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得到夸獎,謙虛了一番后,坐了下來。
這下自然沒有人跟李承乾搶了,李承乾站起來,行了一禮,將自己的詩念了出來。
李承乾非常聰明,加上身為太子,除了平常在崇文館學習外,還有李世民專門安排的教導,加上年紀又比李泰大,所學知識,自然不是李泰可比的。
不管在用詞還是詩的意境方面都比李泰高明不少。
但是孔穎達并沒有夸贊李承乾,只指出來一些缺點,然后就叫李承乾坐下了。
周瑾看到李承乾坐下的時候臉色有些不好看,暗自搖了搖頭。
孔穎達或許并沒有私心,只是覺得李承乾身為太子,做的好是應該的。
或許也有擔心李承乾驕傲自滿的考慮在,所以沒有夸贊李承乾。
但是他卻忽略了李承乾即便是太子,也只是一個十二歲的孩子而已,他也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
后世很多人分析,李承乾之所以最后會造反,其實和他的那些老師有很大的關系。
李世民為了培養李承乾成才,給他安排了很多老師。
那些老師在教導李承乾的時候非常嚴厲,稍有不對,就大加指責批評。
而李世民知道后,就會訓斥李承乾。
加上李泰也非常有才,經常被人夸贊,而李世民又對其非常寵愛,導致李承乾很沒有安全感。
長久處在這種壓抑的情況下,最終導致了李承乾承受不住,開始了自暴自棄。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李承乾身為太子,連這點壓力都承受不了,又如何能當好皇帝。
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李承乾之所以會走到那一步,并不是短時間造成的。
周瑾記得前世看過一個老師關于教學生的心得。
那個老師說,對于學生適當的鼓勵非常有必要。
這種鼓勵,不僅僅是老師的鼓勵,還有父母的鼓勵。
周瑾看完這段話,曾經仔細思考過,發現以前的同學,經常被老師夸獎的人,成績大多數都非常穩定。
相反,那些成績一般的,又經常被批評,反而成績越來越差。
李世民對李承乾期望非常高,那些教導他的老師對他的期望也非常高。
但是李承乾做的好,在他們眼里都是應該的,得不到認可,一旦做不好,就會迎來批評,這樣李承乾不廢才怪。
雖然看出了這點,但是周瑾也無可奈何。
接下來,又有幾人念了自己的詩作,即便再差的,孔穎達也夸贊了幾句,然后再進行點評。
見沒人再起來,長孫沖自信滿滿的站了起來。
周瑾有些詫異,他們雖然定下了賭約,但是并沒有規定一定要誰來比試。
事實上,雙方不管是誰的詩都可以。
這段時間接觸,周瑾對長孫沖也有些了解。
長孫沖才學倒是有一點,畢竟是長孫無忌的兒子,自然不可能是草包一個。
不過長孫沖一方還是有幾個人比他才學更好。
但是現在看長孫沖的樣子,顯然是要自己出戰,他哪里來的這個自信?
長孫沖不知道周瑾的想法,對著孔穎達行了一禮,念道:“荷溽於大節,聲微難昭昭。花開四海溉,沐發五馬翮。”
“好!”學堂里很多人聽完,大聲叫號。
即便是之前李承乾和李泰的詩,都沒有引的眾人叫好。
王敬直眼中閃過一絲蔭翳,長孫沖這首詩比他那首強了不知道多少倍,然而長孫沖之前一直夸他的詩好,他感覺長孫沖好像在故意羞辱他一樣。
長孫沖要是知道王敬直的想法,一定會覺得冤枉死了。
這首詩根本不是他寫的,而是他爹長孫無忌去年寫的,只不過這首詩沒有流傳出去,知道的人并不多。
后世流傳的詩,只有一部分,有一部分早就遺失了,還有一部分干脆就沒流傳下來。
那些文人,平常閑暇的時候就會寫寫詩,寫詩在唐朝就和后世的一些娛樂活動一樣。
他們私底下寫的詩,并不一定會公布出去。
長孫沖自以為知道的人非常少,覺得在場應該沒人知道。
但是孔穎達恰好是那很少的一部分人中的一個。
孔穎達聽完,眉頭微皺,不過君子不揭人短,他也不好點破,只是微微點頭,說道:“還有人要分享自己的詩作么?”
長孫沖一愣,這不對啊,不是該夸我一頓么?
周瑾站起身來,拱手道:“孔博士,學生有詩。”
孔穎達點了點頭,示意周瑾念。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周瑾的聲音非常平淡,并不像剛剛眾人念詩那樣搖頭晃腦,激昂頓挫。
好吧,主要他不會。
但是等周瑾念完,整個學堂一片寂靜。
“好詩!真是好詩!”孔穎達率先回過神來,有些激動的說道。
孔穎達壓制住心中的激動,說道:“寫景物的詩,最高境界就是讓人讀后,有一種看到真實景色的感覺,這首詩用詞雖然簡單,甚至給人一種寫的非常細的感覺,但是一看這首詩,就好像一幅畫在眼前緩緩展開。”
李承乾他們只能感覺到這首詩寫的非常好,但是又具體說不上哪里好。
聽孔穎達這么一說,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眾人看向周瑾的目光,有驚訝,有驚疑,有嫉妒。
長孫沖失聲道:“不可能,這首詩不是他寫的,肯定是他買的,他怎么能寫出如此好詩?”
雖然孔穎達還沒說誰的詩好,但是之前別人的詩,孔穎達都是先夸贊,然后指出其中的缺點。
唯有他的詩和周瑾的詩沒有。
但是孔穎達并沒有夸贊他的詩,反而是周瑾的詩贏得了極大的贊美。
想到輸了的后果,長孫沖就不寒而栗,他接受不了這個結果。
周瑾聞言冷笑,他確實寫不出來,但是長孫沖又有什么證據能夠證明他詩是買的?
孔穎達聞言也有些驚疑,實在是這首歌寫的太好了,他也有點不敢相信是周瑾寫出來的。
但是要說周瑾是買的,孔穎達更加不信。
民間是有賣詩的,但是誰會把一首能夠流傳千古的詩賣給別人?
這首詩傳出去,就能聲名鵲起,受用無窮,傻子才會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