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賊人寧死不屈
- 大明:讓你就藩,你建皇宮是何意
- 超弦說書人
- 2133字
- 2022-10-05 21:06:34
寂靜如斯,大抵如此。
朱高爔回顧史料記載,長史是輔佐藩王,傳聞擔有教導、奏請、受過、行文等重要文職官員,初設于洪武七年,一時威風無兩。
后來洪武末年,有一位叫葛誠的小伙伴以身作則,任職于燕王府長史,卻揭發他父皇朱棣謀反慘遭誅殺,令人唏噓不已。
靖難之役后,風向標改朝換代,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執筆小吏,全部來了個‘行業’大洗牌,就是不清楚誰如今擔任此職位,而能留守北平,無疑是最高總領官。
想他偌大一個王府,僅有老張和幾位小廝女仆撐門面,不像燕王府官員配置齊全,仆人更是濟濟一堂。
話說回來…究竟是誰在背后為其出謀劃策,居然讓以燕王府為首的人裝聾扮啞近半個月,本來第一懷疑對象是姚廣孝,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排除了嫌疑人的身份,那么再有就得猜疑朱高熾和朱高熙、朱高燧三兄弟。
單說朱高熾仁厚謙和,雖說固守北平四年有余,經營得似鐵桶一般,但前世也好,今生也罷,他愛護兄弟姐妹,不像是耍手段的人,也不屑于賣弄,就怕有時身不由己。
朱高熙、朱高燧兩兄弟更別說了,個頂個有冠絕一時的武藝傍身,可他們一顆心全拴在了皇位上,哪里還顧得了北平,即使有心意也無力。
嘿!小學生都會的排除法一登場,那只剩下了留守北平的官員,包括知府、五城兵馬司的指揮使、錦衣衛千戶…等等,能下場攪動風云、過招的人,至于沒點到的人,非常抱歉注定炮灰的角色,不值得關注。
值此想法,朱高爔環視一圈,輕笑道:“請問哪位大人是燕王府長史?”
被朱高爔點名,盧誠自知躲不過去,他拱手行禮道:“下官盧誠,昔歲世子朱高熾推薦,且任命于燕王府長史,至今一年有余,如有不妥請王爺指正。”
朱高爔順著聲源一看,就見盧誠面貌清瘦,身材偏瘦,也許常年伏案工作的緣由,站在那似有點駝背。
審視地上下打量了一眼,而后臉色一變,冷呵道:“我朱高爔…當今皇上第四子,也是親封的北平王,而你身為藩王長史,就是這么辦事的?”
說到這里,他稍稍一停頓,語氣更加冰冷道:“初到北平的第一天,居然被一個叫郝亮的守衛隊長和一個叫薛斌的老太監聯手拒之門外,連續居住在天寧寺十多天…等擁有安身立命之所,又平白無故遭遇刺殺,本王倒想問問,你…堂堂長史去哪了?”
突然借機發難,是與姚廣孝商議的計劃環節之一,想看看能‘震’出多少牛鬼蛇神。
“下官…下官…”
盧誠遲智,腦袋突然一下空白了,緊張得鬢角兩側驚現一層細小汗珠,縱有萬般說辭竟開不了口,緩了有三五分鐘,他像是捋清了思路,賠笑道:“那時下官感覺渾身難受就告了病假,昨天才有好轉。”
“病假?來得可真是時候啊!”
朱高爔緊緊相逼道:“早不來晚不來,偏等到本王進北平,這病…也能掐會算嗎?”
“下官可證明盧長史未說謊。”
見盧誠一臉為難的樣子,錢鴻信適時道:“大人病得最重那一天,是下官親自熬制的湯藥。”
連找理由也這么不走心嗎?
還親手熬制?
特么說給阿飄聽的吧!
朱高爔其實早就注意到了錢鴻信,中等身材略顯偏胖,其臉上一對八字胡尤為吸睛,責問道:“照這位大人之意,是認為本王污蔑盧長史了?”
“下官錢鴻信,不過是燕王府一個小小吏書,豈敢怪罪王爺?”
錢鴻信提溜亂轉的眼珠子一停,笑瞇瞇道:“是非對錯,公道自在人心,下官相信王爺是明智之人。”
盧誠幾人也緊盯著朱高爔,看他作何回答,因為明眼人一看既知,話里有話,如進退兩難的陷阱。
徒然一陣沉寂。
堂屋氣氛詭異,僅剩下朱高爔單手敲椅子扶手的聲音。
下一刻,朱高爔神秘一笑:“自此抵達北平,本王從未與人結怨,若真要說起來,就是郝亮和薛斌了。
另外昨夜抓到的刺客也招供了幾句,而本王熟讀大明律,不會輕易用刑,所以連夜轉交給了錦衣夜,以其手段想必堅持不了多久。”
威脅…赤裸裸的威脅!
盧誠、錢鴻信緩緩收斂輕視之心,終于正視起朱高爔,本想拿話擠兌他翻篇,卻被揪住小辮子不放。
藏拙?
亦或扮豬吃老虎?
將信將疑之下,盧誠故作鎮定道:“下官會盡量配合,爭取早日把漏網的刺客抓住。”
這時老張站在外面,高聲道:“啟稟王爺,府外錦衣衛千戶大人、皇城兵馬司指揮使大人求見。”
“快請!”
朱高爔放下茶杯,心中樂開了花,要是他們串通一氣,那就沒好戲看,倘若分屬不同利益小團體,暫且達成合作一樣沒好戲看。
約莫三五分鐘。
在老張的引領下,其后跟著幾位客人,其中飛魚服、繡春刀顯得異常扎眼。
“下官謝俊豪(趙興德、崔景明…)見過王爺。”
“諸位大人不必多禮,請坐。”
朱高爔左右看了看,第一眼即落到了趙興德身上,問道:“刺客招供出幕后主使之人了嗎?”
他抱著摟草打兔子的心態,有最好,沒有不影響心情,‘扔出去’李峰本就是讓盧誠他們相互猜忌。
“回王爺,賊人寧死不屈,請再給下官些時間,明日定會有好結果。”
趙興德致歉道:“十八般酷刑,沒人能挺過第三關就全部招供了。”
“還沒招?”
朱高爔忽然來了興趣,記得有一次看古裝電影,有幾分鐘審問犯人的劇情,正好拿來借用,玩味道:“本王閑暇時看過一孤本,上面記載了幾種懲罰犯人的方法,趙大人回去不妨試上一試。”
懲罰?方法?
趙興德心中嗤之以鼻,對朱高爔的過往窺一斑而知全貌,豈不是魯班面前耍大刀?
但礙于地位有別,他虛心請教道:“那就太好了,懇請王爺不吝賜教。”
朱高爔不疑有他,好像早已準備好一樣,隨手拿出一張紙,說道:“此刑法有傷天和,非十惡不赦之人,切記不能隨意動用,你看過之后燒掉,不可外傳”
趙興德承諾道:“下官定會謹記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