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7章 四輪馬車

  • 貞觀:我來自未來
  • 狐貍的獨舞
  • 2946字
  • 2022-10-20 17:34:22

關中的冬天實在是太冷,蘇青繁院子一大早就迎來了人。

是沿溪村的村民。

老村正滿是褶皺的臉樂呵呵的快要笑出了花來:“縣子...這個婆娘叫花姑,論起干活那可是一把好手,在我們沿溪村那是人人見了都得夸贊一聲。”老村正指著院中一名婦女為蘇青繁介紹:“只是可惜他家郎君死的了,這些年來生活的緊吶。”

在蘇青繁看來,這花姑一身衣衫早已不知洗了多少遍,渾身上下打滿了補丁。

雖是破舊卻不至于襤褸,洗的倒是極為的潔凈。

蘇青繁打量一番花姑,倒是符合他的要求。道:“以后我就喚你花嬸吧。”

花姑連忙搖頭:“鄉野村婦怎敢讓縣子喚聲嬸...這要是讓村里人知道還指不定怎么說我哩...可不敢與縣子攀親帶故。”

蘇青繁見到她認真拒絕的模樣,多么的淳樸啊....

只是一聲稱呼也無法消受?

這大唐的階級壁壘是真的到了骨子里吶!

蘇青繁擺手笑道:“花嬸這說的哪里話,我雖受朝廷恩澤封了縣子,可我這不也是咱們沿溪村的新村民么..這同村同院的,我這與大家伙的沒什么兩樣。”

望向老村正:“這都是一個村的,我年小喚了聲嬸子又如何?方叔你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老村正見蘇青繁問下自己,心中不由得感嘆,這年輕的縣子嘴甜的很呢...沒有貴人的傲氣。

“花姑...既然縣子喚你一聲嬸那你便受著就是了...”

又對著花姑笑顏道:“這嬸做活的話,薪俸是不是少算些?”

花姑看著老村正出言,她想了想道:“縣子既然愿意放下身段,不覺得村婦卑微喚了我聲嬸,這薪俸縣子每月給一貫便是了。”

花姑思慮的了半天才咬牙決定自己減免了半貫子錢,又道:“縣子你放心,這豬嬸一定給你喂的白白胖胖的,絕不敢因為少了薪俸就糊弄差事。”

蘇青繁擺手:“都說嬸做活是一把好手,我又豈會吝惜那半吊子文錢?嬸就放心吧...我說過給嬸的薪俸與村里的爺們相同,便不會食言。”

蘇青繁怕見到花嬸還想說話便連忙喊來了陸周。

陸周笑嘻嘻的對著花嬸道:“花嬸啊...這五對豬崽您可得養好吶,有什么需要盡管和我說....走,我先帶你去取最新的鐮刀,那割起豬草來那叫一個快...”

見到陸周把花嬸領走,又看向一旁的三個娃娃,他們都眨巴著眼睛,想說話卻也不敢。

只能站在原地不知所措,怯生生的望著蘇青繁,見到他的目光又不約而同的朝著村正的身邊挪了挪。

“都給我站好,聽縣子吩咐!”老村正板著臉對著三個娃娃喊了聲。

聽到老村正喊話,三個娃娃條件反射般站的筆直,三雙大眼睛左忽又飄著...

“方叔...可別嚇著了娃。”

“縣子有些不知,這些娃調皮的緊,你這一松他們怕是要上天吶...”說話間,老村正又瞪了三個娃娃一眼。

“好了好了,等陸叔叔回來,你們就與他一同去領雞鴨..每人每月半吊子錢如何?”

三個娃娃聽到每月半吊子錢樂不可支的猛點頭,一溜煙的要跑去后院:“陸周叔叔...快把雞和鴨交給我們...”

“崽子們誒...都給我聽好了,這雞早已過數,可不許嘴饞了偷偷取了吃。”老村正喚道。

飼養五對豬崽蘇青繁花了一貫半雇傭了花嬸,他可不像魏征那樣要求花嬸將豬崽的每一步成長都詳細的記錄下來。

只要能將它們給養大了便成...而大唐養這些牲畜自然不會奢侈到喂養人才有資格吃的谷物。

豬牛羊馬這類牲畜大多是割草飼養...

這天寒地凍的,割草絕對是個難活...

蘇青繁自然也備了些谷物,只怕花姑不舍之下會以草換之。

不僅如此,蘇青繁更是聽到了花姑小聲的嘀咕:“這豬怎么與我家的不一樣呢?養在一起不會礙事吧?”

那些雞鴨大多是散養,吃地里的蟲...這寒冬臘月的怕是要挨餓了..

一共花費了三貫錢,雇傭了一個成年勞動力,三個娃娃。

這花費對于現在的大唐經濟狀況來說并不算少!

都以為在古代最為廉價的便是人力,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也只有在荒年之時給一口吃食便能招來數之不盡的勞力。

若是平時自然不可能會是如此,有那個時間做點啥不好?

砍柴、開荒、燒炭、捕獵.....

怎么都有一個吃食,改善生活。

在古代最廉價的是人命....而不是人力啊!

至于娃娃?

那又有何妨?

難不成給這些村里的娃娃們開辦學堂,普及教育嗎?

只怕自己這個想法出來李世民便會對著自己破口大罵:“我大唐人手奇缺,朕每日都在為人手發愁,你這一下許了八百多的娃上學?這活誰干吶?這地誰種吶?這工坊誰營建啊?”

蘇青繁不是沒想過開辦學堂,只是現階段根本就不現實!

這沿溪村的村民雖然較其他村的村民富裕些,可也絕對沒有到供娃讀書寫字的地步!

雖然對知識無比渴望,可最終還是會敗給冰冷的現實啊!

在古代,除了土地之外最重要之物都便是人口了。

如果天下人,人人讀書,或者半工半讀,那么得荒廢了多少良田?

大唐的社會無力承擔知識的全方位普及......

看著老村正喜笑顏開的模樣,蘇青繁問道:“方叔,村里的漢子們都知會了?”

老村正拍著胸脯:“縣子放心...這大冬天的哪有什么活計,縣子給村民們一條門路,那些漢子們不知多高興了呢!”

每人每天五十文!沿溪村的村民們擠破了腦袋也想要參與其中。

干上了大半個月,便能給自家的娃做一套新衣裳了...那些平時里舍不得買的也能買些回來。

聽說現在的鹽價低的可怕吶,還是那雪白雪白的精鹽...

村中有幾戶已經吃上了,在村子里炫耀了許久呢。

“孫叔,村里有沒有手藝好的木匠?給我叫些過來....”蘇青繁想了想到,如果村里有人那么便從村里招呼。

四輪馬車還是要建造的,只是蘇青繁還是不停的搖頭。

新技術造出這四輪馬車自然不是問題....

原本以為這四輪馬車的出現可堪比十萬大軍,蘇青繁還覺得自己想的太多了...

蘇青繁一直在想,在古代為什么遲遲沒有出現四輪馬車?

那個轉向軸以古代工匠的心靈手巧為何會造不出?

他們能造出全木的宮殿...能造出趙州橋...能造出各類巧奪天工之物,何以造不出區區四輪馬車?

現在的大唐不就有一位擅長機關傀儡的木匠么...叫做楊思齊。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九十四》記載:工部尚書段綸奏征巧工楊思齊,上令試之。綸使先造傀儡。上曰:‘得巧工庶供國事,卿令先造戲具,豈百工相戒無作淫巧之意邪!’乃削綸階。”

好家伙,這段綸拍馬屁卻是拍到了李世民的馬腿上。

當初蘇青繁讀到這個時候,便不禁皺眉:“造個玩具又怎么了...至于惹得李世民大怒?”

現在蘇青繁大致明白其中的意味!那玩意看著好玩,卻并不實用啊!

又因玩物喪志的思想左右,從而掣肘了新事物的發展進程。

根據蘇青繁的得到的消息,這工部至今沒有造一輛四輪馬車!

這么大的運載能力,工部不造?

即便人手在怎么不足,那也不該放過這等利器吧?

可偏偏工部還就沒有造出一輛!

不僅如此,那四輪馬車的圖紙更是被李世民當成了水泥煅燒之法、紅磚煅燒之法的添頭。

添頭啊....

蘇青繁仔細看過圖紙,是后世最先進的方法,完全可以在大唐實現!

為何這工部似乎并沒有放在心上,直弄得蘇青繁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看到那一大堆的所需木料,蘇青繁才恍然大悟!

這四輪馬車太長太寬了!

那為何華夏古代沒有出現四輪馬車卻出現了小巧的木流流馬?

不!

四輪馬車出現過!

九十年代發現并清理的秦公大墓中,就出土過一件秦人蟠虺紋車形器,它就是四輪馬車。

可見,早在秦始皇之前的秦國,四輪馬車早就被發明出來了。

在晉國的古墓中出土過六輪車,明朝毛伯溫設計在山地中運送建筑材料的八輪車,而南北朝時期的侯景,盡管殘暴不仁,卻是個不擇不扣的技術狂人,他自己就設計制造出一個二十輪車。

盡管這么多輪子的車子,卻還是沒有動搖華夏幾千年以來二輪車一統天下的局面。無論是出土的實物還是模型,二輪車在馬車中占有絕對優勢。

那為什么沒有取代二輪馬車呢?

李白云:“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始皇陛下:“修秦直道!”

------

還在生病中,今天就水一章吧。

等病好了,在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昆明市| 公安县| 齐河县| 神农架林区| 施甸县| 鹤庆县| 游戏| 陵川县| 泰兴市| 长乐市| 同江市| 政和县| 邯郸县| 台中县| 灵山县| 扶沟县| 淮南市| 襄垣县| 宾阳县| 浦江县| 巴楚县| 新竹县| 高安市| 离岛区| 萍乡市| 平武县| 台江县| 江源县| 东莞市| 济南市| 泽库县| 永嘉县| 新建县| 盐源县| 新河县| 家居| 溆浦县| 石棉县| 普洱|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