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人類主流的超導材料有兩種。
一種是碳超導材料,通過對碳的原子結構進行調整,形成某種具有超導特性的夾角,再對夾角進行拓撲重疊形成空間結構,制造成型。
另一種就是通過磁場對金屬原子晶體進行塑造,形成微觀的特殊超導結構,制造成型。
通過生物技術,借助電磁模塊進行電磁加熱,我們可以熔煉制造第二種。
但這樣熔煉制造出來的材料,定型之后就無法再調整修改,跟我們追求生物模塊、生物兵器快速增殖爆兵的發展路線沖突。”
小天簡要說明研究超導材料遇到的問題。
簡單點描述,就是之前陳諾研究的全部功能模塊和生物兵器,都是可以隨意調整生長的模式。
哪怕某個生物模塊用報廢了,遺留的有機殘骸也不浪費,周圍的生物細胞可直接吸收消化,資源回收。
如此模式,決定了生物文明高效的研究效率,進化效率,還有爆兵戰斗效率。
但現在,多出來超導材料這一塊金屬疙瘩,影響了隨意調整生長的功能,用報廢了也不能進行消化吸收。
這樣的情況,無疑把生物文明最強大的優勢閹割了。
“我們煉制的超導材料臨界數值能否滿足需求,對超導材料消化吸收的效率是多少?熔煉制造超導材料的速度如何?”陳諾檢查小天的研究過程,沒發現問題之后,開始詢問其他的指標。
多出來的超導金屬疙瘩,影響隨意調整生長沒事。
只要消化吸收的效率跟得上,熔煉制造的速度跟得上,那么不用了直接消化掉再重新制造也行。
至于超導材料的臨界數值,這是衡量超導材料性能的關鍵指標。
一共分為臨界溫度,臨界電流,臨界磁場三個指標。
意思也很好理解,那就是當溫度超過多少度,或者通過材料的電流超過多少安培,亦或者磁場達到A/m時,材料就會失去超導特性。
“重煉制的超導材料臨界數值都能滿足要求,消化吸收的話,因為金屬材料需要高強度生物酸溶蝕再消化,比我們目前消化生物有機質的效率慢了1768倍,熔煉制造的速度,比當前培育速度慢的生物耐高溫材料要慢1087倍。”
小天給出兩個經過實際試驗驗證的數據。
聽到這兩個數據,陳諾心里就給這超導材料判了死刑。
慢了超過一千倍的時間和速度,哪怕能夠進化提升,這也提升不到哪里去。
而對于進化生物現如今的消化效率和培育速度,陳諾本身就已經不滿意,再來個慢了千倍百倍的超導材料模塊,這無疑就是給自己挖坑。
“果然,人類科技文明工業制造的材料,強行套在生物進化文明行不通,要想解決生物核聚變,關鍵還是高臨界的磁場細胞。”
陳諾有些遺憾的搖頭,但也沒有因此感到失落,畢竟對于人類超導材料無法應用在自己生物進化文明的情況,他早就有預料。
而缺少超導材料,困擾進步的問題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畢竟人們需要超導材料,主要是借助超導特性解決各種問題,而不是材料本身。
而超導材料解決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高強度磁場。
通過超導線圈,制造強大磁場,點亮可控核聚變技術。
通過超導無電阻損耗的效應,搭配光電轉換模塊,點亮高能激光技術。
通過電磁效應點亮質量彈技術等等。
如果能有其他途徑,解決高強度磁場的問題,這超導材料,不要也罷。
“先建造戰艦吧,流浪行星計劃的方案發你了。
太陽系是暗能量生命的活動范圍,這里不能久留,我們需要盡快過去6.8光年之外的中子雙星。”
明白多在太陽系待多一會兒就會多一分風險,調查清楚人類滅亡的真相,完成超導材料的研究,陳諾也迫不及待的準備跑路。
把自己制定的打造星球大本營,以流浪星球方式進行遠航的計劃發給小天,陳諾轉口問道:“裂變重元素收集的如何?”
“報告主宰,一共收集了三十六噸,鈾235和钚等裂變重元素,可以暫時滿足細胞原子能的研究需求。”小天快速的回答,查看陳諾的計劃,開始制定行動的方案。
轟隆隆!
信息素蕩漾,金屬星球震動。
數不清的能量苔蘚枯萎,化作源源不斷的生物有機營養和各種生物金屬離子、生物礦物離子輸送到星球表面,一艘龐大的生物戰艦正在成型。
同時,一艘艘資源采集飛船也在飛向木星,直入木星內部,開始搜集木星的氫氦資源。
關于人類可控核聚變技術,小天已經吃透。
雖然因為跟生物進化的技術路線不相合,無法應用到進化生物上面,但等到了星球大本營,還是可以建造一些固定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和聚變發動機。
經過這么多天的研究和處理文明的信息,小天的智能已經明顯得到提升。
這一次陳諾沒有吩咐采集氫氦資源,但根據陳諾給出的計劃,小天自己就完善了其中的各種環節步驟......
時間流逝,眨眼就過去數個月的時間過去。
漆黑無垠的深空,數百艘質量超過三億噸的星艦,正在黃道平面之下以將近三千公里每秒的速度慣性滑行。
超過60億千米的距離,太陽已經變成了一個渺小的光點,不用太空望遠鏡觀看的話,這已經跟太空的其他星星沒有分別。
不過雖然光芒已經很微弱,但這里的一切還是被太陽的引力主宰,狂暴的太陽風,依舊以每秒數百公里的速度吹向前方。
轟!
伴隨一聲碰撞引發的爆炸震動。
戰艦內,一只藍色英短貓似乎感應到什么,跳到正在通過望遠鏡觀看地球的陳諾面前:“主宰,距離目標星球還有18億千米,前方柯伊伯帶的隕石碎片數量進一步飆升,碰撞次數在加大,是否提前進行減速登陸?”
60億千米的距離,這里已經屬于太陽系的柯伊伯帶。
雖然戰艦處于黃道平面之下,但因為柯伊伯帶沒有質量足夠龐大,能夠清空軌道內隕石的行星。
柯伊伯帶的眾多小隕石,星際塵埃,在億萬年的引力角力,除了遍布黃道平面,連黃道平面上面和下面的空間也都一起占領了。
陳諾收回放在望遠鏡的目光,看著面前一張根據記憶制造的相框,手指觸摸上面的相片,良久點頭:“減速吧。”
“是,主宰。”明白陳諾是在思念故鄉和親人,智能越發完善的小天識趣的沒有打擾,得到確定的指令,這就開始安排事情。
轟!漆黑的太空,突然綻放耀眼的光芒。
戰艦前部的發動機點火啟動,開始對戰艦減速,主艙室巨大的生物屏幕開始顯示出戰艦的狀態和減速登陸的情況。
【探測模塊鎖定目標鳥神星的軌跡,主控計算精準的引力數據和軌道運轉數據......】
飛船在減速,小天通過飛船裝備的探測模塊和射電探測模塊,鎖定了目標鳥神星的方位。
【行星登陸切入軌道計算成功,距離18億千米,預計需要5個通信中轉站】
【登陸方案建立完成,開始準備通信中轉衛星和先行登陸導彈......】
大量的數據被小天收集分析運算,30枚直徑二十米,長兩百米的太空生物導彈,開始在戰艦內部快速的分化制造。
【導彈制造完畢,5枚通信中轉導彈、25枚登陸導彈發射!】
不到十分鐘的時間,正在減速航行的戰艦,突然亮起了一個個火炬。
30枚生物導彈的液氫液氧發動機接連不斷第點火,飛往遙遠的目標星球。
18億千米,這已經超出陳諾目前電磁波通信技術的精準通信距離。
為了保證發射登陸鳥神星的生物導彈不會因為通信中斷,失去陳諾身體的信息素而細胞崩潰,小天采取沿途發射通信中轉站的方式,以維持全程通信的清晰。
推動星球的行星發動機,不是等陳諾登陸星球之后才會開始制造。
為了節省時間,在戰艦減速階段就會發射原始胚胎細胞登陸星球,再通過遙控和預先的基因程序開始提前建造。
這樣當陳諾和小天乘坐主戰艦到達目標星球,行星發動機也差不多建造完畢,等待合適的時機就可以把星球推離軌道,駛向遙遠6.8光年外的中子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