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會下意識的追求好的東西,什么是好的東西,符合的標準為,滿足人的一切精神與肉體所需,即為好的東西,即它通過肉體的靈魂的覺為標準。
人的鼻子,聞到臭味會躲避,聞到香味會被吸引,人的眼睛,看到美的事物會過目不忘,多看深看兩眼甚而停留關注,但是遇到平常淡的事物會刻意忽略或者無視,人的耳朵聽到劇烈刺激的聲音會捂住耳朵,遇到玄妙的清音會格外的聆聽,人的口食之欲,遇到美食會滋味品嘗,遇到不好吃的就挑食減欲,人的手掌,觸摸到絲滑柔軟,致密細膩的東西會去長久觸摸,而遇到粗糙有刺的東西會刻意躲避。包括我們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能會去感受,即所謂靈魂或者肉體沉浸。即我們看到,聽覺,嗅覺,味覺,視覺,觸覺,性覺,它是我們肉體授于靈魂感知外界能量的窗口,這六覺承載著我們第一體的存與生,第二體的生與欲,第三體的欲與心,心與靈。
即六覺上承載的第一體,第二體,從第一層來說是無意之覺,即我們身體的某一部分癢了會自然去撓,遇到緊急危險會自然躲避,在下意識下無數個標志性的小動作。第二層是自然之覺即我們活著存在第一要務為了生存或者求生,餓了就要吃飯,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覺,累了要休息,肚子不舒服就要去上廁所,追求異性,結婚生子,這些也都是有意識的自然之覺,它提供了一種生存存在,或者求生的欲望,本能,提供了一種活著的原力。
而六覺承載的更高層次是我們第三體的欲與心,心與靈。即在這一層次的初級階段,第二體欲望在六覺的支撐下發展成為高級欲望,從而達到與第三體心體上的某種契合,即我前面所說,六覺在高體上展現的是靈魂對外的窗口,靈魂的鐘本是愛善美,即第三體終極,而第二體高級之欲在第三體淺在引力下,達成某種契合,即前面所說,我們的嗅覺聞到臭的東西會刻意躲避,聞到香的東西會自然親近,看見美麗的風景我們會注目觀賞,追求美味的食物,聽到好聽的音樂我們就跟著哼唱,遇到美麗的姑娘,我們就會動心激發欲望,等等,即第二體的高級欲望,它是第三體心靈體的外在表現,或者外圍體,它更多的是在六覺上表現,體現,展示,顯示,即年輕人追求的各種衣著,風格打扮,女孩子化妝,攝影師拍攝的自然照片,這些都是對美的自然追求,心愿向往,客觀反應說明第三體靈本性追求善與美。
還有一種是發自于第三體心的本意,即我們看到可憐的乞丐心生憐憫,會捐贈一點錢,看到毛茸茸的小狗我們會抱一抱,看到別人的痛苦傷心,我們會安慰,看到別人堅強的活著的故事,我們心生感動,看到人世間的悲劇我們會感嘆與悲傷,在公園里看到一家三口的歡樂溫馨場面,我們會感到世界的美好,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我們也會感動向往,等等等等,即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即在人心的本存。小朋友都會知道要保護小動物,不去吃它們,它們好傷心。
以上這些都是第三體心體通過六覺對于散發在人間的愛善美的高級捕捉,也是對于內在靈魂的反饋。
即我們活在這個世間真態,就是要不斷通過六覺捕捉第三體本體向往的能量用于提升自己,同時又要反過來修飾六覺,而又不能讓六覺深陷于第二體的高級欲望之中,即追求一切外在物質的善美,在定義人活著為第一要義上僅僅是為了滿足人的六覺,服務六覺,要吃的好,穿的好,用的好,體驗的好等等。而人生的真正快樂,為最高義,是對自我靈魂的修飾提升與保持,得到內心寧靜,是一種時間的長久快樂,它是通過對六覺的善用,讓六覺為自己的靈魂服務,從而提升與達到靈魂的本體。而對欲望追求得到的快樂是即時的,轉瞬的,就像你向往的東西擁有了,短暫快樂,就不會在留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