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周一,又是風和日麗的一天。

早課,班主任陳濟源都不講試題了,因為今天還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報志愿。

中考報志愿,說麻煩不麻煩,說簡單也不簡單。

跟高考不同,要提前填報志愿,還沒有報考指南。

大部分情況,都是靠老師指導。

但,老師也沒法做到一對一輔導。

因此,就在課堂上講解各個學校的情況,重點講述省城的省重點,此外,還特意強調,“同學們要注意了,今年市二中升格了,跟市一中都是市重點中學,第二志愿,只能二選一。”

“我去,坑爹啊。”

“二中,那么垃圾也跟市一中平級了?”

“去年,這兩個學校等級分都有10分的差距,現在就平級了,太坑人了!”

這個消息一爆出來,班上的同學就炸開鍋了。

1班的同學,大部人的目標就是一中跟二中,而不是省重點,那些對于他們來說太遠了。

往年,市一中優先錄取,考不上一中才報考二中,接著才是其他學校。

現在,市二中升格了。

對于學校來說是好事,提高了競爭力,但對于同學們來說,就太不友好了。

這兩個學校,不管是硬件措施還是師資力量,都不是一個級別的。

然而,政策就是這樣,不是普通學生能夠改變的。

陳濟源只能再次強調,“同學們,報考的時候,要慎重了,我一會把去年各個學校的錄取分數表,發給大家,大家按照自己的聯考成績做一個對比。”

“剛好壓線怎么辦?”

“我個人建議,保穩為主,感覺考一中有壓力,那最好選擇二中,不然,要是掉檔到民中、三中甚至是咱們黃塘中學,那其中的差距,就不需要我多說了,同學們都很清楚。”

陳濟源給出自己的建議。

同學們一陣哀嚎。

沒法子,太讓人糾結了。

一旦報一中,那掉檔,去民中、三中這些學校,就真的坑爹了。

因為這幾個中學,能夠考上本科的概率太低了。

民中、三中還好,一年還有最少還有二十幾個考上本科,落到黃塘中學有四五個本科,就不錯了。

一時之間,同學們臉色都變得很難看。

很快,同學就意識到一個糟糕的問題,原本就打算沖刺二中的學生壓力也大了,因為原本要沖刺一中的學生,很多人為了保穩,都會選擇二中。

他們很可能會被擠掉。

對比,陳濟源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他說,“下一節課,也是我的課,就不上了,留個同學們自由討論,中午下課之前,必須把志愿表交給班長,如果實在不知道怎么選擇的話,可以給家里打電話。”

于是,蘇亦的身邊就更加熱鬧了。

同學們本能的反應,就是過來跟他找手機。

望著幾十個渴望的眼神,蘇亦忍心拒絕嗎?

當然不忍心。

問題是,現在電話費那么貴。

這幫家伙一個幾分鐘,一圈打下來,自己的話費就要打爆了。

于是,看著大家圍過來,蘇亦直接說道,“別緊張,對于報考志愿這一塊,我個人比較有經驗,昨天我跟林曦四個學姐討論很多,也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其中,還跟年級組高組長以及老陳都有討論。”

對于他的話,大家也不意外,都在等下文。

“然后呢?”

“老陳都沒有辦法,蘇亦你還能怎么辦?”

“對啊,難不成你還能夠預測我們考幾分?”

蘇亦笑了,“還別說,就你們這幫家伙,誰是什么成色,我比老陳都更清楚,你們誰聯考的時候作弊了我都知道,所以,你們可不能真按照老陳的說法,根據聯考成績來,不然,就自己騙自己,被自己蠢哭了。”

他的話,成功讓一幫家伙羞愧得低下來。

作弊的家伙都不好意思跟他對視了。

蘇亦繼續說,“人性三點特點,貪婪、僥幸、虛榮,這就決定咱們都想報市一中,但自己是不是這個貨色,自己都比較清楚。”

“而且,給你們爸媽打電話,也解決不了大家的問題,你們家人比你們更加了解自己的成績嗎?”

“你們無非就是找一個心里依靠,想讓父母給你們做選擇?這個選擇,你們真的要交給父母的手中嗎?好好問自己。”

看著大家開始沉思。

蘇亦繼續說,“現在誰有疑惑的,可以過來問我,我給你們最中肯的建議,到時候,還在猶豫,再給父母打電話也不遲。”

他的話,被大家聽進去了。

同桌謝金澤問,“蘇亦,那我報哪個呢?”

蘇亦沒好氣說,“別搗亂,就你這破分數,肯定考不上一中,你一旦報考兩院附中就會被錄取了。”

謝金澤傻笑。

有同學疑惑,“兩院附中是省重點,錄取分數線這么低嗎?”

蘇亦解釋,“就是這么低,它學校級別高,但生源差,本質上它就是高校附中,針對的是兩院的教職工子女,整個學校人數很少,高中一個年級,四個班,三個理科班,一個文科班,這點,謝金澤清楚,他表哥就在這個學校。”

“我擦,蘇亦你怎么這么清楚啊?”

蘇亦笑道,“我都說我是專業的,你不信,我比老陳還清楚這個學校,因為我叔叔早些年就是熱農大畢業的,他的同學就在這個學校教書,還問我要不要去這個學校。你們覺得我應該去嗎?”

“別鬧,吳校長都打算讓你報省僑中,都把林曦學姐喊過來親自輔導你了,敢報兩院附中,你就死定了。”

蘇亦笑,“跑題了,跑題了。”

“其實,兩院附中也挺好的,怎么也說省重點,不過它跟一中比怎么樣?”

蘇亦笑,“沒有可比性,一中高中部一個年級二十多個班,兩院附中四個班,傻子都知道哪一個學校好。”

“那跟二中跟比較呢?”

“不好說,他們學生少,管理方便,這是好處,但二中的話,能考上尖子班的話,也不錯,要是拿二中普通班跟兩院附中相比較的話,應該是兩院附中。”

“那我報這個沒有問題吧?”沈秀珠問道。

這時,她也顧不得跟謝金澤撇清關系了。

“沒有問題,它往年的錄取分數線都比二中高,又比一中低,但它是省重點,一旦報了它,報考市一中就沒啥用,因為它會優先錄取。”

蘇亦先說明白,不然,這姑娘真被錄取了,后悔了,賴上他了,就好玩了。

“沒事,反正我也考不上市一中。”

“對兩院附中感興趣的同學舉手?”

刷刷刷!

還有七八個同學舉手。

我擦!

前世,好像沒有這么多啊。

他們1班就謝金澤跟沈秀珠倆去兩院附中,不會被他這一通話,都帶動起來了吧。

但,去兩院附中也挺好,它就在大學里面,還是封閉式管理,周末放假,還可以去大學玩,提前感受一下大學的花花世界。

畢竟,眼前這幫家伙,好多人高考,都不一定考得進熱農大,要知道,明年熱農大就跟南海大學合并組成新的211。

考上了,都賺了。

所以蘇亦說,“兩院附中的優勢,就是在封閉式管理,還有在大學里面,各種活動比較多,資源也更好一些,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學費比較高,大家報考的時候要慎重。”

兩院附中就到這里。

“蘇亦,其他不在椰城的省重點呢?”

蘇亦也給出自己的意見,“我不推薦大家去這些學校,他們老師教學會習慣性講方言,大家去了很不適應,而且,他們的普通班其實跟市一中差不多,當然,大家隨便報考也沒有關系,畢竟是省重點,能夠考上,再努力一點,考上它們的尖子班,未來,肯定能夠考上一本的。”

這時候,突然有同學問,“蘇亦,省二中呢,你了不了解?”

聽到這個問題,蘇亦臉色有些古怪,竟然把這個坑爹的學校給遺落了。

他望向剛才提問的鄭向東,“強烈建議,大家不要報考省二中。”

“為啥啊?”

蘇亦解釋,“這個就要從省二中的歷史說起來了,它最早是少數民族自治州中學,78年的時候,還被劃為GD省重點中學,88年,咱們南海建省的時候,才改名省二中。”

“這樣聽起來,也很牛逼啊。”鄭向東不解。

蘇亦說,“這個學校歷史很悠久,幾十年前,學校確實很不錯,但現在不行,因為它在山區,交通不方便,又是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也不發達,更多是政策性的傾斜。”

“啥玩意,它不在椰城嗎?”

聽到鄭向東一臉疑惑。

蘇亦忍不住笑,這倒霉孩子。

記憶中就是報考這個學校,被錄取了。

得知它在中部山區,不在省城,就不愿意去。

分數明明考上市二中,卻還要花8000塊擇校費才能讀。

它們1班,好像還有三位同學去這個學校讀書了,都考不上本科。

其中,一個回來復讀跟蘇亦同班。

后來,說起這個學校,這位同學滿肚子怨念。

蘇亦才了解這玩意,不然,他當初也不知道省二中在哪里。

當然,前世,蘇亦也沒有機會經歷這一幕,因為他當時早就被調到普通班去了。

現在嘛,能夠改變一些東西,就盡量不讓這幫家伙掉坑吧。

不是說省二中坑爹,只能說,信息差導致的選擇。

從這個方面來說,陳濟源這個班主任是不合格的。

他介紹學校的時候,直接漏過兩院附中跟省二中,這兩個政策性的省重點。

它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高校附屬中學。

其實,省二中還加掛瓊院附中的名頭。

也是省內,為數不多的本科院校。

但這些同學們都不了解。

估計陳濟源也不了解,或者說了解了,也不重視。

不管什么原因,蘇亦還是覺得把這些信息給同學們說清楚,免得他們繼續踩坑。

想要報考省二中的同學,還不死心。

“蘇亦,你說的靠不靠譜啊?”

“對啊,蘇亦,你課可不能忽悠我們?”

蘇亦笑,“我說的是實話,不相信你們給省二中招生辦打電話,甚至,去網吧查一下資料就知道,不去網吧也行,一會咱們去年級組辦公室,找老師借電腦查,就知道省二中在哪里了。”

“這樣不好吧?”

同學們,都不敢去麻煩老師。

誒!

這就是他們班可愛的同學。

啥都不敢,做啥都小心翼翼。

明明是很容易爭取很容易求證的事情,卻因為認知不到,而不懂去怎么做。

蘇亦說,“沒事,我跟你們一塊去吧,誰對省二中感興趣的,都可以跟我一塊下樓,我去找高組長。”

于是,蘇亦就帶著七八個同學一塊下樓了。

得,又是一幫湊熱鬧的家伙。

他明明記得,沒有那么多人報考省二中的。

以前,大家都對年級組辦公室不熟悉,都不敢來這里。

但是,上周蘇亦跟吳校長提要求以后,年級組辦公室,就成了他們班周末的根據地了。

年級組唯一一臺方正電腦,也被蘇亦蹭到了密碼。

他們到辦公室的時候,高組長跟幾個初三年級組的老師在聊天,等他們說明來意,當然,不會拒絕。

甚至,高組長還意外,“蘇亦你怎么了解這些的?”

蘇亦說,“我們村好多人在瓊院讀大學,他們去過省二中實習。”

瓊院也有師范專業,去省二中實習,也算是專業對口。

當然,這些都是蘇亦瞎扯的。

他們村子,確實不少人都去瓊院讀大學,但讀的都是專科。

也沒啥機會去省二中實習。

也讓瓊院在他們村子的口碑都變得非常差。

只要高考考差的學校,都去瓊院了。

要是得知省二中就是瓊院附中,家長打死都不愿意讓自己孩子去的。

這種固有的認知,不僅普通的學生家長有,就連他們黃塘中學的老師也有。

一聽到省二中是瓊院附中,辦公室的兩位老師都坐不住了。

“之前都忽略這個消息了,我先回班上提醒一下學生們,不然,就出事了。”

高組長也開始重視這事,開始給幾個尖子班的班主任打電話。

說著,也不管蘇亦,“你先查資料吧,查完,趕緊回班上。”

蘇亦做到電腦面前,輸入密碼,就看到上面的千千靜聽自動彈出來,還播放陳慧嫻的千千闕歌,倒是應景了。

蘇亦點開百度,劈里啪啦的敲打著鍵盤。

省二中的百科就出來了。

這幫家伙的關注點卻是,“蘇亦,你這個家伙,打字怎么這么快?”

蘇亦無奈,這事重點嗎?

“趕緊看,現在知道,省二中在哪里了吧?”

“媽蛋,真的是中部山區。”

“差一點就被坑了。”

蘇亦笑,“咱們寧江這邊對這個學校了解的不多,今年又是第一年在咱們寧江招生,我預計它的錄取分數線會非常低!”

“多低?”

“比兩院附中還要低,估計六十分就被錄取。”

“不是,這么低?”

“就是這么低。”

蘇亦再次說道,“而且,它所在的縣城跟咱們寧江比較遠,又在中部山區,去寧江市區換乘大巴,還要五六個小時,來回一趟很不方便,所以,不建議你們去那里讀書。”

不是省二中差,它再咱們差也比市二中好。

但,它在外地,交通不方便。

方言跟寧江不同。

在飲食文化方面,都存在差異。

自然而然,當地的學生就會抱團,存在排外現象。

同學們人生地不熟的。

還要花費不少的精力融入其中。

對于一幫農村娃來說,付出的成本過于大。

這是為啥,他們班幾個同學去省二中以后,成績都不如意的原因之一。

所以,能夠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去改變這些現象,蘇亦還是愿意去做的。

回到班上,已經沒有人愿意去報考省二中了。

尤其是鄭向東,這個家伙望向蘇亦,都充滿感激。

蘇亦笑道,“你確實要感謝我了,不然,到時候被錄取了,不愿意去,又想回二中讀書,擇校費起碼8000塊。”

這家伙也不蠢,“你的意思是,我能夠考上市二中?”

蘇亦點了點頭,“你的成績還行,直接報考市二中,反正考不上市一中,只要不報考省二中,你隨便報哪一個省重點,都不影響。”

這個時候,另外一個死黨李海鵬也過來了。

“蘇亦,那我呢?”

蘇亦望著他,一時之間,有些糾結,“你的情況啊,比較復雜,你大伯在二中工作,你表姐又是二中的英語老師,你的成績肯定考上二中,而且去二中也能夠去尖子班。”

“你建議我報考二中?”李海鵬問道。

蘇亦搖頭,“不是,其實,你的成績也考上市一中,但肯定去不了尖子班,你的情況,去二中會好一些。但是你的性子有點野,去二中多半也不會努力學習,你表姐也管不了你,上限差不多就是二本。”

“我擦,這個你也猜得出來?”

蘇亦笑,“差不多是這樣,反正,你這個家伙厭學也不是一兩次了,說不定,讀了大學,不順心還打算中途輟學呢。”

“我沒有這么菜吧。”李海鵬不信。

蘇亦的話,太打擊他的信心了。

少年的面子過不去啊。

然而,真相就是如此,這貨,跑去安陽讀書,大二輟學學美容美發,后來進廠,又回老家開窗簾店,小日子也過得不錯。

蘇亦也覺得不錯,至少比他好多三十多歲還在外面打工,沒車沒房的同學幸福太多了。

蘇亦笑,“我是開玩笑的,但我建議你報考市一中,你現在雖然跟我們住學校宿舍,但大部分都會你三舅媽家住,到二中以后,估計你爸媽也會讓你去她家住,這,其實不好,容易有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反正挺約束,所以,你可以報一中,換一個環境,嘗試一下不同的未來,說不定,努力一把,就考上一本了。”

“好吧,你說的有道理,我到時候,考不上一中,弄死你。”

蘇亦哈哈大笑,“滾蛋,考不上一中,就去民中吧,我只是建議,選擇去哪里是你的事情。”

他又不是上帝,不需要為這幫家伙的未來負責。

他唯一的優勢,就是知道他們的上限在哪里。

其實,班上的家伙,成績好的同學真不多。

雖然他們是黃塘中學這些年來,初中部成績最好的一屆,往后,吳校長調走以后,黃塘中學就更加破落了。

特種省重點、市重點的貧困生來讀黃塘中學的事情,也就他們這一屆而已。

以前沒有,以后沒有。

但,他們讀高中以后,也沒有誰更拔尖。

成績最好的何靜嫻,考上省一中不去讀,最后只考上南郵。

五十多個同學,只有六個考上一本線。

西北政法兩個,南昌大學一個,黑龍江大學一個,剩下最后一個就是去長春學韓語的盧佳婷。

他們選擇不同,各自也都有美好的未來。

反而,是最不甘心的蘇亦,成為他們班唯一一個讀了研究生的存在。

有時候,命運就是這么奇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剑阁县| 萝北县| 湾仔区| 宁化县| 瑞丽市| 沙雅县| 潞城市| 建宁县| 台北县| 大厂| 桦川县| 柏乡县| 垣曲县| 彰武县| 白山市| 青河县| 增城市| 宁蒗| 潮安县| 治多县| 庆元县| 崇左市| 六安市| 革吉县| 望江县| 南丹县| 赤峰市| 和平县| 建湖县| 兴义市| 哈巴河县| 潼南县| 建德市| 光泽县| 宜州市| 吉林省| 赤峰市| 讷河市| 滨州市| 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