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小縣城知秋開通了火車,火車只是一種形式,都是長長的,一段連接一段。由于是春天,外面的山,樹木(植物)掛著新綠,山高奇石,我們出行方式真的改變了,要很久才能到的地方,現在幾乎很短,就可以到達另一個地方。一天幾乎可以到達。不過是一個接一個的隧道,山也隔云很近。大中小城市,像一個個節點被連接了起來。這種出行方式,有一點不習慣。
駛向目的地,路過白花花的石頭裸露在外面,好多硬邦邦的石頭,沒有植被覆蓋,不過我看到的都是植被覆蓋。
別人蓋的房子排列一眼看上去真的很好,反正跟我見過的真有差別。
進入隧道又什么都看不到,所以,在軌道上的風景一眼而過。
你說你要去什么樣的地方生活。去山溝溝里。轉好幾趟車。我覺得稀奇。也許過幾年,物質資源,還是必經歷的逆城市化,最近幾年是城鎮化。大城市是否還如我們想象的擁擠,反正這幾年的大中小的城市擴張很明顯。
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似乎更清晰,更懂努力發展的方向。
人生不得不有一種松弛感,珍惜每一次出行的風景和感受。路可能短了點,但也有點意義起來,走太快,旅途生命的意義了。
路過站臺,站臺的遮雨棚像海浪一樣,曲折,白色和天空映襯。都說短暫的旅途就是無聊,不過還真像無聊說的無聊。短暫的停留后,又開往下一站。遠處的高架橋的高速公路上,開動的貨車像小玩具。
不過還好。外界的喧囂和我沒什么關系。
一個又一個隧洞。剛好可以照鏡子,蓋過眼睛的劉海該減減了吧。
真的像做了很久的夢一樣。山連著山,可也有路。小貨車,向前走著。可是變冷了
好寬雄偉的山巒,和別處的山不一樣。
只有我內心波瀾又平靜嗎?
好平的地。好寬的河。外面的資源可能相對豐富吧,就像躲在大山后面的寶地。
也許人就是像這樣認識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
什么路,鐵路。一條穿山越嶺的路。
不知道這條隧道有多長,走了好久。幾分鐘又進入下一條隧道,與其他的列車擦肩而過。
手機要沒電啦。
哈哈哈莫大的不同,可是我還是肯定我自己的價值。穿的精致。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容顏。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