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羅貫中和施耐庵
書名: 我只想安靜的做個昏君作者名: 天喵教主本章字數: 2508字更新時間: 2023-01-01 23:18:31
朱允炆深吸一口氣。
“甘肅和遼東都發生了雪災,來年恐有蝗災,朕有個法子,乃是飼養雞鴨,防止蝗蟲泛濫,名為雞鴨治蝗法……”
朱允炆將雞鴨治理蝗蟲的方法講了講。
可別小看這雞鴨治理蝗蟲的方法。
這個方法在前世那個時空,歷經多年的歷史驗證可行。
但是唯一遺憾的是,現如今這個時代養不起多少雞鴨。
尤其是鴨子,比較能吃,除非是應天府這種魚米之鄉,而且有充沛的糧食,糟糠,才能大規模飼養,否則不適合。
至于養雞,在如今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下,也是奢望。
就連美國總統胡佛,當年都有一個宏愿就是讓美國人家家戶戶天天都能吃雞肉,這還是在那個時代美國強大的工業生產水平下。
現如今的大明,想要大規模養雞鴨是很難的。
但是小范圍的以雞鴨治理蝗蟲,卻的確可行。
如今的甘肅水草還比較豐茂,養鴨子主要得防豺狼,只要控制得當,一個衛所養一些,總體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少用糧食,多用水草,魚蝦,是能養得起的。
朱高煦聽朱允炆說完,贊嘆道:“陛下真乃是天縱之才,居然能想出如此巧妙的計策,如今甘肅和寧夏一代的長城都是以水草混合泥磚夯制,甘肅許多草原一到下雨便是灘涂沼澤,飼養鴨子的確可行?!?
“但是不能養太多?!?
朱允炆又交代。
鄭和一一記下,將這些事情整理成小抄。
“好了,都各自去做事去吧?!?
朱允炆擺擺手,別說,這幾天早睡早起不近女澀,自己吃得香睡得著,作息居然倒回來了,而且作息還很穩定,最重要的是迎風又恢復了二尺境界。
這再跟戴院使學一學中醫的養生功法,多吃點補藥。
那日后不得迎風九尺,直入陸地神仙境??!
朱允炆覺得可行!
……
南京城外。
一個身材略胖的中年文士,坐在一輛馬車上,車上坐著一名頭發花白的文士,正混著搖晃的馬車翻動著書卷。
馬車搖動,卷起門簾。
周圍人便可看到馬車中的景象,那馬車中居然堆砌著許多書籍。
“師傅,咱們到南京啦?!?
駕著馬車的文士便是羅貫中。
他長得大眼細眉,眼睛仿佛兩顆黃豆,看著有些滑稽,但此人學識淵博,乃是車中那頭發花白的文士施耐庵入室弟子。
聽到羅貫中說到了南京。
馬車內的施耐庵放下書卷,自一旁撿起一副蘇州府磨制的玳瑁眼鏡,戴在了眼睛上,湊出個花白的腦袋來,打量著應天府。
他面貌清瘦,雙眼也較為混濁黯淡,若是不認識的人,自當認為這個小老頭是個普通老秀才。
但他可是元朝時候的進士,和大明誠意伯劉伯溫,韓國公李善長曾經同科參舉,他和劉伯溫中進士,李善長未能中舉。
有元一朝,一共開科舉十三次。
其中,南方人中進士的屈指可數。
多數南方漢人中了進士,都是給蒙古人當管家算賬賺錢,或者是在欽天監等小地方做個小吏,也有的在戶部做算吏。
施耐庵乃是個博學多才之人,天文地理,四書五經,乃至于兵書韜略無一不精,結果他中進士后被發配做個小小的教諭,整日里無所事事。
這也是元朝會亡的重要原因,大量有才華,有野心,也有能力的讀書人,還有地主階級無法上升,被排擠在國家機構之外,不被重視,但是元朝的中央對地方掌控能力又弱,搞包稅制,將地方上養出來一大堆豪強。
“應天啊……”
施耐庵唏噓不已,他伸手撫了撫眼鏡,宋代華夏就已經出現了眼鏡,但是真正發揚光大還是在明朝,蘇州府的玳瑁眼鏡舉世聞名,自廣東,福建進玳瑁,在蘇州府能人巧匠的手中磨制,能夠讓老花眼看的更清楚。
“師傅,可是想張九四了?”
羅貫中一邊駕車一邊問道。
施耐庵默不作聲。
張九四就是張士誠,他曾經當過張士誠的謀士,給張士誠出謀劃策。
施耐庵看出元朝必亡,屢次勸誡張士誠不要接受元朝的招安,不要給元朝輸送糧草,可是張士誠不聽。
施耐庵看出朱元璋乃是梟雄,占據應天有成龍之氣,勸誡張士誠在陳友諒和朱元璋大戰的時候,進攻應天,但是張士誠不聽。
最后,朱元璋擊敗了陳友諒之后,轉過頭順勢就把張士誠滅了。
張士誠被俘獲,最終自縊身亡。
施耐庵是個有些理想主義的文人,無時無刻不在為此懊悔,走不出心中那道坎兒的他許多年不奉朱元璋的征召入朝做官,就是因此。
“朱洪武說過,張九四器小而志驕,他敗乃天注定,非人力也。”
“我所懷者,乃是江南那么多跟著張九四,最后化作黃土的舊人……”
施耐庵常住蘇州府,有許多認識的舊人投奔張士誠,要么戰死,要么被治罪,或是在大明郁郁不得志……
羅貫中笑道:“師傅,成王敗寇,俱往矣,你還是往前看吧。”
施耐庵輕輕嗯了一聲點點頭。
到得城門,羅貫中驚訝地啊了一聲。
“現如今應天府入城,都不需要繳納入城費了?”
羅貫中的聲音高了幾分。
這聲音讓施耐庵都忍不住探出頭來。
在城門口盤查的士兵見狀,笑道:“兩位是外地來的嘛?南京城城門自永樂皇帝登基半月后,就不再收入城費了,入城只查路引,憑證,二位入城所為何事?”
羅貫中那黃豆似的小眼睛努力瞪大,嘴巴張了張,回頭對施耐庵道:“師傅,這可是好事啊,要是推行全國,不知多少老百姓受益?!?
施耐庵卻眼眸閃爍,搖搖頭。
二人拿出路引憑證,進入城池,應天府有一些地方正在分段式修路,至于修路的材料,自然就是水泥。
水泥的制作不難,朱允炆又是個理工狗出身,但是這玩意兒十分耗費熟石灰,大明產熟石灰的地方只有河南和陜西,甘肅,寧夏,還有后世安徽的某些地方,所以水泥路的鋪設,如今舉全國之力,也只能在南京城先實行。
羅貫中喜好熱鬧,這也是寫小說儲備素材,連忙上前去詢問,這是何物,用來做甚?
當得知,這乃是水泥,修建之后的道路平整堅硬如石,乃是當今天子發明,此外就是施工的匠戶都是大明工部的匠戶,他們現如今在工部的施工公司接活兒,朝廷做預算給他們派發工作,做得多賺得多,每日都有工資。
羅貫中和施耐庵又是一愣。
走了一陣,到了修好的水泥路。
羅貫中和施耐庵都停下來看稀奇,在滿大街的南京人見怪不怪目光中,蹲下來捏一捏踩一踩,羅貫中還伸出舌頭舔了舔。
“師傅,真硬?。 ?
“這永樂天子真能做,他搞得這個好硬!”
羅貫中滋滋稱奇。
施耐庵卻瞇眼道:“你呀,看來我得親自出馬做大明報總編,不然以你的性子,肯定要出差錯……”
羅貫中急眼了,黃豆眼瞇起:“???為啥啊師傅?!?
施耐庵冷聲道:“免除入城費,又搞出許多新奇事務,推行新政,咱們這個永樂皇帝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兒,別的不說,就說免除入城費這一項,你怎敢讓全國都推行呢?”
“若是今日他說全國城池都免入城費,恐怕明日就有宮女要在永樂皇帝的膳食里下毒了……”
“故而這大明報,需得穩妥謹慎,字字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