而且對整個南亞地區和宗教都產生過深遠影響。
那么,會是哪段話呢?他提出了疑問。
很快有了答案。
“漫天奇光異彩,有如圣靈逞威,只有一千個太陽,才能與其爭輝。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毀滅者。”
他盯著這段文字,又瞧了瞧自己博客中的那幅《天使與魔鬼》,微微點了點頭。畫中的那種摧毀魔鬼的神秘力量被自己畫得極為抽象,采用了鮮艷奪目的色調,似乎與文字中描述的“漫天奇光異彩,有如圣靈逞威,只有一千個太陽,才能與其爭輝”相吻合,但它不會是死神,世界的毀滅者,反而是毀滅魔鬼、驅散黑暗,并創造新生世界迎接天使降臨的力量。
他把自己的想法輸入電腦中。
落葉紛飛馬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人們歷來認為“死神”、“毀滅者”是不好的,其實并非如此。“死神”帶走生命是因為這個人的大限已到,而死神僅僅是在履行這千年不變的職責,他帶走了一些生命,也為其他生命的降臨創造了更多空間。夸張地想下吧,如果人人都能長生不老,那地球上早已沒有地方容納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死神”其實就是另一種“天使”,像你所畫的神秘力量一樣,它在為“天使”的降臨創造空間。只有驅逐惡靈,毀滅掉丑陋骯臟的世界,讓真正的“天使”現身,世界才會更完美。如果任由戴著“天使”面具的魔鬼游走在人間,那我們就都死定了。你認為呢?
這么長的一段話讓周揚低頭思索了片刻,而后才回復:你如果這樣認為,那么前提應該是:死神是公平正直的,帶走的生命都是命中注定要在這個時刻消逝的,毀滅者也是正義的,他所毀滅的都是邪惡丑陋的世界。這樣我便覺得這股神秘力量與你所想到的這段話沒有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