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罪案現場
- 法醫秦明
- 1617字
- 2022-09-16 17:35:21
序言
寫完守夜者系列四本書后,我似乎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在法醫秦明系列的故事之外,我有很多想要嘗試的新題材,卻一直沒有勇氣下筆。
幸好有你們這些年來的鼓勵和厚愛,我才漸漸有了足夠的自信,去寫下它們。
蜂鳥系列小說,就是我最早開始構思的故事。
它也是我最想寫出來,甚至希望最快被改編成影視劇的故事。
因為這個故事的靈感之源,是我父親的筆記。
我家是個警察世家,我的父親是個刑警,也是一名技術警察,他的專業是痕跡檢驗鑒定,簡稱痕檢。看過《法醫秦明》系列小說的讀者朋友們都知道,這也是林濤的專業。一起命案的現場勘查,往往是由法醫和痕檢兩個專業來主導的。我還曾在一次媒體采訪的時候開玩笑說,我和我爸兩個人就可以出勘一個命案現場了。
父親做了幾十年刑警,對刑警這個職業的感情非常深厚。基于這種幾十年的情結和熱愛,父親在退休后,翻閱和整理自己的上百本辦案筆記,撰寫了一本九萬字的回憶錄。當然,這只是給他自己和他的子孫后代看的一份“內部資料”。
回憶錄里,父親對案情的細節沒有過多的描述,但對自己幾十年從警生涯的心路歷程,則記錄得細致入微。我細細讀了好幾個夜晚,完全感同身受:看到他破獲一起陳年積案的興奮,我為他高興;看到他退休脫下那一身警服的不舍,我熱淚盈眶。
讀完后,我好幾天都興奮得難以入睡。
作為兒子,我感到這本回憶錄里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它讓我重新認識了父親,也重新審視了我們共同的職業。我相信,它的精神力量,一定會在我們子孫后代中綿延傳承下去。
但如果只是為了父親,這本書的立意會不會太私人化了一些呢?
接下去的一場飯局,改變了我的想法。
那是不久之前,父親和他那些痕檢專業的戰友約在一起聚會,我去搞服務。這些老公安中,有一些是我剛剛從警時候的老領導,也算是熟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們都是橫刀立馬、馳騁疆場的英雄。可是現在呢,他們的身軀已經佝僂,頭發已經花白。他們有的大病初愈,有的心臟一直不好,有的甚至滿嘴的牙都掉光了。當年的豪飲變成了如今的小酌,當年的豪氣干云變成了現在的小心翼翼。雖然說起當年的案件,他們還是津津樂道,但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氣勢,當真是一種英雄遲暮的感覺,讓人不自覺地心酸不已。我當時一直在想,他們年輕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呢?又是什么促使他們“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呢?
一場飯局,我收獲了很多前輩的故事,也被他們的精神所感染了。
原來,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很多東西,都是他們在自己意氣風發的歲月里,一點一點探索和嘗試出來的。這些幾乎被人遺忘的故事,是真正的寶藏,也蘊藏著可以鼓舞更多人的力量。
于是,我下定決心,開始了蜂鳥系列的寫作。
身邊的朋友會說,你寫幾十年前的故事,大家會感興趣嗎?我相信,看完蜂鳥系列的故事,你絕對不會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能從陌生的時代中獲得某種新鮮有趣的體驗,還能感受到來自不同時代的共鳴。如今我已經邁入不惑之年,從警也有十六年了。作為一名老警察,我希望可以從前輩們的故事里,汲取年輕警察或者說是年輕人需要的那種激情。
我相信,當你們注視著故事里主人公的成長時,你們也一樣會感受到成長。
我曾經寫過一篇題為《燈塔》的博文,文中寫道——
我父親說,內心充滿陽光,就不會害怕陰暗,因為你可以點亮它。父親的背影,就像一座燈塔,指引著我在匡扶正義的路上前行。
而這也是我希望蜂鳥系列帶給大家的東西,讓年輕人們在守護光明的大道上,不懈努力,勇往直前。
最后,我更要把蜂鳥系列,送給所有警察和熱愛警察事業的人。因為警察是在和平年代犧牲最大、奉獻最多的職業,他們每天在承受超負荷的工作的同時,還要承擔著很多質疑和委屈。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真正了解警察職業,可以理解警察、支持警察,讓警察們不要流血又流淚。
開頭已經說了,雖然我現在還沒有動筆撰寫正文,但我有充分的信心可以寫好它,因為我有充足的故事素材、有明晰的精神導向、有迫切的寫作渴望,還有元氣社這個強大的策劃后盾,更重要的是,有萬千讀者無私的支持和鼓勵。
謝謝你們,新的故事,這就開始。

2021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