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水滸里的酒菜

英雄好漢們所吃的,并不都是二斤牛肉三碗酒

張佳瑋寫字的地方

大家印象里,梁山好漢吃東西,該是進店敲桌叫小二,“牛肉牛筋,大碗酒只顧篩來!”

其實不止于此。

比如開場王進母子出奔,到史進家莊上,安排下飯:

四樣菜蔬,一盤牛肉,又勸了五七杯酒后,搬出飯來。

史進家是陜西殷實農戶,這套蔬菜+牛肉+酒,最后吃飯溜溜縫的格局,已和今時今日差不多了,很真實。

這里多說一句:宋時不讓私自宰牛,所以書里凡荒村野店更多牛肉,城里食肆,牛肉反而少。

咱們記住這個。

史進到延安找師父,遇到了魯達,連帶李忠去酒館吃酒。找個閣兒坐了。魯達顯然是???,酒保都認得,也不要賬,都是“一發算錢還你”。先打了酒,鋪下菜蔬果品案酒。

宋朝很重視果子,倒未必是水果:干果小吃,能下酒的物事,都算的。

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前,曾經刁難他:先要瘦肉做臊子,鎮關西以為是要包餛飩;后來要肥肉臊子,鎮關西就不知道要拿來做什么了;臨了要寸金軟骨切成臊子,就純是刁難了。

魯提轄和鄭大官人撕破了臉皮,嗖一聲兜臉把臊子拍人臉上。老鄭不樂意,去掏刀子,終于自尋死路。咱們卻得為老鄭喝句彩。因為當時說道“下了一陣的肉雨”,說明肉是整齊細碎了的;但還沒有到虛無飄渺的沙塵狀態。

魯達和鎮關西都是陜西人,陜西人是講究臊子的:岐山臊子面,吃過的都知道。

魯達打死鎮關西出奔,被他救下的金翠蓮父女請吃飯謝救命大恩。鮮魚嫩雞釀鵝,外加時新果子。金翠蓮那時當了員外爺的外宅,經濟上有所改善,雖沒大富大貴,吃的卻是頂餓的硬菜,甚好。

后來趙員外親自來請魯達,就“殺羊置酒”,規格明顯高了一層。

咱們記住這個“殺羊置酒”。

魯達當了和尚,鬧了兩次事。一次是饞酒吃,去半山腰亭子里搶了兩桶酒喝了。

北宋時,中原大地還沒流行蒸餾酒。魯智深吃的應該還是釀造酒,酒味香甜度數低,喝醉但不至于倒。如果真灌兩桶伏特加下去,再厲害的人也可能酒精中毒。

第二次鬧事,是下山喝酒吃狗肉。好玩的是店家的反應:先問魯智深是否五臺山上的,若是,不敢賣;若不是,喝酒吃肉也不妨。

魯智深當時猛聞得一陣肉香,看砂鍋里煮著一只狗,喜出望外。店家把狗肉搗些蒜泥來給魯智深吃。

店家也說:以為魯智深是僧人,不吃狗肉。言下之意:您老口味真重。

這一段,活畫出當時民間野和尚,也沒啥清規戒律:但還是稍微講究點:吃肉的和尚有,吃狗肉的,少。

后來魯智深離開五臺山,去桃花莊劉太公處借宿,也是一盤牛肉、三四樣菜蔬,一壺酒,與當時王進母子待遇相同。等魯智深要為劉太公出頭時,劉太公連忙取一只熟鵝請他吃:您看,要求人了,待遇立刻不同了。

記住這個熟鵝,是比一般牛肉更高級的好東西。

魯智深后來在瓦罐寺,透過一陣香味,發現了老和尚們藏的粟米粥。粗糧熬粥未必多順口,谷物香味卻往往倍增。老和尚們藏了食器,不讓魯智深吃,魯智深急中生智,把春臺洗凈,粥倒在春臺上,用手捧吃:

可見確實是餓了,手捧粥又燙又黏,也顧不得了,稀里呼嚕,吃個暖飽。

《水滸傳》往往好在這類細節,極有生活。

林沖被高俅坑害,充軍發配,去柴進莊上求助。莊客以為林沖是尋常配軍,托出一盤肉、一盤餅、溫一壺酒,又一斗米放十貫錢,被柴進訓斥了??梢姴襁M平時招待來往好漢,就是這規格。

柴進是滄州人,河北地近山東,吃餅配肉,很有道理。

柴進看重林沖,吩咐手下殺羊相待,又是果盒酒來。

前頭說了,宋朝所謂果子,多不是鮮果。盒子裝了現成的果品酒食,很是方便。

殺羊相待,和趙員外請魯達一個規格,可見敬重。

林沖雪夜上梁山,白衣秀士王倫小家子氣,要趕林沖下山,端出來五十兩銀子和一點絲綢:這就顯得他格外沒勁,還不如柴進的一盤肉一盤餅來得江湖氣十足,還頂飽呢!

林沖被發配到滄州,遇到舊識李小二,自稱“安排的好菜蔬,調和的好汁水,來吃的人都喝彩”,汁水就是羹。宋朝人對茶湯羹格外在意,善于調羹,屬于高級技能。李小二是東京汴梁人,大概會些都城新法花樣羹;到滄州來,真是屬于羹湯界謫仙下凡了。

滄州人愛吃餅,大概就著口好羹湯,吧唧一口餅,吸溜一口湯,格外舒爽吧?

林沖風雪山神廟,是為千古名篇。我喜歡的一處細節:

在山神廟坐著時,林沖用被子蓋了下半截,把葫蘆里冷酒喝著,懷里牛肉吃著。外面飛雪無邊,此處牛肉冷酒,算是苦中作樂。美中不足的是酒是冷酒,雪夜孤寂,但終究是林沖逼上梁山之前,最后一刻稍許溫暖的時光了。

之后林沖殺了陸謙報了仇,走到柴進莊人處,看火炭邊煨著一甕酒,那就是熱酒,透出酒香來,于是迫不及待搶了來喝:那時林沖已經殺人亡命了,這是他出場第一次撒潑,既是因為內心解放了,也是因為一口熱酒在前,比前面的冷酒要有味得多。

此前林沖的一生,委曲求全,低聲下氣,風雪漫天,心是冷的,喝冷酒。

外頭一把大火燒了草料場,殺了人,橫了心,上了不歸路。于是撒潑,搶來了熱酒喝。

一葫蘆委屈冷酒,一甕撒潑熱酒。

這對照,端的寫得好。

插翅虎雷橫雷都頭巡邏,捉了劉唐,跑去東溪村保正晁蓋處蹭吃蹭喝,算是宵夜帶早飯。

晁蓋也很貼心,安排酒食前,先把湯來吃:因為雷橫們巡了一夜,空著肚子,直接喝酒吃肉不大對,還是喝口湯暖下肚子吧!真是非常有生活氣息。

吳用要拉三阮入伙,跑到水泊石碣村,水亭里吃飯。店小二又是先上四盤菜蔬:可見四盤菜蔬,算是當時定例了:先讓客人們吃著。

之后小二說“新宰得一頭黃牛,花糕也似好肥肉。”三阮住在山東,不知道吃的是不是魯西黃牛。想象“花糕也似好肥肉”,五花三層,骨肉停勻,煮得爛熟,一定是吃來爽快之極。

小二切了十斤肉來,吳用個讀書人吃了幾塊,剩下都被三阮狼餐虎噬了:真是好漢好胃口。

黃泥岡智取生辰綱一節,固然是吳用計策狡猾,好漢們坑了楊志,但脫不了天時地利人和。

烈日炎炎似火燒,楊志和手下們渴得不行;白勝挑兩桶酒來賣,晁蓋們還白送棗子和瓢:細節很有生活嘛,讓楊志們怎么能不上當呢?

前頭說過,宋朝沒有高度蒸餾酒,所以白勝那兩桶酒,可比現在的甜酒釀醪糟。大夏天里喝一桶,真是爽快提神,會讓人舒服得口里發絲絲聲,難怪楊志都管不住手下人,自己也忍不住喝半瓢,終于大家一起中了蒙汗藥。

主要是楊志他們喝酒時,晁蓋他們還送瓢舀酒,送棗子過口,快活極了。如果不是最后他們劫了生辰綱去,簡直就是一派太平祥和情景嘛!

宋江跟自家養的外宅情婦閻婆惜斗氣,大凌晨到縣衙前,遇到賣湯王老漢,被請喝碗二陳湯醒酒。二陳湯舊方子以半夏、茯苓、甘草為主,可以治咳嗽痰多、惡心嘔吐,早起補充水分應該也不錯,可惜宋江喝不完這一碗,就要回去殺閻婆惜了。

后來《水滸傳》里的醒酒湯就比較不羈了,還有燕順他們幾個所謂的,挖人心來做醒酒湯,細想來其實變態又惡心。

醒酒湯論該是醋為主,酸辣醒酒嘛,跟人心有啥關系,沒文化真可怕。

反過來,宋元間已經流行喝醒酒湯了,說明當時喝酒已經成百姓習慣了。

宋江是習慣喝醒酒湯的,得記住這里:

之后李逵和張順的戲份才出得來。

武松在景陽岡前看著三碗不過岡的旗子,吃了十五碗酒才罷。店家自夸說這酒是出門倒,初入口時好吃,一會兒就倒——還真不是吹牛,后來武松上岡去,果然酒勁發作,就差點去大青石上睡著了。

其實除了喝酒,武松還吃了四斤熟牛肉,店里還給上了一碟熱菜。

比起前頭那些地方動不動上四盤菜蔬,果然三碗不過岡是個鄉村小店,稍微差點兒事,沒法給上四盤菜蔬。

武大郎賣炊餅天下皆知。然而那會兒炊餅其實是蒸餅。無非為了避諱宋仁宗趙禎的名字,導致蒸字不能用了。大郎常和賣水果鄆哥作伴,卻也不錯:一個賣主食,一個賣水果兼甜點,完美搭檔。

宋朝賣水果賣小點心的,大多都有幫閑屬性。武大郎這類是挑擔出賣,老少咸宜;鄆哥這類賣水果的,往往在酒樓飯館里晃蕩,要湊老爺們開心。

水果來源也比較偏,不是武大郎這種每天自制的。

就是因為多一份投機?;?,所以鄆哥性格也刁鉆些。

鄆哥沒揭穿西門慶前,求王婆讓他見見西門慶,也就是這意思:當時趁老爺們宴席高興,請他高價買水果,可得暴利;當然前提是,你得見得著才行啊。

王婆可能是《水滸傳》里臺詞最多的女性,性格鮮龍活跳,躍然紙上。妙在她開鋪賣茶,又不止是茶了。

王婆給西門慶做的第一個飲品是梅湯:歷來梅湯都是烏梅加糖與水熬的,不知那時怎么做法,總之酸甜可口就是。王婆是暗示西門慶,自己可以做媒。

再來是和合湯,這湯是果仁蜜餞熬制的,西門慶也說“放甜些”,可見是甜飲。這是王婆告訴西門慶,她能幫著跟潘金蓮湊和合。

第二天大清早,王婆濃濃地為西門慶點兩盞姜茶。大早上喝姜茶驅寒,也有道理。后來王婆請潘金蓮做衣服,濃濃地點一道茶,加了出白松子、胡桃肉來。這就是果仁茶了。

所以王婆開的算是飲料鋪子,萬能飲品店呢——有點像今日的奶茶店?

到了孟州城,快活林的當家施恩要請武松去打蔣門神,于是加意討好。武松到牢里,先被請了酒、肉、面和一碗汁:這個規格很細心了,生怕吃得不夠齊全。到晚飯時,又是酒、煎肉、魚羹和飯:午飯晚飯還帶換花樣。下次來時,肉湯、菜蔬、一大碗飯;再下一次,四樣果子、酒、許多蒸卷,一只熟雞手撕了給武松。

這四頓飯換了三樣主食,沒一頓飯菜譜是重樣的:真是用心極了。

后來武松被坑,又要被發配了,施恩來送,還帶了只熟鵝,讓武松路上帶著吃:從頭到尾,施恩在吃肉喝酒上,真是沒虧待武松半點。全書最懂得吃,最懂得體貼吃的,也就是施恩了。

魯智深吃了熟鵝就鬧新房打了周通;武松吃了熟鵝就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

熟鵝無敵。

武松血濺鴛鴦樓后,變成了武行者。當日到酒店里,自己只有酒與熟菜吃,看孔明卻是熟雞精肉,一青花甕的好酒——還是燙熱的好酒,酒香醉人。武松于是撒潑打人,搶了酒肉手扯來吃,豪邁快活得很——與之前林沖撒潑搶熱酒吃,有異曲同工之妙:做良民太憋悶了,還是撒潑比較爽。

宋江發配去江州,到琵琶亭去吃酒,戴宗與李逵作陪,規格又不同。菜蔬果品江鮮按酒,還有玉壺春酒,很是美好。江州靠水,有水產,與別處不同。

注意這里宋江曾經要過羊肉,不涉牛肉:

大概在城市里,不太好叫牛肉吃?

宋江先前在鄆城縣,已經喝過醒酒湯;到江州還要吃“加辣點紅白魚湯”。酸辣醒酒,道理是對的;偏還嘴刁,覺得魚腌過了,不好吃,要吃鮮魚。這才引出了李逵與張順的黑白大戰。但這里就見出宋江與其他好漢的不同:魯智深狗肉,武松牛肉,都吃得大快朵頤。就宋江嘴刁,要吃魚肉,還是鮮魚。

時遷、楊雄與石秀三位要上梁山,在祝家莊投宿,時遷是個賊骨頭,偷了只公雞來煮熟了。三人手撕了吃,可見雞煮得爛熟;店里伙計回頭看時,發現半鍋肥汁,說明這雞確實好:脂肪豐厚,想象起來,是豐肥飽滿的走地雞。結果為了這只雞,梁山鬧出了三打祝家莊,唉。

話說,上面說了這些吃的,您也發現了。

《水滸傳》的好處是啥呢?多樣。鮮活。細致。

《三國演義》里的人飲酒的多,很少描述吃啥。

《紅樓夢》里的人吃的是棗泥山藥糕,喝的是六安茶,比較風雅。

《西游記》里基本是素齋。

而《水滸傳》里,論野的,有蒜泥狗肉,有枷鎖燒鵝;江邊有加辣魚湯,陽谷縣有脆梨炊餅。

在吃東西的寬度與野勁兒上,的確是《水滸傳》最為寬廣多樣。

再想想,《水滸傳》的食物為什么多樣?

因為論場景有:

王太尉府的玉獅子和鎮紙。殿帥府的大堂。史家莊的打麥場、馬槽與松林。鎮關西的肉鋪。五臺山的禪寺。山下市井的鐵匠鋪和酒店。桃花村太公家的新房。相國寺的菜園子。白虎節堂。野豬林。滄州牢城的監獄。天王堂。草料場。山神廟。梁山泊。東溪村的草堂。石碣村的水泊。烈日炎炎的黃泥崗。梁山上的斷金亭。閻婆惜家的二樓。景陽岡前的酒店。王婆家的茶鋪。武大郎家著名的一樓和二樓。孫二娘十字坡前的酒店??旎盍掷锸Y門神的酒店。飛云浦。鴛鴦樓——我這才說了內容的1/4,您看看,已經有多少地方了?

就在這些地方里,已經出現了以下人物:

幫閑的流氓、繼位的君主、失意的教頭、耍棒的農民、賣藝的武者、山賊的首領、耍流氓的屠夫、和稀泥的方丈、打鐵的師傅、入贅的山大王、能說會道的知客僧、偷菜的潑皮、賣刀的神秘人、收了賄賂的解差、貪財的管營、街市上的流氓、怕老婆的官吏、教書先生、漁夫、道士、村里的工作人員、縣里的都頭、賣棗子的販子、奶媽的丈夫、唱曲的嬌娘、饒舌的店小二、賣炊餅的小販、翻云覆雨的婆娘、賣生藥的暴發戶、春心蕩漾的家庭婦女、開黑店的婦人、組織犯人開店的青年……

這就是《水滸傳》的妙處:

《水滸傳》很雜,很寬,細致又寫實,是地地道道的人間畫卷。

連吃的東西,都一絲不茍的細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石门县| 茂名市| 东乌珠穆沁旗| 黔西| 赤壁市| 霍山县| 余庆县| 汪清县| 即墨市| 望谟县| 巨鹿县| 嘉兴市| 思南县| 修武县| 永平县| 称多县| 西乌| 安顺市| 宁德市| 武邑县| 犍为县| 开鲁县| 呼图壁县| 浦北县| 古蔺县| 阿巴嘎旗| 雅江县| 右玉县| 尚志市| 海伦市| 五莲县| 紫阳县| 惠安县| 玉溪市| 黄石市| 泌阳县| 武冈市| 屯门区| 晋城|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