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主公的仁慈,是我們大漢百姓之福。主公,既然你已經決定,不暴露出我們的實力。那么,就必須要讓陳烈他們那些騎兵,分批返回山谷。繳獲的物資,也暫時囤積在現在的隱蔽地點。然后用分批運輸的方式,把那些貴重物品,運輸到山谷里去。
至于說那些沒法隱蔽的東西,比如說牲口,倒是可以讓他們明目張膽的送到這里來。畢竟,這是我們的戰功,需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不過,在寫戰報的措辭方面,就需要好好斟酌一番才行。”
賈翊雖然覺得陳剛這種仁慈,和陳剛未來需要爭霸的大業,并不匹配。可他也沒有反對。畢竟,跟著一個仁慈的主公,總比跟著一個刻薄寡恩的主公要好,對吧。
“主公,卑職支持賈長吏的想法。主公,除了那些貴重物資需要隱蔽之外。其他那些牲口的繳獲,我們必須要大張旗鼓才行。不僅僅是要大張旗鼓的把那些牲口帶回來。還需要大張旗鼓的,把那些牲口租給那些新來的流民。通過這種方式,盡可能多的,吸引更多的流民和商人到我們這里來。
另外,主公,給朝廷的奏折,和給盧植的信,必須要馬上發出去才行。主公,雖然我們的行動,已經密奏給皇帝,也得到了他的批準。可如果我們行動結束后,不馬上上報,恐怕皇帝還是會對主公有看法的。”戲志才也同意賈翊的建議。
“嗯,你們倆說的都有道理。陳林,給朝廷的奏折,和給盧植的信,都寫好了嗎。如果寫好了,就馬上發出去。至于說那些貴重物資嘛,壽叔,就交給你和陳義安排。記住,一定要隱蔽,不能讓別人發現。
牲口分配方面,長吏你們就多操心,盡可能照顧到大多數流民。軍師負責軍隊調派,我擔心朝廷很可能會派人來核查情況。我們的騎兵實力,一定要盡量隱藏起來,不要讓那些有心人找到借口。
元直,我讓你負責情報部門錦衣衛的組建。現在情況如何了,還需要什么支持。元直,在未來的發展當中,錦衣衛就是我們的眼睛,你一定要重視這個工作才行。”
陳剛在現代,只是一個商人,政治上的事情,他其實也是一個外行。所以呵,在很多時候,他還是很看重手下這些人想法的。陳剛從來就不認為,自己的頭腦和能力,比現在這個時代的牛人強大。
尤其是在政治方面,他根本就不懂官場上那些齷鹺事。這也是他為什么會想得到,要招募戲志才和賈翊的原因之一。可惜的是,在現在這個時代,對朝廷沒有好感,能夠讓陳剛相信的謀士,實在是太少了。
“主公,給朝廷的奏折,昨晚卑職就和幾位先生商議好,也草擬出樣稿,請主公審閱后,就可以發出。”陳林是陳剛他們家,在經學方面,最出色的人。所以陳剛才會想到,讓他來擔任主薄的職務。
陳剛翻看了一下陳林遞來的奏折,沒發現什么問題。就遞回去道:“既然沒問題,就盡快發出去,免得夜長夢多,惹出一些麻煩來。軍師,軍隊調動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主公,沒有好的辦法,只能藏起來。主公,好在山谷基地足夠大,能夠容納得下那些騎兵。步兵倒是應該問題不大,每個縣安排一些,也就消化了。倒是藤甲的秘密,應該下令封鎖消息。否則的話,被其他勢力得到,將來可是我們的大麻煩。”
“嗯,是這個道理。步兵的問題不大,畢竟朝廷本來就允許我們組建十萬到十五萬的軍隊。雖然我們在短時間組建起那么多軍隊,會讓朝廷猜疑。可如果只是步兵數量增加,他們應該不會太在意。
藤甲確實是一個大問題,要想辦法封鎖消息,不能讓消息外泄。這個事情,就交給軍師來負責。元直,你那邊怎么樣,錦衣衛的組建,還順利嗎。”情報問題,始終是陳剛最關心的問題。因為他到現在也沒整明白,袁家那樣的人家,為什么非要針對自己。
“主公,錦衣衛的組建已經開始。只不過要想見到成效,恐怕不是短時間內能夠看得到的。”徐庶做夢都沒想到,陳剛居然會讓自己來當情報頭子,實在是出乎他的預料之外。
“不管花費多少錢,也不管需要多長時間,錦衣衛一定要組建起來。要不然我們實在是太被動了。壽叔,糧食和桐油的儲備,你和陳義都要上心。不瞞你們說,我估計后年年初,太平道很可能就會起事。
也就是說,我們最多還有一年的時間,用來吸收流民,儲備糧食。對了,陳義,我讓你們種植的紅薯,辣椒,花生怎么樣了,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形成規模種植。”
這些東西之所以那么長時間,都不能形成規模種植,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當初穿越過來的時候,帶的太少。當初陳剛穿越的時候,原本是要上山燒烤完就離開回家。所以包里裝了很多東西,比如說防刺服,日常換洗衣服,以及一些望遠鏡之類的東西。吃的只是有幾個紅薯,一包辣椒面和一包花生。
自從穿越過來后,陳剛就一直都在用心培育這三種東西。沒辦法,因為他知道,這三種東西。尤其是紅薯,將會是改變增加自己在這個時代實力,最有效的武器,威力不必鋼鐵差。
“主公,紅薯和辣椒的種植,都已經有數萬畝。花生的種植,超過十萬畝。主公放心,只需要再過一年,我們就有能力大規模普及這三種東西了。”這三種東西,陳家人都是吃過的。他們因此非常理解陳剛對這三種東西的重視。
“這不行,主公,在局勢還沒有完全失控以前,這三種東西,絕對不能流傳出去。主公,還是限制在山谷里種植吧,不能讓其他人知道。”賈翊的反對,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