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榜眼俱姓張,未必文星照楚邦。
若是相公堅不去,六郎還作探花郎。”
萬歷八年庚辰科殿試金榜公布,張居正三子張懋修高中第一甲第一名狀元,萬歷五年二子張嗣修高中第一甲第二名榜眼。
這句詩就是說張居正兩個兒子中狀元、榜眼。
第二句就是諷刺,張居正是湖廣人,諷刺他這兩個兒子沒有真才實學,不是靠能力,全靠自己老爹。
第三句就是說張居正死皮賴臉,還賴在內閣首輔的位置。
第四句就是說,張居正要是不從首輔位置上下來,他六個兒子,都能考中進士,而且還能做探花。
狀元、榜眼、探花,這三鼎甲,張居正他們家,全承包了。
現在城里流言蜚語,有人說張居正把考題泄露給兒子,讓他高中狀元,這個事,朱翊鈞也不知真假。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他現在什么權力都沒有,朝政由張居正把持,皇宮李太后做主,兵權由各地總督、總兵統領,財政就是一筆爛賬,戶部尚書張學顏管財政。
宣大總督郜光先天天上奏疏要銀子,三月初,戶部撥付七十四萬兩白銀。
最近朱翊鈞在想,到底拿下不拿下李太后,想了想,還是算了,他要想殺人,就光明正大,做人要守規矩,李太后和馮保他們可以下毒殺害隆慶皇帝,他作為萬歷皇帝,還是要光明正大。
陰謀詭計只能用一時,不可用一世,他不用,不代表他不懂,可以防著點。
“張鯨。”
“主子爺。”
“把鄒智全家送走吧,朕不想再見到他們。”
張鯨明白,主子爺還是下不去手,他問著:“送到什么地方?”
“越遠越好,發配到云南,這一路上他們活著就是命大,死了就是活該,老天要收他們的命,這是他們作的孽。”
“是!”
他再有幾天就要南巡,要妥善安排下,早晨剛吃過早飯,他到坤寧宮,這是朱翊鈞第一次見皇后王喜姐。
“見過陛下。”
王喜姐還是一個女孩,才十六,要是后世,她還在上高中。
“不用拜了,今天過來有事說,再過幾天我就要南巡,這次不帶你們去。”
“小四,派人叫楊妃、劉妃到坤寧宮。”
朱翊鈞帶著一后二妃,先到陳太后這里,他有話直說。
“母后,皇帝馬上就要南巡,由您和潞王監囯,就像小時候你教導我一樣。”
“皇兒,你這一行要注意安全。”
聽陳太后這么說,朱翊鈞開始懷疑起來,難道有人要害他?
萬歷皇帝并沒有多想,離開陳太后這里,他們又去慈寧宮,正好潞王也在這里。
“老四,也在,正好。”
“給母后問安。”
李太后最近身體確實不好,可能馮保走后,她在宮里的勢力,被張鯨清理干凈,再沒辦法監視萬歷。
“聽聞你要南巡?”
朱翊鈞笑著回話:“初七就走,由老四留下來監囯,母后身體不適,仁圣皇太后輔助。”
“是呀,你皇弟要磨礪下。”
看來李太后,還是偏向潞王一些,他們兩個并不親,特別是朱翊鈞到大明后,很少到慈寧宮,但是皇后和劉妃經常來。
離開慈寧宮,回到養心殿,朱翊鈞吩咐:“去把冉登叫來!”
冉登是京城的九門提督,他歸御馬監的陳矩管,御馬監不止要給萬歷養馬,還有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這四衛,加上錦衣衛,此時朱翊鈞最多指揮這五衛,人數不到一萬人。
萬歷八年錦衣衛兩千八百人,親軍四衛總計不到七千人,而且這七千人中,有一半是老弱病殘,就看看城門。
大明九門提督正式職銜是:提督正陽等九門、永定等七門,巡城點軍,簡稱就是九門提督,其實管著十六個門。
皇城四門由錦衣衛看守,大漢將軍、紅盔將軍、明甲將軍,萬歷八年總計一千兩百六十二人。
現在皇城四門由季伯常統領,他剛升錦衣衛千戶,再升就是錦衣衛指揮使,取代劉守有這個指揮使。
看守皇城四門的,在清朝叫領侍衛內大臣,不是皇帝親信,不能擔任,季伯常現在是萬歷的親信。
冉登已經五十多了,是一個老太監,他和季伯常一起過來的。
“老冉,你家什么地方的?”
“回主子爺,真定府常山縣。”
“你近些年回家沒?”
“老奴為皇爺看城門,守護著皇爺。”
“哈哈…!”萬歷皇帝笑話他:“富貴不還鄉,這說不過去,你差事當的好,朕也信任你,這次南巡回來,放你回家榮歸故里。”
“銀子朕這里有,你領四衛,今個兒朕賞賜銀子。”
“四衛賞銀三萬兩,賞賜你二百兩黃金。”
“謝主子爺的賞。”冉登跪在地上叩頭,第一次見到這么大方的皇帝。
“行了,這些都是皇白之物不算什么,朕這次南巡恐有閃失,你要看好城門,別朕回來,進不去城。”
“切不可與文官勾結,馮保老家傳來信,在他老家找到一百萬兩白銀,還有他和文官勾結的信件。”
“這事朕也不想人盡皆知,他伺候朕這么多年,拿一些銀子無所謂,與文官勾結,這皇宮不就成篩子了嗎?”
“張鯨、小四、冉登、還有老季,你們要明白,文官是文官,武將是武將,這皇宮里是皇宮里,可以點頭之交,切不可私交甚密。”
“這次馮保的事就算過去,再有下次,家法從事,張鯨由你派人執行。”
“遵旨!”張鯨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冉登聽到萬歷皇帝的話,又驚又懼,當差避免不了拿錢,他以后要遠離文官,當今皇爺忌諱這個。
冉登跟著張鯨去領銀子,萬歷的內庫由張鯨管著,養心殿就剩季伯常他們。
“老季,這次南巡你不跟著,你要在京給朕練兵,把錦衣衛一些飯桶清理出去,招募一些年富力強的。”
“遵旨!”
“皇爺放心,有張公公撐腰,我玩死劉守有,這狗東西,就是吃里扒外的主,吃著陛下的飯,跟著張居正勾勾搭搭。”
“呵呵,這狗東西,確實該死,不過現在不是時候,你剛升錦衣衛千戶,盤子還沒摸熱,等到明年,朕升你為錦衣衛指揮使,整個錦衣衛歸你管。”
“謝陛下栽培!”
“老季一定肝腦涂地,盡心為陛下辦差。”
“好,肝腦涂地不必,心在朕這里就好。”
“這次南巡,由陳矩、藍自大、小四陪著我,再選一女簽書。”
女簽書就是宮里女官的一種,在乾清宮旁室居住,伺候萬歷皇帝起居。
并不是妃嬪,有的宮女年過二十五要放出宮,皇宮內的太監宮女入宮,都要簽署協議,類似雇傭制。
“秋彤不錯,小四你記下,朕南巡讓她多給朕帶一些衣物,民間的衣物。”
“主子爺,要微服私訪嗎?”
“知道還問…。”
安排好這些,這次南巡萬歷不帶官員出巡,只帶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根據目前局勢判斷。
張居正沒有暗害他的可能,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被暗害,張居正的首輔也要下臺。
有可能東林黨和晉黨會靠向潞王和李太后,他們輔佐潞王登基,有擁立之功。
朱翊鈞不能因為怕,他就不出去,這樣不是辦法,要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
三月初三。
風和日麗,天晴氣朗。
進入三月,萬物復蘇,春天已經到來。
朱翊鈞在乾清宮看奏疏,張四進來稟報。
“主子爺,很多官員在午門外求見,他們規勸主子爺不要南巡。”
朱翊鈞把奏疏放下:“還有呢?”
“還有就是要上奏,請求主子爺罷免張閣老。”
“為什么?”
小四說:“還能因為什么,這些六科的官員,他們說今科取士不公。”
“張居正蒙蔽圣聽。”
這些人也就是鬧一鬧,主要還是阻止萬歷南巡。
他們想把朱翊鈞禁錮在皇宮。
“天已經熱了,馬上就到中午。”
“午門外有多少人?”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翰林院、六科的官員,都是六七品的小官,足足有百十號人。”
“他們坐在石板上,也不容易。”
“在宮里拿一些墊子,給他們送過去,別再得痔瘡。”
“再讓光祿寺熬一些綠豆粥,給他們解暑,太陽曬著,容易中暑。”
“朕現在就去午門,見一見他們,這么哭鬧,算什么事…。”
“內閣還有各部堂官,去了嗎?”
“刑部的嚴尚書在,還有都察院的徐御史,張閣老被氣到,不想見他們,要請旨,廷杖帶頭鬧事的。”
朱翊鈞臉色不好,他說一句:“動不動就廷杖,這有辱人格,都是大老爺們,光天化日被打屁股,這很不好。”
“這些人有什么不滿,可以與朕說,也可以上奏疏。”
“唉…!”朱翊鈞嘆口氣:“叫季伯常帶著人,送我到午門,我去見見大明的忠臣!”
科舉不滿,肯定有徇私舞弊,主考官申時行,他是內閣的,內閣首輔張居正的三子中狀元,長子中進士,張四維的兒子也中了二甲進士。
十年寒窗苦讀,因為內閣大臣,破壞科舉的公正,這些曾經苦讀的人,心中肯定有所不滿。
如果萬歷皇帝真秉公辦理,處置內閣三位大臣,他就把人全得罪了,東林黨、晉黨、楚黨。
他在南巡前,還是要安撫朝中官員,維護內閣三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