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革命精神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斗爭實踐中磨礪出來的政治品格,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本色。革命性包含著斗爭性,斗爭性就意味著風險、兇險甚至犧牲。革命,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遇失敗。革命精神的可貴在于,明知荊棘在途、困難重重,仍然一往無前、毫無畏懼,為了崇高目標敢于舍生取義、殺身成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以自強不息的勇氣和決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一種充滿革命精神的自我革命。

自我革命,就是把自己置之絕地而后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敢于刀鋒向己、破繭重生,甘擔風險、不懼兇險、不怕犧牲。習近平指出:“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span id="7nvqw37" class="super">[1]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崇高追求,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興旺發達的內在規律,是對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經驗的科學總結。對于新形勢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基因

馬克思主義政黨,從第一個政黨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開始,就是在同正義者同盟的批判斗爭過程中改組形成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貫穿著馬克思主義政黨產生、發展、挫折、成長、成熟的全部歷史過程。馬克思說過,無產階級革命與其他任何革命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它“經常自己批判自己”[2]。自己批判自己,是為了從過去的錯誤和缺點中吸取教訓,以改正錯誤、糾正缺點,為將來的勝利做準備。

共產黨人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和解放全人類為己任,這種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高遠志向和鮮明政治擔當,決定了馬克思主義政黨除了人民利益絲毫不怕失去什么,因而不僅勇于推進改造客觀世界的革命,也勇于推進改造主體自身的自我革命。毛澤東說:“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3]“只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4]可見主動改正缺點、勇于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基因。

習近平指出:“我們黨之所以有自我革命的勇氣,是因為我們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才能從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出發,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檢視自己;才能不掩飾缺點、不回避問題、不文過飾非,有缺點克服缺點,有問題解決問題,有錯誤承認并糾正錯誤?!?span id="llu9et2" class="super">[5]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不謀私利才能謀根本、謀大利,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能夠以最長遠的戰略眼光有效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問題,能夠以最無私無畏的胸襟攻克自身存在的弱點問題,能夠以最勇于擔當的精神境界承載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勇于自我革命成為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最大的優勢。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保持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仡欬h的歷史,我們黨之所以能在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的反復較量中脫穎而出,之所以能一次次戰勝右傾機會主義、“左”傾冒險主義,反思和糾正“文化大革命”等錯誤,一次次轉危為安,之所以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就在于我們黨形成了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自我革命傳統和良性發展機制,能夠從黨的性質宗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使黨和國家事業以及黨的自身建設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這正是我們黨區別于世界上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我們黨保持長盛不衰的奧秘所在。

全面從嚴治黨是自我革命的偉大壯舉

建黨與治黨是一對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概念。其區別在于,黨的建設,重在要素的形成、結構的完善、功能的生成,是一種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單到全的量的積累過程;黨的治理,重在要素的升級、結構的調理、肌體的康復,是一種由亂及順、由偏至正、由弱到強的質的提升過程。其聯系在于,治黨是黨的建設行為,屬于黨的建設范疇,是黨的建設處于比較穩定和趨于成熟階段的政治行為。

在黨的建設的成長期特別是革命時期,更多偏重建設的成分,更加重視和需要建設思維。在黨的建設的相對穩定和趨于成熟階段,特別是執政時期,更多偏重治理的成分,更加重視和需要治理思維,需要對建黨過程中偏離正常軌道行為進行糾正,對執行黨內法規乏力現象進行克服,對導致政治疾患的“病原體”進行診療,對滋生的政治“異質微生物”進行剔除。

建黨與治黨,盡管重心不同、方式各異,但目標相同、方向一致。建黨是通過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具備相應的要素、結構和功能,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從而擔當起黨的歷史使命、實現戰略目標。治黨是通過對黨的自身治理,強身健體、治病療傷,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擔起黨在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實現戰略目標。

全面從嚴治黨,要解決的是“怎樣才能管好黨、治好黨”的重大問題,這是對“執政黨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黨、執政黨的黨員應該怎樣才合格、黨怎樣才叫善于領導”“建設什么樣的黨、如何建設黨”等重大問題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實踐回應。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建設的鮮明時代主題,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必然要求。

全面從嚴治黨是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的時代考題時,主動進行的一場刀刃向己、壯士斷腕的自我革命,是一次深層發力糾風治弊、鐵腕高壓懲腐肅貪的攻堅戰役,是一個充滿愛黨、憂黨、為黨、興黨深切情懷的偉大壯舉。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刮骨療毒、重典治亂的勇氣向黨內頑瘴痼疾開刀,以一系列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舉措彰顯了我們黨鮮明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從嚴治黨,遏制了腐敗蔓延的勢頭,清理了驕奢萎靡之氣,掃除了對黨懷疑否定的陰霾,重構了強黨興黨的新風,使全黨進一步認清了自身的病癥所在,從問題疾患中受到了教育、吸取了教訓,使黨的肌體更加健康,戰斗力凝聚力創造力進一步增強。

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形成了相對體系化的內在邏輯

毛澤東曾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不論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span id="iclorg3" class="super">[6]

全面從嚴治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不忘初心使命、厚植執政基礎、鞏固執政地位、完成執政大業所作出的戰略抉擇。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豐富實踐,集聚了新時期管黨治黨的新智慧,創造了新階段正風反腐的新經驗,探索了新時代鞏固執政根基的新思路,形成了相對體系化的戰略邏輯。只有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邏輯脈絡,才能不斷深化對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認知和規律把握。

就治國理政而言,全面從嚴治黨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一個重要戰略舉措,是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和根本保證。就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本身而言,其構成了由戰略目標、戰略環境、戰略指向、戰略布局、戰略重心、戰略抓手、戰略主體、戰略保障等相對完整配套的戰略體系。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目標,是鍛造堅強領導核心。戰略目標是戰略的核心所在,決定整個戰略的發展方向和戰略指向。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目標來源于黨的建設總目標。習近平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7]鍛造堅強領導核心這個戰略目標,在全面從嚴治黨中起著方向引領作用、力量聚合作用和標準判定作用。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環境,是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戰略環境是制定戰略的客觀基礎和前提條件。確立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戰略,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世情、國情、黨情和民情。習近平強調:“我們黨正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這就需要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8]這段重要論述中,習近平明確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偉大事業、偉大斗爭、偉大工程的戰略環境。2017年在“7·26”重要講話中,習近平把偉大夢想與前面“三個偉大”并列提出,形成新的理論概括。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指出:“推進偉大工程,要結合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的實踐來進行?!?span id="px9mbyq" class="super">[9]偉大斗爭決定了全面從嚴治黨的艱巨性、復雜性、挑戰性,偉大工程對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新要求、新使命、新擔當,偉大事業決定了全面從嚴治黨的主軸和方向,偉大夢想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目標動力。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指向,是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戰略指向,是制定重大戰略所遵循的前進方向,是戰略所依據方針原則的綜合運用。習近平指出,“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就必須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使我們黨能夠團結帶領人民有力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10]這一重要論述中,習近平明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指向,就是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贏得優勢,就是要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使我們的優勢得到保持、拓展和強化,使我們黨更加生機勃勃、富有戰斗力;贏得主動,就是通過全面從嚴治黨主動自我革命、主動治病療傷、掌握發展主動權,做到“打鐵還要自身硬”;贏得未來,就是通過全面從嚴治黨給我們黨未來執政提供好的理論、制度、文化等支撐,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是嚴政治、嚴思想、嚴組織、嚴作風、嚴紀律、嚴制度、嚴反腐。戰略布局是對戰略全局的總體設計和通盤籌劃,是按照戰略目標的要求對戰略全局發展所必需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作的一個統籌安排。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反腐敗斗爭“七位一體”是黨的建設的總體布局,具有全局和長遠指導意義。全面從嚴治黨,是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的鮮明主題,是執政黨建設的時代課題。嚴政治、嚴思想、嚴組織、嚴作風、嚴紀律、嚴制度、嚴反腐構成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既是對黨的建設“七位一體”戰略布局的接續推進和最新發展,又是新的時代條件下管黨治黨的戰略安排和治理框架。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重心,包括突破治權瓶頸、提升監督機能和治理政治生態。戰略重心,是能對戰略全局造成決定性影響的要地或要害。但它不是唯一的、不變的,應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進行動態調整。在執政條件下管黨治黨,其核心問題是治權,權力管住了、管好了,其他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突破治權瓶頸是第一位戰略重心。全面從嚴治黨主要依靠我們黨自身,怎樣突破自己監督自己的難題,實際上成為管黨治黨的關鍵所在。因此,提升監督機能,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二位戰略重心。作風頑癥、腐敗問題等都來自不良政治生態,治理黨內政治生態是解決作風、腐敗等突出問題的根本之舉。因此,治理政治生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第三位戰略重心。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抓手,由堅定理想、肅正作風、懲治腐敗、從嚴治吏、嚴明紀律構成。戰略抓手,是為了達到戰略目標和完成戰略任務而采取的重大標志性舉措,主要解決戰略實施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問題。戰略抓手針對的是戰略全局中的關注焦點、薄弱點和疑難點。理想信念動搖是新形勢下黨內各種嚴重問題的深層根源,不良作風是割裂黨與群眾血肉聯系的最突出癥結,懲治腐敗是一場輸不起也絕不能輸的斗爭,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必然導致用權腐敗,嚴明紀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基本方式,這五個方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抓手。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主體,是各級黨組織及負責人。戰略,是主體對客體的一種主動謀劃、策略抉擇和長遠經營。全面從嚴治黨由誰來管?誰來治?習近平強調,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管黨治黨只能依靠我們黨自己,沒有任何其他力量可擔此重任。同時鮮明強調“各級黨組織及其負責人都是責任主體”[11]。這就明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主體,是各級黨組織及其負責人。

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保障,是構建完善制度體系。制度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建設是黨的“七大建設”之一。習近平強調:要構建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體系,“要把制度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的重要位置,以制度建設鞏固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成果,加強制度執行力建設,為黨的長治久安提供堅強制度保障?!?span id="1w8tpmv" class="super">[12]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保障,就是要構建起成熟完備、系統配套的制度體系。

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個長波段的戰略安排

戰略是一個長波段的目標安排。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具有深遠歷史意義,有利于從更長歷史周期來規劃全面從嚴治黨,而不是權宜之計、一時之興,這對新時代黨的長期執政具有戰略意義。

一方面,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為國家戰略,有利于從國家全局層面統籌管黨治黨的資源、形成合力優勢。把管黨治黨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并列,使管黨治黨能夠在治國理政的大格局下推進,站在國家治理高度統籌國家資源、協調改革步調、推進一體化制度建設,形成管黨治黨的合力,避免過去把管黨治黨僅僅作為黨建工作,“關起門來搞建設”,與國家改革發展大系統不協調的許多弊端。實際上,管黨治黨中存在的許多問題是在國家改革建設過程中形成的,解決管黨治黨存在的突出問題也需要在國家治理的大盤子、大系統中來進行,這樣才能做到黨內黨外有效聯動,形成解決各種矛盾問題的整體合力。

另一方面,把全面從嚴治黨與國家戰略同步推進,有利于管黨治黨的長期性和長效化。全面從嚴治黨將貫穿于黨長期執政的歷史過程,在更長時期內我們黨仍會面臨權力與責任、強自身與強事業等問題的嚴峻考驗。因此,全面從嚴治黨需要有長遠的戰略規劃。毛澤東當年把黨的建設稱為偉大工程,是著眼于將黨建設成為全國性的大黨、長期執政的大黨,是一個長期戰略考量。鄧小平強調,加強黨的建設,不僅是當代人的使命,而且是下一代、再下一代的問題,著眼的也是一個長期性戰略安排。習近平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到什么階段,全面從嚴治黨就要跟進到什么階段”[13],這著眼的也是一個長期性戰略工程。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卓越品質,黨的自身建設和管黨治黨也將根據黨的建設實際狀況,不斷改革內容、調整形式和創新方法?!爸袊伯a黨發現它必須處在一個永恒的循環中:改革—調整—再改革—再調整……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最重要的是保持調適性和靈活性?!?span id="ep949ih" class="super">[14]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全面從嚴治黨實踐,是在黨的建設面臨復雜考驗中推進的,是新的時代條件下管黨治黨的偉大探索,對于深化和拓展黨的執政規律特別是全面從嚴治黨規律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幾年來,黨中央在管黨治黨上采取的許多重大措施和有效做法,是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活動中充分運用的,是在整治作風、懲腐肅貪、嚴紀立規的生動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既具有階段性管黨治黨的鮮明特色,也蘊含了新形勢下管黨治黨的一般規律。對這些寶貴的探索和實踐中形成的經驗,我們不能僅僅作為黨的教育活動的“過去式”、治黨績效的“完成式”,匆匆放進歷史的“陳列館”,而應該從總結、揭示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一般規律的高度,下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真功夫,從中淘洗和提煉出管黨治黨的“真金白銀”,萃取出精干的、簡明的、系統的理論成果和經驗成果,使之進入新時期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創新庫”和“政策工具箱”。

黨章黨規、領導人的講話和理論上的論述,只是黨的建設和治理“應然”的方面,更重要的是黨的建設和治理實際操作的“實然”方面,必須下大力推動“應然”向“實然”方面轉化,轉化得越早、越好對黨的建設和管黨治黨越有利、越有效。恰恰是蘇共,這種理論和實際的脫節直接導致了蘇共的垮臺。[15]吸取教訓,我們應下大力促進黨的政策、理論等從“應然”狀態向“實然”狀態轉化,不能停留和滿足于對黨提出的好思想好思路的欣賞和滿足上。毛澤東曾很形象地把理論比作一把好箭,批評有些同志僅是把箭拿在手里搓來搓去,連連贊道:“好箭!好箭!”卻老是不愿意放出去,這樣的好箭再好也沒有用。黨的理論的生命力在于運用,“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16],只有切切實實推動從理論向實踐的轉化,使“應然”轉化為“實然”,理論才能變成物質力量。只有把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戰略、思想、舉措變成管黨治黨的實際成效,理論才是完成了它的使命。

千萬不能把理論的豐富當成現實的圓滿,千萬不能把思想的活力等同于實際的完善。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2].《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論巴黎公社》,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88頁。

[3].《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頁。

[4].《毛澤東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4—1005頁。

[5].《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和主抓手推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人民日報》2017年2月14日。

[6].《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頁。

[7].《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2012年11月15日),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頁。

[8].《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6年6月28日), 《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38頁。

[9].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

[10].《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0月27日), 《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9頁。

[11].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6年1月12日),《人民日報》2016年5月3日。

[12].《在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0月29日), 《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6年版,第127—128頁。

[13].《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關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報告》(2016年10月24日), 《習近平關于全面從嚴治黨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頁。

[14].[美] 沈大偉:《中國共產黨:收縮與調適》,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版,第5頁。

[15].張榮臣:《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史》,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6年版,第13頁。

[16].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临沭县| 滨州市| 江安县| 垣曲县| 英德市| 大姚县| 孟村| 乳源| 咸阳市| 张家口市| 新昌县| 利津县| 东海县| 广汉市| 龙泉市| 文水县| 周至县| 赤水市| 弥勒县| 阳东县| 广东省| 山东省| 商丘市| 岱山县| 韩城市| 临朐县| 专栏| 比如县| 卫辉市| 贺兰县| 安宁市| 利津县| 奉新县| 沙雅县| 海安县| 县级市| 开原市| 南阳市| 安宁市|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