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典行的窮人思維,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們所謂的人應該如何在這世界立足。
對于認識自己,認識人。
找個小城市。
生活像打怪升級嗎。
茫茫人海,歷史觀,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在這里我學到了我自己的一個物質配的感,我覺得過多的物質欲是不好的。但是想想成本問題,一切都可以理解了,物質是你哪怕多想一秒都覺得浪費的都要購買的東西。不管未來他會不會升級,或是當下的用處。投資和成本和回報的眼光看待問題。
人人都不想承認自己的心過錯,承擔成本。
自己的人生好像一家公司,時刻關注著進賬成本和發展。
那年生活并不是久遠的,我只是某人生活的替代品,我久久徘徊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要去干什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開始不去否定自己的想法。無論是天馬行空還是不切實際。好像都是我自己。
曾經我眼中的教育具有神秘色彩,有巨大力量,試圖覺得掌握他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可是我又一種落寞感,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都是長久的戰役。
我不斷了解我自己,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我知道你沒有,所以我不會向你求,在意又不在意。我不斷掩蓋我想擁有你的心情,隱藏我的小私心,我要的很多。又不多。我好像明白自己做這個或那個選擇的原因。因為不斷了解自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要把希望幾天在別人身上。自我要求的矛盾感。
每一原因決策背后是啥,我也不知道,決定買不買衛生巾,買不買好一點的紙巾,對生活有要求,有自己沒有的恐懼感和對生活的要求,了解自己,害怕什么,對什么憤怒。這是
我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在我的22歲逐漸形成,原來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樣的人?男孩子,是因為,見的男孩子不夠多。找不到職業是體驗的不夠多。就像不知道哪個是自己能的或行的。
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發型,穿怎樣的衣服,應不應該為自己的胸部而自卑,覺得圓潤是貶義詞,別人說你性感,會不會心里不舒服等等,夸別的女的好不好看,是真的夸獎,還是莫名其妙的。沒有選擇,現在有了自己的考量。
也許對生活的恐懼從沒有消失。還是沒有錢,只有拼命攢錢,生命才有安全感。或許只有看著那略多的數字,才讓人有安全感。
我發現我很需要畫畫這個技能,可是我無法堅持,我覺得讓它變成日常習慣是一件可行的人事,明天要接著看。路雖遠,行則將至。打工不是終極目標。
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
不能體驗其中的樂趣,不要閃失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對于職業的發展,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沒有人知道你有什么樣的能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似乎還有許多時間,還有許多日子。
缺錢的日子,緊巴巴的日子,卻節省吃穿用度,對學習抱有巨大的希望。
全是踏馬的幻想。
其實愛一個人挺辛苦,沒有人愿意承擔其風險。
我2024年的行程還在繼續,我在等秋天,看南京梧桐秋葉。
走在路上,我總在想,我身高那么矮,這輩子沒有機會去當兵,去摸槍,我也不知道對射擊是什么感覺,總感覺瞄準射擊的感覺總在無數次出現在哪個久遠的夢里。或許是無數向往的生活中的色彩。還有鋼琴。我總覺得如果是另一種人生就好了,可是我這輩子人生上限是當個作家,當個畫家,寫一個優秀的作品,辦一場小有影響的畫展。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是人生的追求,我不相信命運,可是我拿到了一個劇本,付出的努力是必要,天賦我不具備。謀生的意義就是有追求。
或許真正的改變,也不會讓我多快樂。
對于自己的認知,來源總是少的他人評價,和他人的對比。我對自己的幾個標簽,是矮,顏值不算丑,好色,有時又郁悶。其實不用對自己容貌焦慮,一時驚艷,讓人一眼多看幾眼。每個人關心的并不一樣呢。
自己都不理解自己,自己都不討好自己,還會渴望誰會理解自己了。
我發現錢不是最重要的,為什么可以花錢雇人給他們賺的還是錢了,那是上學時始終沒明白其中努力學習的能力是什么,人情世故也沒學會。實力的話,那么抽象,可能是成績,了解的越多。
看來學習,不是單一的。好多不知道,知識盲區有點多。
哲學,寫作,制造,創造財富,底層邏輯,人性…機遇,企業,管理。一切都好像堵住一樣。
那時有時可討厭自己了,也討厭別人了,時光流轉。年紀在增長。
后來他的接受他的生活多了一個人,或少了一個,一個人,一個人和另外一個人的關系能維持多久?,或許我從沒想過把他一直流在身邊,一塊吃飯。做所有事情,然后多了一份等待。
認知問題,面對不同的情況提出不同的問題,應對不同的解決問題。
那些從表面就能看見的。
學習愛,不要濫于情。或許隨時可以去看看,為何要等了,等一個美好的時刻。
怎樣愛一個男孩,我不知道,怎樣愛一個男人我也不知道,怎樣愛自己,怎樣愛別人,我也不知道,怎樣處理好與別人的關系我也不知道,在這方面我像一只迷惘的小鹿。
親密關系。我好像沒怎么學習。
總之飲食上迥異,語言也迥異,我只會普通話,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喜歡食堂的一葷一素,還有湯,有一個菜咸一點,必有一個菜淡一點的搭配,可是我的朋友們都說不好吃,外面的好吃,但搭配就不合我意,也可能我太窮,沒吃過好的。他們討論好吃的,我倒是插不上嘴。同樣帶個南字。不同不同,說起霉豆腐,折耳根,都搖搖頭,我偏偏覺得還行。
社交的本質是資源交換,無論是技能還是其他。
如果有一把槍,先向自己開一槍。
那天出去買吃的,走了不長不遠的路,看見陽光玫瑰想買回去嘗嘗,老板興奮的對我說:“那邊開夜市了”
我看著葡萄的成色和買個小的
老板興奮的說:“那邊開了個夜市”
我心中了然
我指了指那邊的街道,說道:“是那邊嗎”
老板熱情起來“你還不知道嗎,就從這個路口一直往里走就能看到”
噢噢
繼續看玫瑰
看中了一串,上稱
老板喃喃一句:“以后再也不用被趕來趕去”
“哦,不用被趕來趕去”
我又去另外一家買了飯
他們臉上演義著笑容,為夜市而開心。老板說了一句:“我不在乎花多少錢,關鍵在于賺不到錢”
我震驚了,其實我能想明白,一直模糊,對于錢我是迷茫的。
其實我想的是:“人流量固然大,可是不好吃,有啥平臺都不頂用。”
我害怕的不是丟掉工作我不害怕失去,害怕的是指責,是說自己不行,不能做好一件事。那天被說不如別人,也想起父親的人話,是個沒有的小孩,工資咋不分別人一半,干同樣的活。
我委屈巴巴的,委屈威脅我想落淚,我有失去的勇氣,卻不想面對指責,我自己也逐漸是指責型人格,分清什么是觀點。什么是事實。
可是一個人的時候,沒有人理解你,幫幫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核心需求是啥,說不出話來。
工作丟了,那是對前途的煎熬。
既要也要又要。有一個是可以放棄。放棄的成本很高。主觀因素,客觀因素,客觀因素影響主觀。
其實我也不懂什么叫坐等分配。我只知道,勞動讓我活的真實,活得有力,讓身體感受疲勞辛苦。
準備用寫小說的口吻,來述說生活的是,人是不同的,展現不同的性格,有血有肉,可是很明顯我分不清。我總是寫我自己,寫我理想中的人物,和我的鏈接如此單一。以我之視角出發。我需要的,而不是客觀視角。
說起來,我像半個離家出走的人,我的外在形象是一個單純的女孩,可是就是,誰會在意一個小姑娘的喜歡,尚且見的少,還啥不懂,對愛情沒有自己的理解和辨識度,不知喜歡為何物。
人生太多了,小姑娘的喜歡,或許就是暗戀,偷偷去瞄對方,可是當它還沒刻骨銘心,就已經得知要結婚了。不敢輕舉妄動,熱烈的喜歡不是留給害怕的人。
不成熟的心智,可是這種事情我門清,畢竟我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一種欣賞還是喜歡。可能是喜歡自己的想象。所以在急什么?還沒成長辨別就已經。
晚熟的人著急忙慌的確認自己喜歡啥,確認自己想要什么,忙著感受孤獨,我是生性愛交流的人,我沒有辦法,當沒有實力與之抗衡的時候,遠離就很好。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相信自己有廣闊的成長空間。體驗。
從無到有的過程。
《某某》
我沒有考上專升本,我很遺憾,可是對成長性思維和不斷學習的概念加深,每個人都優點滿滿,我像他們學習了,那句:“問題不大”“那不重要”,在那種語境或情景下,信心和關鍵作用的肯定。我也不斷反思自己,尋找自己的人生路,和榜樣。還有書本學習。
成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沒有之一。
我也不知道美的組成元素和幸福的組成元素,大概是有吃的。
那時候不愛看新聞,覺得自己沒有機會參與國家大事,政治經濟的決策,不懂的人也很多,看不懂的人也多,研究來研究去。
面對質疑保留沉默的時候多,畢竟內心的恐懼從未消失過,掌權者話語權多一些,能表達的也多一些,弱者有時連語言還沒出口就已經在責怪自己沒做好了。
大概就是我的機制,沒辦法剛出社會這幾年,活脫脫的小白兔,話一出口就是。
大概沖動的語言也解決不了問題,別人的要求。
南方人量小而精致,有湯有菜,那種量大,而咸的,可能跟吃飯吃饃有關。
路有多長,走多遠,我沿著鐵軌慢慢的想著。
做為購物者,我也深刻感覺到,單身經濟來臨,以愛錢為大的消費帶不起來,還是帶不動,不要把顧客當傻子,顧客會看,會聞,五感具有,用心做的產品。可以買貴的,但不能買貴了,一種不平衡心理。
作為打工者,也也希望做好,只是后來自己做老板,這里面的邏輯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良品多,物料,我也不知道,總覺得哪里不對。
“別打我”,這幾個詞充滿腦子,我害怕別人打我,所以一旦充滿暴力傾向,我就骨子里害怕,夢里都是別打我。
我也發現自己的擇偶標準逐漸成熟,見的男人雖然不多,有錢的沒錢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有效的。只能說玩都玩不到一塊,還充滿暴力傾向,那大概我不會選擇。
因為家庭的原因,我對于婚姻愛情并不是向往的,在我小時候父親和母親總是干架,小時候我見慣了這種場面,生活中兩個人的糾纏,有什么意義,愛好像沒有作用,男性占著自己力氣大,女性也面目猙獰。恨不得把對方弄死,我害怕了,這么多年折磨我的還是和我弟弟的關系,充滿暴力,我從未理解我怎么總和弟弟打架,怒不可遏,我害怕了,進入社會小小的我打不過,腦子總讓我忘記一些可怕的東西,又在某些時候勾起我的回憶,我不會喜歡被生活卷的滿臉怨氣的女性,還有對別人苛刻的女性。那是被卷在了什么樣的漩渦里。
我不會選擇有暴力傾向,猙獰高大的男性,過分想控制的人,我雖然沒有意識到,那種溫柔的男性總在潛意識里影響著我的審美。
在哪無比安靜的靈魂下,有怎樣曲折的經歷,那些年的生活總是靠著本能去生活,去感知,去發泄。
用書籍記錄人生的點點感悟,或者遇到與之相反的觀點,留下自己的思考,或者引發自己的思考。我想這也是自己讀書的意義。
面對武力和暴力有自己的思考。武力捍衛自己的主權,思想保衛自己的武力而不成為暴力。欺負他人或者被欺負都是一種不平衡的。扭曲的心理,在形成。
我們相擁是擁有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讓我們過的很痛苦,我更喜歡的并肩作戰,但是我能力的不足會讓對方付出多一點。
不得不說原生家庭這個內核是從小就影響我們的人,沒辦法改變,沒辦法選擇。
好久沒更新小說,原因很多,構想許多故事情節,遲遲未下筆,很忙不想寫是一點,還有就是我弄不清楚我傳達什么樣的人生觀。那是理想的我,還是真實的。
搬家最可能丟棄的書籍。
接著兩天做了一個又一個噩夢。
噩夢里總是折斷自己的翅膀,又起飛,那翅膀不是別人,正是我自己。
二十二歲以前,我總是想的多,做的少,惶惶不可終日,不知道生命的盡頭是啥,都說自己是牛馬,可是想那么多沒有,都是讓自己努力有干勁,向前沖。努力加油,不在乎錢多錢少,有事可做就可以了。
抑郁癥患者
今天很想家,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真的困苦,莫大的心不安。
每天總是做奇奇怪怪的夢,不是我想的。
在生活的要求里,我們總充滿失敗。
我興奮的分享我帶了耳機,可能他不舒服,他卻問我帶沒帶瀉立停,可能是一種藥,我怎么可能有那種東西,我反駁到,你是不是缺愛。
他批評到:“我以為你帶的是藥,結果你告訴我帶的是耳機,下次……”
我莫名的煩躁,不想理他。
說不要打擾我,我很煩。
結果他就走開了。
由于莫名煩躁,我就點了杯奶茶,心情不好喝點甜的,想必心情會好一點吧
回到宿舍開啟了邊吃泡面邊和奶茶,邊打游戲邊聽音樂的場景。
那一刻我覺得我心情好極了
沒過一會,舍友回來了,看見我喝奶茶,問我:“為什么沒給他點一杯,就算是檸檬水也行”
我說:“我不知道給你也要點一杯”
舍友說:“啊,順手的事,宿舍就咱倆”
我亞麻呆住
覺得可能自己不是那么會愛人
那我現在點
她說“遲來的深情比草賤,我不要”
我又說能不能教教我
她說:“:不用教”
“我怎么知道別人心里想什么,可能你需要知道別人心里想的,和別人所需要的,讓你想著她”
對話就這樣結束
弟弟找我要錢,曾經他說過:“再也不找我要錢”
我無比傷心。
我回:“找老爸要”
下次發工資,轉兩千給老爸,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么多,學會了愛自己,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以外,其他的有點不會,滿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好像就是送禮。
面對要求,我卻總是逃避,逃跑,因為我不知道,愛人無能為力,被愛缺其所有。我的心像是在炭火上炙烤。
我想小女孩,忘事快,對任何事不會記很久。
我想了一晚上,如果給滿情緒價值,或許情緒會不會不一樣,畢竟話語從不可信。
如果帶著真誠。
感情的生活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利,也沒有想象中的容易面對。
我似乎很討厭我自己,似乎也剛出社會,尷尬中帶點幼稚,
我帶著些許疑惑看著自己的才能,我似乎能看懂別人的微表情,我好像總不夠努力。
得不到子自己想要的東西,不經歷一些東西,你總以為別人是善良的,人與人之間的羈絆,
那天我在想他為什么那樣對我,原來我看見有一天他也像我這個樣子,滿心歡喜的告訴他的上級,結果等到一句冷冷的話,我也這樣告訴他,他也用同樣的語氣告訴我。
我在腦海回想:“為什么會這樣對我,什么原因”
腦海就涌現一幕,我瞬間理解了。
互相制約,互相制衡,那天我也看到了真實的寫照,上午一個人得意的表情,一個失魂落魄的表情,我盡收眼底。
下午,一個大仇的報,抓到小把柄的意之情,再一個帶著哭腔控訴。
我好像是那個罪寇禍首,我不希望因為我而挨罵,我知道一句慈不掌兵。
我似乎感受到了我自己這樣的能力,“人”用個體理解,“書”用整體來理解,“人”用整體來理解那是社會。
我不斷理解其中變化與不變,對自己模糊的邊界,作為一個最低階的視角看公司管理,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始終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不該有上下級之分,可人性就是如此奇怪,不該說的話,不能亂說,不該做的事不能亂做,或許沉默寡言也是一種好事。
人什么時候可以輕言放棄。
人工智能始終比人更好,不斷貶低人性,我一直在想人有那么不堪入目嗎,我有時也不得不面對自身的懦弱和自己的惡,我不斷的惡意揣測別人心里所想,以自身理解他人,我似乎不懂,卻要理清其中邏輯。
我也總以為別人比我更好,我總是贊美別人的優美的優點,而忽略人的缺點,我太想了解一個人,讓我逐漸關閉了不好的那一面。
我不知道我自己怎樣看人,自己喜歡的就態度好點,不喜歡的就努力遠離一點,我在自己身上看到了那種莫名的虛榮和糾結,試圖理解的背后,往往是別人的課題。
或許從未理解向內求是啥意思,職責二字。
我不斷反思自己,也面對別人的惡,別人的善,自己的善和自己的惡。
對不起,以后不這樣了。
我希望自己永遠可塑,在變化與不變中。
我好想回家,可是我又不想回家,因為外面的我,不知道如何面臨自己的失敗,和自己的恐懼。失敗是成功之母,我不知道我要用多少年去理解,去面臨自己的愧疚,沒有人教我怎么做。
我想做好自己的工作,不把東西亂放,尊重他,或許就是最好的報答了,不要這樣不嚴謹。我說一句對不起,以后不在這樣了,別人總是知道你會因為做了什么而難堪。我不充滿暴力,但我覺得女人更需要一種智慧,雖然我不知道為啥。
我努力加油。我需要更多的積極思想武裝自己,更多的信息支持自己的選擇。
我從未成功過,所以也就沒有所謂的失敗。
你的想法不是不可以,只是承擔什么代價,你的清楚。
后來覺得喜歡一個人沒那么容易,總說
停留在停留那一刻
我沒成為一個作家對這個世界來說,都一樣,對自己來說,是努力的抗爭。
不愛讀書的我還是端書本看書學習,我百般不情愿。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生活開始改變,這個人也開始改變。
在公司管理中,如果涉及吃飯問題,絕對是一大難題,體量越大,所要更新的設備很難,我稱為餐飲難題。要管的問題太多,一旦出問題,
崗位要求細化,但吃飯問題,環境臟亂差。
現在公司管理越來越接近規范化。
垃圾哪里都有,我也耳濡目染。
也希望前車之鑒,被時代所拋棄的人。
我對公司這個體僅僅限于書本的理解,腦子不夠快,掌握不了關鍵信息快速作出有力且真確的判斷。
他說教會他,不是怕他取代我,而是無論怎樣我都希望更好,而不是更絕望,避免那樣的情況發生。
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越好,我是理想的人,跟這個現實沒關系。
我希望擁有房子,我要去建嗎?
那天我保持沉默,因為我不想將就,就算什么都沒有。
人生不是什么坦途大道。
如果愛理想,就用心去呵護那份理想。
路已偏航,已為你重新規劃路線。
還是流下了淚水。沒想到苦好吃,是這樣的。不知那是悔恨的淚水,還是交疊的淚水。
心智模型—想的多,做的少。
在這里我學到的是,沒什么不可以放棄的。
上層管理者讓我認識到:“我隨時可成為替罪羊,隨時被甩鍋,隨時成為出氣筒,隨時成為被替換的螺絲釘”
太多因素,解決問題。想到創業遇到的麻煩比這還多,可想而知,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員工。
站在管理的角度,站在人的角度,有太多的危險和麻煩需要規避,任何損失都算不上少的。
我不知道自己堅守的是啥,是茍且的活著,不知道自己的價值。糾結與矛盾。
太多麻煩需要規避,卻避無可避。不要害怕有一個堅強自己撐住快要碎掉的自己。
人是惡的,也有好的,我知道自己迷惑的點是,人是壞的,還是好的。
后來我覺得管理也在教育里面,難學。
你沒法控制的東西,多到離譜。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得能力有多繁瑣,可事實就是如此。
那時的我好像一張白紙,價值觀碎了一地又一地,我只能一片又一片拾起,好好拼湊,在這種環境里,我的眼里好像只有錢,目標。好像只有那簡單的反思。
這還算人生低谷嗎?,生活不是我想要的,事業,還沒起步,也沒看見夢寐以求的大海,也沒見到想見到的人。
所以那只是理想,與現實并不掛鉤,我們什么都沒有作品,沒有目標,沒有名譽,沒有地位。什么都沒有。結合實際情況。盡量做到能做到的,別讓自己失望。從每一個小計劃開始。
我討厭他們不尊重女性,其實我一直喜歡的是我自己。
婚姻觀:后來覺得找一個愛我的人,也不錯,條件挺多,第一:不要讓我進廚房,不要讓我帶娃,只能生兩個娃或一個。可以抽,但抽煙不要當著我面抽,我討厭煙味。第三,要出軌,可以,告訴我一聲。可以不管。
第四我工資的二分之一可以上交,剩下的二分之一入共同基金戶。剩下二分之一歸我自己花。(不含共同消費,獨屬于我自己)
第五以上做不到,我可以走,爸媽那邊搞不一定,一切免談。
后來我認為我是最辛苦的勞動力,而又賺不到錢的人。
最疑惑的是我知道自己是回避型依戀人格,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樣的人,我自認為我喜歡帥的,可是當帥的靠近我時,我又擰巴,我又無法接受他不符合我的想象。所以我總是在人群中尋找和自己想象符合的哪一個,也許是和自己談戀愛吧。
夢里總是奇奇怪怪的。
無論何時何地,我是看愛情小說長大的,我認為愛情里的步步為營,你結婚我可以等你離婚。而現實中卻覺得離譜。有多少人認為執著是傻缺,永遠愛一個人不可能。
我是一個物質的姑娘,我給不了小胖喜歡的關心和情緒價值。
矛盾,我說:“不應該追我,應該舔富婆,舔到極致,車房應有盡有,不應該愛我一個窮姑娘”
我的內心充滿自卑,沒有價值,沒有富裕沒有人會愛我。而且我家很窮,看到我家真實的樣貌,會很害怕,會很辛苦。
小胖的人生令人羨慕,他小時候學習畫畫,長大了當兵,我一直以為當兵很帥,可是他告訴我當兵很辛苦。
他符合我理想的人生,所以愿意與之接觸交朋友。
都是他們主動說的,我想要主動了解一個人,我覺得十分困難,畢竟我無法認真努力真實面對我對別人提出的欲望和要求。可能這就是回避型依戀人格。可能因為力量弱小,無法的到回應。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我想要車房”
看書和刷抖音是兩種不同的狀態,嗚嗚嗚嗚嗚嗚嗚
我怎么不是被上天賞飯吃的人。嗚嗚嗚嗚嗚嗚嗚
22歲下半年,在南京要度過一秋天,還沒看過南京著名景點的秋高氣爽,想著一定要去看看來著,這里的人或許很有趣,即務實,敢于發火,也敢于解決問題,還有合作。他們這里人都很好,有一種不想離開的感覺,堅持的原則也堅持到底。從不忌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倒是很害怕關系兩個詞。我喜歡孑然一身闖蕩江湖。不知道為什么,覺得單打獨斗很好。食堂很熱鬧,想在這多帶一會,回去很冷清。唉還是要走。冷漠不知道是誰教給我的。不知道。很害怕聯系父親,畢竟已經很久沒聯系了。算了。我想在外面漂著。可是還是要回去。
怎么離上班還有這么久,很想休息,最近很焦慮,焦慮臉上的痘痘,焦慮體重,焦慮干活干的少。活在象牙塔太久,舒適區太久。可是已經很努力了干活了。越來越不喜歡這里的生活。可能是沒有朋友,能走的都走了,能說話的都不在,所以留我一個人孤身奮戰。好多事情或細節不在我的掌控之內,每次調節的都是我。我受不了了。無法自洽的矛盾。
這個月如此漫長,如果不焦慮收入,如果不焦慮工不工作問題就好了,不焦慮工作問題就好了,我干活慢別人不抱怨就不錯了。我的努力都是看在眼里的。很焦慮。我適應了很多搭檔。我懷疑是我趕跑了他們,可能都是我干的慢。總感覺自己很累。
和別人相處聊天,都是傾訴瓶,傾訴生活的負面情緒,可沒有人應該承受你的負面情緒。我像怪物,活著很累很焦慮。這個月過的格外慢,焦慮對象會不會不喜歡我了。我不敢問,因為我就是奔著分手去的。我不想偽裝,偽裝好累。壓抑。什么都不告訴,從這一點可知,我很容易內耗。
面對物欲,我總是無法控制,報復性消費。滿足自己的一切物欲。
我也覺得人生沒什么可以追求了,都要靜下心來來做事,來承擔責任。來人生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