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惹眾怒
- 甲岸騙局
- 二四七十
- 2197字
- 2022-09-20 20:57:52
其實彭有才的騙局發展到這一步,在名人效應和持續發酵之下,算得上是大局已定。
在這個偏遠貧瘠的地方,因為交通的不便利,算得上是處于半封閉狀態,與外界幾乎不同步。
這使得甲岸村的人們還不太清楚人性的險惡,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后,各種各樣的機遇之下,伴著各色各類的狡詐。
大量外部文化的瘋狂涌入,沖擊著我們固有的思想浪潮,讓很多人一時無法適從。
太多的文化輸入,又無參考依據,致使許多的人無法分辨外來文化的好壞,只得全盤接受。
自然,有一些不好的文化被流傳了進來。
慢慢地,形成了利益至上。金錢,成為衡量一個人的標準。
彭有才就接受過這些雜七雜八的外來文化,也接觸過輸入的高科技電子產品,遇到更多的機遇。
他想抓住這些機遇,所以他需要一筆錢。
王壽禮不怕得罪人,說:“我想問的問題村里人都不好意思問,尤其是村委。但是我覺得在錢上面,應該事先說得明明白白,畢竟親兄弟,明算賬,免得后續扯麻煩。不知道有才哥認購普通股20%出資的方式和金額。”
王昌財贊賞地偷偷望了一眼王壽禮,而臺下有大半的人,卻是顯得很憤怒,認為王壽禮不講人情。
彭有才發現鐵礦,與全村共享,為了將鐵礦企業搞起來,自己的廠子都抵押了,奉獻了全部,這個時候還談得這么詳細,有些太過了。
但還是有小半人是理智的,認可王壽禮的話。
“這個問題,我想過。”彭有才懸著的心立刻放松下來。
彭有才很大度地說:“我準備以100萬的價格認購這20%的普通股。”
說完金額后,彭有才停頓下來。因為在這個時候,有停頓一下的必要。
彭有才算過一筆賬,整個甲岸村能夠拿出來的現金,恐怕就在八十萬左右。但是,加上一些激進分子,外出舉債,勉強可以湊到100萬。
現在彭有才放出以100萬認購20%的普通股,那么剩余的31%的普通股得155萬。
全村拿不出這么些錢。
老書記和老會計臉色立刻微變,村里其他人也微微色變,因為他們都在村里摸過底,大致也猜出村里能夠集資多少錢。
村里人想要再拿出更多的錢,已經不太可能了。
如果拿不出來,那后續會怎么樣?
全村的人心里一下沒有底了,只得緊張地望著彭有才。
同時恨著王壽禮,認為他這是在搗亂。大家糊里糊涂地把股份買下,合約簽上,事情不就成了?
現在他要說得明明白白,不是誠心攪和這樁發財致富的美事嗎?
小農意識表露無遺。
節奏完全掌握在彭有才的手里,現在他需要的就是這個節奏。
大家都跟著他的想法走,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當大家都緊張地望向彭有才的時候,彭有才這才不緩不急地說:“我多次與其他開鐵礦的老板打聽過,這個鐵礦開采想要辦起來,購買設備和打點人情、專業人員指導費這些林林種種加起來,得200萬元。我知道村里人都不容易,在土地里揮汗如雨一年,也剩不了幾個錢,所以村里集資到100萬就好,先把公司辦起來,運轉起來。剩下的錢,后續分紅,你們的錢就不拿了,直接打到公司財務上,注入本金里,算是補齊了股本金。這樣事情辦起來了,還免了后續麻煩。”
彭有才的這個方案,不但可以把事情辦起來了,同時也保全了全村人的尊嚴。
這如何不讓人心生好感?
“彭有才真是心系鄉親的好人啊!這讀書人就是不一樣,考慮問題周全不說,還特別心細,照顧其他人的感受。王壽禮這個沒讀書的人就不行,聽說老是刁難彭有才。心眼太小,容不得別人比他好,也看不得別人比他風光。人家彭有才是什么樣的人物?村里第一個在外面闖出名堂的人、村里首富,家里幾百萬呢!王壽禮呢?苦哈哈一個農民,家里砸鍋賣鐵能拿出一萬塊錢不呢?這人啊!越窮心眼就越小,就越沒出息。”花姐兒開始說了起來,周邊的婦女也是一致同意花姐兒的觀點。
林清英和吳秀蓮似乎聽到了這話,林清英看到吳秀蓮的臉色立刻變了,有氣憤也有尷尬。
而彭有德卻雙手握拳,脖子上青筋鼓起,氣憤至極。想要立刻站起來為王壽禮仗義直言幾句,卻被王壽禮拿眼瞪回去。
這個時候絕對不能亂,越亂就越沒有頭緒。有問題沒問題,讓他一個人試探就好了,其他人主要作出判定。
老書記沉默著,但是不代表他沒有想法。
王壽禮相信老書記會有自己的判斷。
不管其他人的冷言嘲諷,王壽禮繼續根據自己的想法與節奏走,任何事情,節奏最重要。
“非常感謝有才對我們這些鄉親的體諒和細心照顧,保全了我們的尊嚴。這樣的好事我也是非常想參與的,但是我能力有限,只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地在地里刨點錢,現在攢下來的這點錢,雖然不及有才哥家里的千分之一,但也是我這五六年在地里一鋤頭一鋤頭挖出來的,也是我堂客一口一口省下來的,所以會謹慎一些,你莫怪。”
王壽禮用很平靜的口吻說出來,沒有任何的驚濤駭浪,也沒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緒波動。
但是,這些話卻讓很多辛勤勞動的莊稼漢子產生了共鳴。
彭有才在心里罵了一句娘,這王壽禮,心思玲瓏啊,心眼是真不小。這樣的人,猜測天機太多,注定不會長壽。
如果王壽禮直接提醒,說這事大家仔細考慮一下,萬一是彭有才是騙子怎么辦?
這話不但得罪死了彭有才,而且還會讓全村的人都覺得:就你王壽禮是明白人,我們大家都是傻子。
在負面情緒之下,會更加聽不進王壽禮的話。
王壽禮精明就在用樸實無華的話,將那一些與自己處境一樣的人,帶進他所想要表達的意思當中來。
像這樣的博弈,更多提現在語言藝術上的搏斗。
難怪老書記不遺余力地推著王壽禮走向前臺,真的跟傳言一樣,是要把王壽禮當成村書記接班人培養啊。
但是這些對彭有才來說,并不重要,因為騙了這一次后,他就要離開這個生育他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
所以,以后好壞與否,誰做書記也好,與他無關。
但是,現在有關的是,如何化解王壽禮的這番暗中提醒在場所有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