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成吉思汗
- 唐朝大善人
- 獨孤十九
- 2031字
- 2022-11-23 12:59:53
看到王珪苦口婆心的樣子,李世民也有些不忍,他自詡明君,明君就是要虛心納諫。
李世民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那和親又該如何選擇?朕也不可能答應所有人的請求吧。
諸位愛卿,都說說吧。”
長孫無忌說道:“當然要選最危險的對手和親,當前西域突厥,對我大唐威脅最大,他們兵強馬壯,足以影響我大唐發展。
還有那吐蕃,雖然跟大唐中間,還隔著個吐谷渾,但是吐蕃實力顯然更強。
但一旦許諾吐蕃人,吐谷渾人恐怕會覺得大唐厚此薄彼,說不定會倒向吐蕃,一旦他們聯手,我大唐恐怕也永無寧日。
所以,我們恐怕要用三位公主來和親才行。”
李世民聞言,不由得眉頭緊皺,雖然他不會用自己的女兒去和親,但是宗室之女,也心疼啊。
誰愿意把自己的女兒貢獻出來?
一旦宗室不滿,自己到時候也不好交代啊。
房玄齡說道:“陛下,輔機兄說得有道理。
不和則罷,一旦和親,還真是要考慮到這三方勢力。
西域突厥地域遼闊,一旦穩定下來發展,未來一定會是我大唐死敵。
他們那邊,現在可沒有大可汗,按照伊吾縣侯的計策,是分為三部分,那就要賜他們三個公主,如此一來,總的要五個公主啊。
這可咋整?
即便是宗室之女,也不多啊,此事臣以為還需要從長計議,多咨詢一些臣子的意見,比如翼國公、宿國公等,集思廣益,總比貿然下決定要好,咱們不用急著給他們答復,讓他們在長安城等著貝,反正我們又不是養不起他們。
我們不急,說不定他們就會急,這一急,搞不好就會露出馬腳,把他們的真實意圖暴露出來。
屆時,我們就不必面面俱到。
若真心與我大唐交好,當然可以賜婚,但是若只是想利用我大唐,那就沒有必要了,直接開戰便是,我們現在,也不是沒有能打的將帥!”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玄齡之見,甚合朕意。
那就傳旨給翼國公、宿國公、曹國公,還有伊吾縣侯,征詢他們的意見,速速八百里加急,給送過去。”
“遵旨!”
......
安南都護府。
秦瓊來到這兒已經有一陣子了,也逐漸適應了這里的氣候。
他自己都覺得奇怪,本來已經年紀不小了,但是居然覺得自己的身體,還在發育一般,越來越好。
特別是適應能力,感覺超強。
他想不明白,也只好歸功于當初鄭華給他吃得藥了。
其它唐軍將士,就沒有這么好了,不少人還病倒了。
秦瓊這一陣子,也是頗為頭疼。
沒辦法,他也只能征兆當地百姓入伍,湊夠三萬大軍,按照鄭華的辦法,日夜操練,準備打造一支強軍。
另外,秦瓊準許唐軍將士和當地百姓通婚,加強聯系。
這樣一來,當地百姓對朝廷的擁戴,也會更強。
自秦漢以來,這幾個郡縣倒是都跟中原王朝聯系不小,文化差異,也不大,聯姻倒是沒問題。
另外就是讓將士們為當地百姓干活,修橋修路,還真是很快就贏得了人心,唐軍在這里,也逐漸安穩了下來。
來到這里之后,秦瓊也發現鄭華描述的沒錯。
這個地方,氣候炎熱,水稻長勢不錯。
當地人種植的早稻,已經開始成熟,快要收割了。
而且,看起來品種,跟大唐內地,有些不同,谷粒明顯更大。
這種品種,如果送到內地去,一定可以增加產量。
秦瓊雖然是武將,但是他也懂這個道理。
這天,秦瓊正在跟長史岑文本商議正事,親兵秦勝來報:“報,大都督,朝廷急令,讓大都督盡快回復陛下!”
岑文本是個人才,也是鄭華以前經常和秦瓊提過的,所以,秦瓊出任安南都護府大都督之后,就把岑文本要了過來。
而且,這個大都督的職位,現在也是全面恢復,取代之前的總管職位。
秦瓊接過來一看,頓時氣得不行,怒道:“和親和親,朝中那幫腐儒,就知道勸陛下和親!
真是氣死老夫了!”
岑文本忙拿過來一看,忙道:“大都督,此乃朝廷國策,陛下與大都督相詢,顯然也是重視大都督的意見,大都督可要好好想想啊,不能意氣用事啊。”
秦瓊嘆道:“景仁啊,我大唐如今國勢越來越強,卻還要受盡委屈,老夫真是為陛下感到遺憾啊。
我等武將,不能為朝廷分憂,簡直生不如死啊。
不知景仁,有何高見?”
秦瓊當然反對和親,但是既然是李世民決定的,他也沒有辦法反對,只能是想辦法。
岑文本想了想,說道:“和親雖然讓皇家感到憋屈,但是也不失為一條好的國策。
至少,和親之后,那些敵對國家,都會暫時放棄進攻大唐的念頭,可以給我們提供更加寬松的發展環境,特別是邊境貿易,會變得更加繁華,這會讓我們大唐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
不過嘛,這西與突厥不能和親。
下官聽大都督說過鄭駙馬的計劃,他已經將西域突厥一分為三,打算各個擊破。
下官認為,鄭父母的計劃也是可行的,既然可行,我們也沒有必要再搭幾個公主過去了,到時候反而投鼠忌器。
吐蕃的確是個威脅,吐谷渾則日薄西山,這個時候,反而應該答應吐谷渾人的請求,讓吐蕃人心生嫉妒,到時候一定會出兵攻打吐谷渾。
如此一來,我大唐就可以不出兵,而削弱吐蕃、吐谷渾的實力,這才是對我大唐最有利的。
吐谷渾一旦扛不住,必定向我大唐求援,到時候,我們再派重兵出征,給吐蕃人一個教訓,然后順勢在河湟地區駐扎下來,讓河湟地區全部并入我大唐版圖。
下官言盡于此,還請大都督三思!”
秦瓊聽完,大笑道:“景仁果然大才,老夫有景仁相助,何愁不能為朝廷分憂?
那就有勞景仁起草文書,再把安南的情況也另寫一本,一同送往長安城!”
“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