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不磨滅的記憶:向共和國老戰士致敬
- 何麗
- 1529字
- 2022-09-23 17:50:56
前言 戰士精神比天高、比地大、比海深
我是抱病在與生命和時間的賽跑中,完成了本書編寫的。由于希望趕在一個節點出版,所以我給了自己很大壓力。這本不是一個在不到一年時間里,因突發急性心衰、突發血壓暴高等急癥,3次被“120”拉到醫院搶救后,在家閉門謝客的人應該做的。但因為這是我自己心的承諾,所以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維持好心臟的代償功能,以自己的自信、堅強和樂觀,來完成這一承諾。
為什么?這是一個怎樣的承諾?
其一,“戰士”這個詞和稱謂,在我心中是非常神圣的。向老戰士致敬、感恩,始終是我心中一份很濃重的情感。這源于我的老戰士父母在延安榮譽軍人學校生育了我。父母的言行對我潛移默化的教育與影響,榮校那些傷殘的叔叔阿姨們身上的紅軍戰士的精神與品質對我的教育與影響,成為我人生的巨大動力。即使是在人生的低谷、在危險與艱難困苦和多次因病急救的時刻,我都心里鎮靜,從不慌亂,從未有過恐懼感。當被救治過來的那一刻,首先比個勝利的手勢拍下我活著的佐證。既然閻王爺不歡迎,我就積極配合治療,出院后如春風化雨,精神依舊,心情依舊,該干嘛干嘛。這樣,一樁樁、一件件了卻自己內心的愿望,本書的編寫出版,就是一個必須在2019年完成的心的承諾。
其二,2018年是我的老戰士父母百年誕辰。他們同年同庚,只是父親比母親早走了整整48年。在母親2011年6月突然病逝后,我的心里就一直醞釀著敬獻兩位老人百年誕辰的禮物,以表達對父母的無限懷念、敬仰與感恩之情;同時告慰父母,我將自己對他們生前的孝順,將他們用心血親手建起的家風傳承給我們的子孫后代。
其三,我吃榮校紅軍媽媽們的奶水和百家飯長大,他們對我的哺育、影響、恩澤,是我永生永世感恩不盡的。向革命老戰士致敬,絕對不能落下榮校老前輩。因為,可以說延安榮譽軍人學校的傷殘榮軍前輩,也是哺育、影響我成長的父母,我有責任與義務傳承革命精神。
其四,我的老伴丁毅同志是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今年已84歲。因我生病及一次次搶救,讓他受到了驚嚇,給他增添了很大的心理和精神壓力。但他了解我、懂我,對我的生命力堅信不疑。所以,全力照顧我的同時還鼓勵我、支持我,幫我實現我心的承諾。謝謝了,老伴兒!
其五,我的弟弟妹妹與我同心:懷念、致敬、感恩老戰士父母,決心將我們的家風繼承發揚下去。
父母先后離世后,弟弟妹妹很在乎我,因為有大姐在就有家在。平時隨意來來往往,逢年過節聚會在一起熱熱鬧鬧,大家盡可享受濃濃的親情和家的味道。大家都非常顧及我的身體情況,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清楚,沒有家人的鼎力支持、相助和鼓勵,是不可能完成我心的承諾的。所以我牢牢地記著,我的弟弟妹妹何煒、春忠、燕生、新生,以及因病不幸猝然離世的弟弟小平,他們的一張圖片制作、一個建議、一個電話、幾句語音、一個玉米餅、一盒炒豆豉、一碗面疙瘩,哪怕是一句埋怨,都是濃濃的親情。我當大姐的心里充滿溫暖與感激:謝謝了,我的家人!謝謝了,我的弟弟妹妹們!
我的父母及他們這輩老戰士,始終把自己看作沒有花香沒有樹高的平凡小草;把自己比喻為小小的蠟燭,力圖讓自己這支小蠟燭亮些再亮些。而在他們內心堅守并一生為之奮力踐行的戰士精神,實際上比天高、比地大、比海深!我們既是這種精神的繼承者,更是傳承者,任重而道遠。所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盡管已經是耄耋之年,但擔當與責任仍鼓舞著我們砥礪前行!
本書的編寫,是通過父母這對老戰士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經歷,通過我們親歷、收集、整理、書寫、訪談、制作的相關文字、圖片、史料等,展示他們那一輩老戰士走過的歲月、堅定的信仰、堅守的初心的崇高思想品質和精神境界。這正是向我們的紅軍父母,向共和國老戰士致敬、感恩的最好獻禮!同時,也是對這幾十年來,在我尋史路上所有助力者的敬意與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