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也不知道,什么是職業規劃,以前我不屑一顧,沒有人固定自己會做什么,或者對自己認識不太清楚。
從事什么樣的事業,會讓自己更有發揮的空間。
我想起我的爸爸,我爸爸作為年輕的勞動力,人進中年老年任是勞動力。
爸爸年輕時學的一門技術,但隨著科技的生產與發展,我爸爸不能在靠技術加勞動力吃飯,或許在我看來就是這樣,師從數年,飯碗端了多少年我不知道。
技術不管用了,老爸還能有那交際能力和年輕勞動力。干著給別人建房子,水泥工,瓦工。搬運工。
時間一晃,過去了20幾年,我也長大了。我看著別人說起我爸爸的職業,我怎么也只是聽聽。不敢真實的面對什么。
對滴,選人是有特定的規程的,(至于有的公司看重學歷,有的公司不看中學歷,全看公司的發展要求和公司企業產品),大同小異。
在大城市,就業,幾乎都要面試,無可厚非,只是有時候,感覺挺坑的。明明是招學員,打著招人的幌子。不懂不懂,我心都涼了半截。割韭菜收割的太爽了吧。給一巴掌還給一個甜棗。
看來以后都得筆試招人,在面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繁瑣的很。
自我評價能力真的很低,不知道為什么,感覺吧,感覺市場需要的人真的時時刻刻在變,寫的工程師。我也學的那個專業,我連投都不敢投,生怕自己不會,到時候出笑話??赡芪覍Ρ緦I了解的尚潛,還是怎么,總感覺學識不夠。唉?
我也弄不清楚市場,太迷幻了。結構性就業矛盾。最近才學的詞。投了好多,都是不回的。唉別人也邀請我投簡歷,也是沒有回音的。
我想我還不適合工作。老糾結了。
關于職業規劃,真是的。職業規劃是無論在哪個時段想起,都是讓自己符合市場,投資自己具備某種能力。學習花費的成本。
怎么說了,人與人之間的職業規劃不一樣吧。有人想進去有人想出來。
可能職業規劃要真實的說出來。沒有職業規劃就是沒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校招那會,經歷幾次面試,HR問我有沒有職業規劃(想從事那方面的工作或崗位,其實答案是未知的,可能想的和實際不一樣),我支支吾吾說不出來。那時真的沒有職業規劃,想著走一步看一步。背后有強大的金錢支持就做什么,完全沒有沒有自己的想法。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至于回答這些問題。
清晰的定位,來自于對社會的了解程度(深度的)和自我認識程度。
對社會認識也膚淺表面。
我就不適合重度勞動力工作,搬東西搬不動。
管理崗也不行,行政崗也不行,樣樣不行。
我去真不行。我跪了。自我挖掘還是自我發展。不是適合在某一方面,在發展的嘛,不知道不知道。難哦。反正投資是不會有錯的。失敗也是次教訓。只是教訓深淺而已。
只是為了金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磩e人需要什么,還得看自己能力。別人愿意出錢。你愿意出力。
自我能力認知,哈哈哈,我學的本專業,我都沒有能力說做的好。
實習生,我還沒有實習,我去。工作流程不清楚,我都在幻想工作流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遇到問題,出事情?;诺暮?。
我就能在游戲里罵人吐槽。我去。感覺游戲里失誤輸了,好包容。
技術崗走向銷售崗。
我發現知識是可以丟棄的,在腦子就可以了。
內化—回爐重造了,感覺知識需要內化,才能更好的運用
別人回學校,灰溜溜啊,我也這樣,我給自己的定義是回爐再造一下。哈哈哈哈。
由于我沒什么能力,在25歲之前存款5萬塊錢。
21歲—22歲
22歲—23歲16666
23歲—24歲16666
24歲—25歲16666
應對通貨膨脹及其理財產品。(慎重)
賺錢能力和培養自己核心競爭力。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