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的“無知”
整個下午我們聽劉老師詳細講解了323窟、332窟、17窟、96窟,以及特窟321窟、275窟、45窟、57窟。所謂特窟,就是具有極高藝術水準和獨特研究價值的特別保護洞窟。
穿行棧橋,變換洞窟,仿佛走在歷史隧道之中。驚艷的壁畫、震撼的彩塑,攜帶著不同時代的海量信息撲面而來——十六國歷史、歸義軍政權、佛陀的一生、消失的粟特人……我盡量讓自己松弛下來,不去試圖牢記什么,或者理解什么,只是單純地去接受那些視覺和心靈的撞擊,然后任由撞擊所發出的無聲巨響在耳邊持續回蕩。
在323窟中遇見了輕帆數點的江南;在275窟里感受到北涼的雄健質樸;57窟菩薩的婀娜明艷讓人沉醉;而在45窟,我低身迎上那7身盛唐彩塑的目光,仿佛凝望著一千多年前平凡的我們。
結束學習,回到客棧,耳邊的巨響依然縈繞不去。我看出持續下去的結局就是失眠,于是和守望者同伴老鐵、老崔一起,沿著黨河慢跑了5公里,試圖用身體的疲累壓制住精神的興奮。但在跑步的過程中,心中的巨震依然久久不能止息:也許初見莫高窟的最大意義,便是映照出了自身的渺小和無知吧!但我又隨即安慰自己,可能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是通往生命豐富的唯一途徑。
9點過后,太陽墜入了樹林,我們三人停下腳步,站在黨河大橋上,看著絢爛無匹的晚霞升起,染紅了整個天空和所有的眼睛。

作者和守望者伙伴老鐵、老崔站在黨河大橋上,看著絢爛的晚霞染紅敦煌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