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解憂公主
- 未央夢
- 隨風飄零一
- 3515字
- 2015-04-07 07:15:00
第一百四十一回解憂公主
這次烏孫大捷,常惠領著烏孫軍隊到了右谷蠡王庭,捕獲單于的父行及他的嫂子、還有部落的居次、名王、犁汙都尉、千長、騎將以下四萬級,得到了馬、牛、羊、驢、駱駝七十余萬頭。烏孫人虜獲了這些,漢軍卻沒有趕得上這場行動。因為戰報都需要送到長安城由大司馬兼大將軍的霍光定奪,路途遙遠,這西域的軍隊調動并不是那么方便。常惠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在西域重新樹立大漢的威望。漢軍退,匈奴人則進,西域小國就是如同墻頭草。常惠帶領烏孫軍隊大勝匈奴后,舉國歡慶,更是士氣高漲,加上漢軍也到了天山腳下,這各個小國自然都倒向了大漢。為表示恩賜,朝廷下圣旨,直接封常惠為長羅候,另外還命常惠代天子賜烏孫有功之人。不過賞罰分明,朝廷得知五將軍沒有多大功績,特別是田廣明遇敵逃跑的事被揭發后,這田廣明還有何面目活在世上,跟著還有虎牙將軍也是拖延軍情,他們自己知道難以交待,于是兩人就自殺了。不過龜茲小國依附匈奴已經多時了,對于這個小國要如何處理,常惠很難決定。
草原民族以游牧為主,很少定居,而大漢公主的到來讓烏孫人見了第一座王城赤谷城。徐順他們帶著漢官府的書信到此,雖然是自己跑來的走走看看的,不算正式使節也是客人,所以住進當地的驛館,雖不是招待貴賓的院落,卻是免費招待吃喝。
作為漢使,常惠對天子的行蹤有所了解,不過徐順等人的到來讓他很吃驚,特別是病已,竟然只身深入令人西域。
“我們出來好幾個月了,本想圣上就是來散散心的,結果走了那么遠。”徐順見到常惠時就那么說道,“陛下的意思是不要告訴任何人,免得找來禍端。”
對于別人可以隱瞞,但是常惠不會對解憂公主隱瞞這件事。
“天子不遠萬里來到這里,我很想見見,如不見恐怕將來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解憂公主說道。
常惠覺得這事情要保密,否則自己一旦疏忽,被匈奴人知道,也難保天子的安全。于是勸道:“公主,此事不能被人知道。天子此行秘密,恐怕只有偷偷拜見了。”
解憂點了點頭。
病已一路上一直跟著徐順,混跡在田隊長身邊,這個田隊長很喜歡這個年輕人,經常把他帶在身邊,這一到王城赤谷城,他就開始做向導了,原來細君公主嫁過來后,烏孫昆彌才為她建了這座城,這座城里還有不少漢式建筑,原來烏孫人是游牧民族,他們都是住帳篷的。所以這座城才只有三十年不到的歷史,因此街道格外整齊。
“這一帶,自從有了漢人的遷入,就開始有了農耕。”田隊長請病已嘗這里野生的棗子,可真甜。
頭回到城里看看,還沒回到驛館,就有人看見病已說道:“劉病已,你家大人找你,說你姑奶奶來看你了。”
姑奶奶?誰呀?病已連忙放下剛買的一大堆干果,跟著跑了進來。
徐順的屋子中間坐著一個衣著精致的女人,身穿上烏孫的服裝卻是絲綢所制的,要知道這都是富貴人家才穿得起的,邊上站著個使女卻是漢裝打扮。
病已雖然不認識解憂公主,卻認識馮夫人,那哪是什么使女,分明就是馮夫人。徐順看他進來,就悄悄退了出去。有誰比馮夫人更尊貴,那只有遠嫁烏孫的劉解憂了。公主端坐在那里,雖雍容華貴卻面帶愁容,特別是馮夫人使女打扮,病已進屋后先給公主行了一個禮。
“小的主人請夫人移步。”病已說道。
馮夫人看了病已一眼,微微一笑,她也許認出了自己,或許……,病已把他們帶進了自己的房間,關上了門。
這間屋子很小,看上去就是驛站最普通的那種房間,里面有一排土炕,然后就是很窄的通道了,馮夫人輕輕拂去炕上的塵土,撣了撣炕上原有的墊子,請公主坐下,然后自己也跪坐在公主的身邊。
“你去把主子請來。”馮夫人說道,“然后就在外面看著。”
“馮夫人,你還認得我嗎?”病已輕聲問道。
馮夫人知道天子前來這是秘密,但是這個人竟然問自己認不認識她,自己見過很多人,但難道以前見過這位侍從?可自己去長安都是秘密的,她抬頭看了看這個年輕人,只是眼熟一點,他長得很漂亮,不過就是這種漂亮讓人忘不了。
“很久以前,您在長安,一個雪夜,杜城有家斗雞店,是我留下弟史姑娘在長安的,我當時就叫這個名劉病已。”
馮夫人想起來了,當時她見到病已時,病已還是個少年,長得的確很漂亮,自己還差點以為他是女孩子。沒想到如今也成人了。
“您會是病已?”馮夫人有點吃驚,不過他的幾個表情,卻讓她想起那個風雪之夜,調皮的病已拉著自己的手哀求自己的樣子。
“馮夫人,真的是我,你想起來沒有,公主奶奶,馮夫人,我都不敢信自己有那么好福氣,竟然成了天子。”病已說道。
馮夫人臉一黑,說道:“弟史說過最滑頭的就是你,你喜歡騙人,你不要命了,雖說來了烏孫就是客,你怎么……亂……”
馮夫人對著解憂公主說道:“此人我認識,無父無母,長安街上騙吃騙喝的一個混混。”
這馮夫人怎么會說這樣的話,她怎么看不出來呢自己已經不是混混了?
病已正在納悶,公主說道:“媛媛,這世上誰有那么大膽子呀,天子怎么可能是騙人的呢?這冒認天子就是死罪,他不會那么大膽子,這世上什么事不會發生啊,我祖父死后,我們性命得以保全,但是全家被趕到鄉下,就這幾間舊屋子和一些田地,就是糊口也不夠,本以為可以安心過那生活了,生我得時候所以他們覺得憂愁已解,那朝廷再也不會想起我們了,我也許會嫁個好人家,生兒育女,有空去看看父母,盡女兒的孝心。父母舍不得我隨便嫁個什么山野村夫,所以一直待字閨中。沒想到武皇帝不知從哪里得知了我的美貌,要嫁我來這遙遠的地方,父母知道了,扶墻而哭,他們的抗爭沒有用,我被帶離了那個家,那年我二十不到,從此父母音訊全無,我知道他們寧可不要我這個女兒,也要保全家中其他姐妹兄弟,生在帝王家何其哀。劉氏皇族并不是家家不愁吃喝的。”
“姑奶奶,病已不會不要您的,病已從小沒有親人,弟史姑姑是我的親人,您也是我的親人。”病已跪了下來,眼淚流了下來。沒想到更加重了解憂公主的悲傷,雖然從小自己就學會用眼淚討好別人,但是有時的確是發自內心的。
“不過,我到了大漠,雖然頂著公主的光環,可是我清楚我是誰,匈奴夫人位在我上,烏孫昆彌不愛我,雖然有著漂亮的容顏,卻語言不通,怎么敵得過別人,在這里每天都很辛苦,生怕做錯一步為大漢蒙羞。多虧媛媛幫我,把我從鄉下野丫頭變成了像樣的大漢公主,使我不輸于匈奴來的刁蠻公主。”解憂公主說道:“陛下,我知道我唯有等待,終于我等到了當今的夫君翁歸靡,不能說我一點辦法都沒有使,但是我等待獲得了成功,他愛上了我,我終于成了烏孫王真正的夫人。”
病已突然想到了自己,現在的自己不是自己,因為大漢自己做不了主。難道只有等待時機嗎?于是他問道:“我除了等待還應該做些什么?”
“不知道,我想陛下也在等待時機,陛下是個仁厚的人,現在還年輕,需要多學點,我想會有用的,我在烏孫走訪鄉民,大力主張各國商人之間的貿易。口碑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有了百姓的支持,我就有了尊嚴,大漢就有了好口碑。”解憂公主說道。
病已覺得解憂公主能那么樂觀看事情,的確會開心很多,淚水多流無益,倒是徒增悲傷,于是說道:“公主教誨,朕記住了。”
公主跪在了病已面前。
“您可是真是皇帝陛下?。”公主沒見過皇帝劉詢,其實也難確定面前人真假。
病已看了看馮夫人,馮夫人眼中含著淚,似乎想說卻沒說,于是就點點頭。
“陛下,我想回家。”公主哭著,她拉著皇帝的手。
“姑奶奶,您的功勞是最大的,可現在還不能回去,只要一切重歸平靜,朕一定接你回去享福。”病已說道,是啊,多虧這位姑奶奶在這里周旋,她的青春已經不在了,想回家難道真那么難嗎?
馮夫人在邊上陪著流淚,自己還能偷著回長安,可公主呢,她不能離開這里,匈奴夫人盯著她的一舉一動,她的任意行動都會為大漢帶來影響。劉病已自稱大漢天子,雖沒有確切證據,但是他似乎能給公主帶來安慰。
哭可不是見面最好的方法,病已是這么認為的,他要轉移公主的話題,讓公主開心才行,他于是看到了跪在公主身后陪哭的馮夫人。
馮夫人也看到了他希望解決這個問題的眼神,于是說道:“陛下,我聽昆彌說你箭術也不錯。”
“很久沒練了,這些日子混在兵丁里倒操練了幾次,我們田隊長很看重我,要留我在烏孫陪他呢。”病已說道。
公主說道:“大漢不能少你這個天子,你那隊長要是知道你是天子還敢叫你幫他拿東西才叫膽大。”
病已說道:“我聽姑奶奶的話就是了。”
于是幾人出了屋子,要他騎馬出驛館去校場射箭,病已知道她對自己身份還是懷疑。
“馮夫人,可以了,我認識這位小哥。”有人按住了馬頭,“趙將軍處我見過這位小哥了,他的箭法的確很好。”
病已一看是翁歸靡。解憂公主宛然一笑:“媛媛,這種事當然馬虎不得,所以我讓大王前來看看,我們該走了,別打擾小哥了。”
翁歸靡說道:“在這里,什么人都有,雖說大漢軍隊和烏孫軍隊保護著您,您還是這樣安全些。不過我還是希望您能早日回去,匈奴人虎視眈眈呢。”
病已笑道:“我本來就是瞞著家人偷偷出來的,豈能張揚,何況家里做主的人又不是我。這家塌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