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7章 開四卷興武舉

等朱允炆用了早膳,到達內閣時。

內閣諸臣也用過了午膳,在大殿內等他。

第一次出席會議的朱允熥,朱高燧,也在列。

見到朱高燧,朱高煦眼中一亮,忙上前去和自己兄弟打招呼,順勢給朱允熥行禮,朱允熥雖然年歲比朱高煦要小幾歲,但是身份比較高,而且他可是當今天子的親兄弟。

朱允熥身材寬大,作為太子朱標的常妃所生,他面貌看起來有點像是常遇春,身材高大健碩,沒有胡須,只有眼睛像是朱標。

他高約六尺,站起身來施施然對朱高煦回禮,并且拜見朱允炆。

“允熥不必多禮,起來吧。”

朱允炆擺擺手,又看向朱高燧。

朱高燧長得和朱高煦有些像,他們也都比較像徐達,也就是他們母妃徐妃,皆是身材魁梧健碩,體態修長,長期在北平跟隨自己父親朱棣征戰北元諸部的他們,都是武將身材。

“拜見陛下?!?

眾多大臣,還有燕王,蜀王,周王,全都給朱允炆行禮。

“好了,大家都坐下吧?!?

朱允炆將周圍無關人等屏退,直入主題。

他端起枸杞水小口酌飲,說道:“今日這會主要是文武科舉事,這文武科舉事關重大,事關我大明未來國運,朕就先說重點,我大明科舉,不管是明經科還是明算科,明法科,都要加入算術和地理,對這兩科也要考核?!?

“算術地理?”

眾人都是眉頭一皺。

算術和地理,不算什么大的科目,反而屬于末流。

做學問,鉆研學術的,認為算術是末技,可以學,但是專門搞這個,有些掉身份。

他們更愿意學詩詞歌賦古言。

除了朝廷的明算科,明經科和明法科,對于算術地理,都不那么重視,怎么天子突然要所有的科舉都加入算術和地理?

雖說這不是什么大的改動,但是多少有些奇怪。

“我朝以后要大力發展工商業,故而算術很重要,各部選的新進士,必須要熟稔各種稅收明細,必須得懂得算術?!?

“此事倒是不難?!?

齊泰琢磨了一下說道。

諸臣對視一眼,尤其是文臣,夏原吉,楊士奇,黃子澄等人都不敢說話,這種事關未來科舉之事,若是牽涉其中,要么被后世讀書人指著鼻子罵,要么就被歌頌,所以不說話明哲保身最佳。

大明現如今能夠舉官身的方式除了科舉,還有舉孝廉,早些年因為科舉很難招收到足夠多的人才(主要是朱元璋殺的太多),所以也曾經在各地的生員和糧長里擇優賜官,算術和地理不算什么難事,捎帶著就學了,不說話的夏原吉和楊士奇反倒是擔心科舉考的更多,很難有足夠多的士子生員來考試……

這并非是玩笑,在洪武朝,尤其是洪武初期。

各地的讀書人對于新的大明朝不是那么待見。

愿意參加大明朝科舉的讀書人不多。

這也是朱元璋比較重視讀書人,給朱標選擇了呂氏為太子妃的原因,因為呂氏的先祖呂文煥乃是南宋大官人,族中在儒門十分有聲望,而給朱標選的老師宋濂也是南方大儒,宋濂的老師又是元朝丞相脫脫的家庭教師,乃是元朝號稱北許南吳的大儒吳澄之子,在儒門聲威很重。

北許南吳中的北許,就是北方大儒許衡,曾經是紅巾軍率先反叛大元的元朝國子監儒生杜遵道之師,在北方儒林聲望極大,死后更是元朝唯一一個被賜謚號“文正”的漢人儒臣,他與漢人儒臣郭守敬一起制作的“授時歷”乃是華夏使用時間最長的新歷法,延續數代。

宋濂作為南吳吳澄一派的大弟子,可見一斑。

但饒是這樣,洪武朝時,官員還是不夠用……不對,不夠殺……

朱允炆倒是不知道這些,他喝了一口枸杞水潤了潤嗓子,淡笑著又道:“另外,朕決定多開幾卷,移鎮北京開封為北平,以后北平就是我朝北京,在北平開北卷,專取北方諸省,朝鮮,蒙古士子。”

“在西安開一卷,為西卷,專取陜西,山西,寧夏,甘肅,青湟,西北諸省士子生員?!?

“在成都開一卷,名為南卷,取云南,貴州,湖廣行省中荊楚,長沙等地士子,皆可去成都科舉考試,無論文武舉子,在偏遠地方中舉者,吏部提拔優先鑒舉,前去考試,憑借當地衙門憑證,沿途的驛站提供食宿?!?

“至于南京應天府,則開中卷,全國各地考生都可參考,但主要以南直隸諸省舉子為主?!?

這個消息更加驚人。

眾人全都大吃一驚。

以前可都原籍參考,如今居然放寬了對戶籍的限制,這樣不僅取士的范圍廣了,各地的童生,秀才,舉人,能夠選擇的面就更廣了。

但是這樣也有風險啊……

說白了,就是各地儒門會反對。

尤其是南方儒門世家,他們傳承良久,如今朝廷各部大員百分之八十五是南方人,皇上您這開了北方諸卷,這南方的大儒和書院怕是不會那么善罷甘休啊。

暴昭沉思道:“陛下,此舉是良策,但是施行不易。”

暴昭瞥了一眼在場眾人:“若是科舉多開卷,必定有南方儒門大族反對,洪武朝時的科舉案便是如此,南方生員士子遍地,中舉者多,在朝中普遍身居高位,多開科舉,朝廷恐有不穩的風險。”

暴昭的話,說的甚是直白。

洪武朝時候的科舉案,就是因為南方人中舉過多,在朝廷形成朋黨,他們一次科舉居然一個北方人都沒選,讓許多北方士子覺得不公,朱元璋徹查之后十分憤怒。

因為北方沉淪數百年,好不容易朱元璋收回來,朝廷里的南方當官者居然還在搞南北歧視,不想讓北方人進來分一杯羹。

震怒之下,洪武皇帝朱元璋屠刀滾滾。

暴昭擔心的朝廷不穩,不是南方官員在科舉使絆子。

而是北方人中舉多了之后,和天生不對付的南方官員搞朋黨之爭……

這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現如今大明的地域炮和騎士黨還很多,南方官員普遍認為北方人是北狄,而北方人認為南方人是南蠻子,這悠久的地圖炮可以衍生到金朝時期,金朝巔峰時候,人口有五千多萬,國富民強,而且涌現了許多文學家,戰斗力也很強悍,要不是背后冒出個草原天生圣人鐵木真,北方金人興許早就統一華夏了,再加上蒙古滅金戰爭南宋各種遞刀子,導致北方漢人對于南方漢人十分敵視。

別以為金朝很遙遠,距今也不過百多年。

而元朝時,北方漢人還給南方人去北方大都做官的人起了個蔑稱,叫做“臘雞”。

元朝末期,南北方的歧視還很嚴重,因為蒙古人雖然統治了中原九十多年,但是它更像是松散的大部落聯盟,民族矛盾沒有融合,華夏北方自從唐朝安史之亂之后就開始動蕩,到兒皇帝石敬瑭割裂出去,足有五六百年時間和南方割裂,元朝那九十多年也有意識的讓南北方漢人互相歧視,免得漢人抱團,這種荼毒貽害至今直接體現在官場上。

洪武朝時的科舉案,主考官直接一個北方士子都不點進士就是鐵證。

真要是廣開科舉,到時候北方官員和南方官員鐵定使絆子掐架,到時候朝廷很多事情,反而沒那么好做……

朱允炆笑道:“無妨,朕開四卷取天下士人,總體乃是為儒門開枝散葉,要是有人敢在這個節骨眼上給朕使絆子,朕不介意學皇爺爺用雷霆手段?!?

朱允炆皮笑肉不笑。

暴昭身子一顫,才想起來,這位可是剛登基沒多久,就把后宮大清洗,殺了數百人,清送出去數千人的狠人,而且之前有人攔截御駕辱罵圣上,那些人可都被灑掉了……

他略一思索,也就點頭表態同意。

畢竟,這可是好事。

對天下的讀書人而言,日后科舉就沒那么遙遠,興許在家門口就能參加科舉,尤其是北方和成都等南方士子,也算是給地方上能讀得起書的耕讀世家,還有渴望改變家境的寒門子弟多了條出路,多了個念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凭祥市| 白河县| 孙吴县| 富裕县| 迭部县| 固始县| 赞皇县| 安宁市| 河津市| 高陵县| 左云县| 宁安市| 高唐县| 察隅县| 宁武县| 金门县| 云安县| 嘉定区| 漳平市| 韶关市| 宁阳县| 金阳县| 蒙自县| 台北市| 科技| 琼中| 崇左市| 卢氏县| 大宁县| 旬邑县| 五华县| 涟水县| 屏东县| 古浪县| 揭西县| 仁布县| 康乐县| 白玉县| 突泉县| 镇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