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耀武
- 影視從知否開始,我只想自保啊!
- 到到福
- 2004字
- 2022-12-26 09:11:55
至于其他一些稍低一些的武將勛貴便沒有資格進入廳內,都在外面坐著。
羅晉一一拜見行禮,眾人也皆面帶微笑,神色和善,時不時便夸贊一句羅晉。
但羅晉知道,自己又因為身形被小覷了,如今這個日子,還是要在河北一系的各位將領中留下一個足夠好的印象,之后前往軍中才能少些阻力,而且軍中漢子向來直來直往,只尊重強者,看重實力,可不流行謙遜有禮那一套,于是不卑不亢的說道:“小子雖身形瘦小,但是千斤之力可不是吹噓出來的,且家父早已傳我羅家槍法,重位若是不信,可讓小子展示一番。”
一旁早已知道羅晉實力的羅藝和顧廷燁、顧偃開三人自在一旁微笑不語,似乎是也想見見堂中眾人被驚掉下巴的模樣。
安國公聞言,神色一愣,原本半瞇的雙眼閃過一絲精芒,打量了一下堂中眾人的神色,見到羅藝與顧偃開看好戲一般的神色,心里已明白一二,卻也要把這場戲演下去,于是開口說道:“好,你既有如此自信,我等也樂得見我河北一系人才輩出,那我們便去演武場看看你小子的本事,若是本事不濟,日后便多加努力啊。”
堂下眾人見上方羅藝神色如常,甚至還有一絲喜色,皆放下心來,轟然應好,隨后一行人便去了羅府的演武場。
外面的一群人見廳內各位大佬都往外走,都好奇的打聽起來,待知道了是何事,便都跟在后面往演武場去了。
到了演武場中,羅晉便找人去叫了一隊親兵過來,共二十人,隨后羅晉與之結成了軍中常見的小型騎兵戰陣,在場中來回沖刺,穿插作戰,順便為眾人表演了一番自身的騎術、箭術,惹得一旁眾人轟然叫好,氣氛頓時就起來了。
畢竟一隊二十一人,皆披甲執刃,騎在上好的戰馬上,呼嘯如風,一舉一動猶如雷霆降世,威勢不凡,任是誰看去都不得不贊嘆一聲好兒郎。
隨后羅晉又單獨御馬而出,獨身與對面的二十人結成的戰陣相對而立。
在眾人的目光下,羅晉一身呼喝,騎著馬與另一方的二十名親衛對沖而去,只見羅晉手中去了槍頭包了白灰的長槍上下揮舞,對面眾多親衛紛紛持槍上前招架,但都一一被羅晉化解,場上險象環生,一炷香的時間未過,二十人便皆被羅晉一人一槍挑下馬去。
一旁圍觀的眾人皆大聲叫好,贊嘆不已,他們都是老于戰陣之人,都眼光不熟,自能看出場上的二十名親衛放在戰場上都是一把好手,但如今卻奈何不得羅晉,自能說明羅晉的勇猛不凡。
一旁的安國公也驚訝不已,往地上吐了一口濃痰,罵道:“奶奶的,羅藝你小子走了狗屎運了,竟教導出一位如此出色的兒郎,日后此子可扛起我河北一系的大旗,看來我河北一系指望不上你了,希望日后這小子能帶著河北一系重振當年的雄風,別受這群文官和西北一脈的鳥氣。”
羅藝自是喜不自勝,在一旁得意的說道:“那是,你也不看是誰的種,但是如今這爛攤子我可不會直接交給晉兒,自是要我將其拾掇好了,再將其交到晉兒手中,你看著吧,那些人得意不了多久了,如今河北、中央兩大禁軍被那群文官欺壓的不成樣子,又承平日久,兩方都有那么些蛀蟲和一些酒囊飯袋上下其手,吃空餉,喝兵血的人數不勝數,眼前看著大好的局面......呵呵,都不過是表象罷了。”
一旁眾人聞言,盡皆沉默不語,只不過眼中不停閃過的思索之色表明眾人都把此話聽了進去。
羅晉此刻也將甲胄卸去,從場中退了下來,來到羅藝身旁。
羅藝哈哈笑著拍了拍羅晉的肩膀,夸贊道:“不錯,看有些人還敢不敢小看我羅家之人。”
羅晉聞言,并不說話,只是緊了緊手中的長槍,少年意氣昂揚,一旁眾人看他的眼神也皆是不同了。
先前只是好奇,也多有看輕之意,如今,眾人的目光盡皆開始對其重視起來,軍中最敬強者,羅晉有如此實力,又是羅藝之子,地位自然不可再同日而語。
在演武場盤桓一二,隨后羅藝便招呼一行人往宴客廳而去。
待一群人吃完宴席,羅藝便讓羅鐘去招待那些部下,自己帶著安國公李存王、寧遠侯顧偃開等剛剛幾位在廳中敘話的河北一系的首腦前往書房議事去了。
而羅晉和顧廷燁兩位小輩自然并沒有進入其中的資格,羅晉見父親帶著安國公等人走了,便對一旁的顧廷燁說道:“我想了一下,我們便不要坐忠勤伯家的船去揚州了吧,我母親雖說同意我去揚州,但要讓我多帶護衛,人和物件一多,麻煩別人便不好了,正好我們府上也有一些船只,你便和我坐一艘船去吧,我們可以跟忠勤伯家的船隊一起,也不耽誤事兒,也少些拘束,你覺得如何?”
顧廷燁聞言,也覺得有理,拱了拱手說道:“如此再好不過,那我這便去跟袁家哥哥分說一二。”
說著便要離府而去,羅晉連忙將其攔下,說道:“這只是我的想法,我還未跟母親說過,不必如此著急,待晚上我請示過母親之后,明日便讓守拙去通知你,如何?”
顧廷燁聞言,點頭同意。
隨后,羅晉便帶著顧廷燁去了書房推演兵法,這是二人除了練武之外最喜好的運動,就像下棋一樣,不僅有輸有贏,頗有趣味,還能鍛煉二人的本事。
羅晉的父親羅藝對此也甚是贊賞,還多次與二人一起推演。
才推演了幾局,便有小廝過來傳話,說是顧偃開派人來叫顧廷燁與其一同回府了。
顧廷燁得知也不多留,與羅晉告退,便和父親一同走了。
晚間,羅晉便對秦夫人和羅藝提及此事,秦夫人覺得此法甚好,便欣然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