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再請一天,明天恢復更新
- 影視從知否開始,我只想自保啊!
- 到到福
- 4047字
- 2022-12-18 23:43:40
還是全身酸痛,難頂,希望你們別感染了!
羅晉神情幽怨,眼睛看著自己的母親,嘴里邊嘟囔著,邊往外走去。
“哼,過河拆橋,以后再也不幫你寫拜帖了。”
秦夫人眼中閃過一絲笑意,但面上還是嫌棄的神色。
下午,羅晉細細琢磨了一下要畫個什么明天帶去見官家。
其實要論效果,應當明天當著官家的面給他畫一幅效果最好,但是羅晉不確定官家明天是否有時間。
畢竟官家一向以勤政著稱,所以以防萬一,羅晉還是決定畫一幅帶過去,到時候如果官家感興趣或者正好有時間,也可以當面再給他畫一幅。
想到這兒,羅靜的思緒不禁發散開來,要是給乾興帝畫一幅肖像畫,而后被乾興帝收藏,機緣巧合地留到后世被考古學家發現了,會不會宣稱簡筆畫早在古代就有了,引起一陣熱烈的討論和震撼。
做了會兒白日夢,羅晉收回亂飛的思緒,考慮起了正事,思慮半響,羅晉最終畫了一幅黑云的畫像,畢竟素描還是畫人物和動物比較直觀。
晚間,羅藝從大營中回來,跟羅晉再次商量了一下明日進宮的事情,便各自回去睡覺了。
第二日一大早,羅晉在演武場練完槍法,再去了一趟勤學院告了個假,而后和母親他們吃過飯之后,便和羅藝收拾出門了。
此刻街道上已有了許多商販和行人,熱鬧非凡,但街上的行人看見羅晉一行人便紛紛避讓,生怕沖撞了貴人。
羅藝騎在馬上,看了一眼羅晉身后背的木匣子,說道:“這是帶給官家的?是什么東西?”
羅晉此刻正四處打量,聞言,笑了笑說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羅晉并沒有在羅藝和秦夫人面前展示過他的素描,因此羅藝并不知道他后面的是什么東西。
羅藝也只是見羅晉背了一個東西,略有好奇,隨口問的,既然他不說,也不再追問。
轉口問道:“最近跟李夫子學的如何了,準備多久參加解試?”
“還不錯,我就是策論不是很懂,最近李夫子天天都在教導我的策論題,解試的話……明年吧。”
羅藝聞言,略有些驚訝,眉頭微皺,疑聲道:“明年?你這才學了多久?明年參加,怕是不大穩妥,要不你還是推后一年吧,更有把握。”
羅晉神色輕松,毫不在意的說道:“沒事啊,要是沒考過,就當提前熟悉了,說不定你兒子運氣好一下考過了呢。”
羅藝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思慮著回府之后還是去問一下李夫子,看他怎么說,也不再說他。
很快,兩人就到了宮門口,任由門口的守將搜尋了一番,兩人便一路步行往垂拱殿走去。
兩人走到垂拱殿門口站定,等著內侍前去通傳。
而羅晉身后的木匣子已交由一旁的內侍檢查去了。
很快,便有內侍出的門來對著兩人說道:“揚威侯、小侯爺,官家叫兩位進去呢。”
隨后揚了揚手,往殿內走去,“隨咱進來吧。”
羅藝跟羅晉兩人答應了一聲,跟在內侍后面進了垂拱殿。
一進殿內,便見上方乾興帝正俯首看著奏折,書案上的奏折在兩側堆成一堆小山,旁邊的地上還有用箱子裝著的奏折。
羅晉看了都不禁暗自乍舌,這皇帝當的可真辛苦啊,還是自己這種紈绔子弟比較好。
兩人進得殿內,拱手行禮道。
“臣羅藝見過陛下。”
“臣羅晉見過陛下。”
乾興帝并未拖延,在兩人話音剛落,耳邊便傳來了他和煦的聲音。
“免禮,羅藝啊,最近西郊大營操練的如何啊。”
羅藝恭敬回道:“回陛下,西郊大營如今一日兩練,兵強馬壯,時刻聽候陛下差遣。”
羅晉在一旁低著頭,心中想著:官家怎么突然操心起禁軍訓練一事了,是不是哪里又要打仗了,父親莫不是要領兵出征了,原劇中也沒有提及當時的一些軍事調動,想必應當沒有太大的戰事吧。
乾興帝聞言,臉上浮現滿意之色,說道:“不錯,最近京東東路安撫使劉皓遞了折子上來,說那邊因為之前的災荒,已有亂黨聚眾起事,你西郊大營要做好準備,若有必要,便要派遣禁軍前去平叛。”
羅藝文言,面上并無什么神色,只是恭敬回應道:“是,陛下。”
乾興帝嘆了口氣,略有些感慨的說道:“朕夙興夜寐,每日都擔憂百姓是否能吃飽穿暖,但不知為何,每年都有惡賊聚眾叛亂,百姓盲目跟從,真是可恨。”
羅晉心中了然,原來是地方叛亂,這是在大齊朝可以說是稀疏平常了,也沒有什么太值得在意的,反正都沒成什么氣候,最后都被朝廷或收編或剿滅了。
乾興帝感慨完,也沒放在心上,反正他也習慣了,將這事拋在腦后,似乎才記起一旁的羅晉,看了他一眼。
對于這個幫他暫時緩解了大難題的英武少年,他還是很滿意的。
只是,畢竟羅晉傳出來的名聲事關鬼神之事,當時被朝廷上的文臣口誅筆伐,他為了不給羅晉造成太大的麻煩,也就一直沒有召見他。
前幾日晚上,皇后跟他用飯時跟他提起羅晉,而第二日又因京東東路之事召見了羅藝。
便提起了羅晉,讓其帶他來見見,但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如此,而是他最近聽說羅晉會一種新的畫法,可以將人物畫得如真人無二,十分逼真。
而他本人從小便喜歡畫畫畫,平日里沒事便會畫畫,技藝十分高超,因此對這新畫法十分感興趣,便順水推舟,召了羅晉前來。
乾興帝面帶笑意,對著羅晉說道:“朕的昭武校尉,皇后可是對你好奇之極,跟朕念叨了好幾次,想召你來見見,對了,你近日可有好好讀書啊?”
羅晉臉上顯出受寵若驚之色,連忙回道:“承蒙皇后厚愛,微臣惶恐。”
頓了頓,繼續說道:“回避下,自從當日面見過陛下之后,家父便給微臣請來了李照松李夫子,微臣近些時日便一直在跟隨李夫子讀書,時刻不敢懈怠,頗有進展。”
乾興帝言,面露思索,片刻之后問道:“李照松?是那個乾興十九年的進士么?”
羅藝聞言,連忙回道:“回陛下,確是那個李照松。”
乾興帝皺了皺眉,說道:“此人文采確實不錯,當初殿試的策論較為出彩,但此人不擅為官,你可跟其學讀書,但不可跟其學做人。”
羅晉應聲道:“是,陛下。”
心中想著,官家好像對自己的老師還有印象,但聽其話可并不是什么好印象,自己這個老師還天天想著入仕,看來怕是沒什么希望了。
乾興帝似乎也并不想再提這個人,轉開話頭說道:“朕最近聽說你會一種畫技,可以將人畫得極為逼真,可有此事?”
羅晉面色有些古怪,自己還想給乾興帝一個猝不及防的驚喜,結果他早就知道了。
羅藝在一旁,臉色也有些驚訝跟疑惑,自己好像沒見過羅晉畫畫啊?官家又是從何處聽說的?
羅晉轉念想到,不知此事是誰透露的,自己可就在當初跟顧廷燁去樊樓的時候露了一首,其余時候可從未在人前展露過自己的素描。
顧廷燁不像這種大嘴巴之人,想必定是舞霞或者那位女夫子了。
但那位女夫子的性格淡泊,應當不是她,而那舞霞性格外向,把此事透露出去也屬正常。
他卻不知,自從那日他給舞霞和穎兒畫過那幅素描之后,舞霞便在多個場合向外人展露過那幅畫,并且還直言不諱,說這是揚威侯府小侯爺羅晉為其畫的。
因為此事,舞霞的名聲大噪,她雖本就名聲在外,但因她是樊樓的清倌人,平日里也只是陪酒罷了,因此在整個京城的勾欄之中,名聲并不算頂尖的一批。
但如今因為羅晉為其畫畫,其一也是因那畫確實很是逼真的原因,其二也是因羅晉的名聲極大,因此舞霞的名聲在京城的勾欄界如今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但此事羅晉并不知道,畢竟前些時日他一直待在府內,雙耳不聞府外事。就算后面他出去了,但都是一心忙他的竹林大學之事去了,也沒再去過樊樓這等地方。
羅晉適時的表現出驚訝之色,抬頭看了一眼乾興帝,似乎在疑惑他從何得知,回道:“稟陛下,確有此事,聽聞陛下極好畫畫,此次來拜見陛下,臣還帶來了一副拙作,想請陛下指教一二。”
乾興帝聞言,臉上喜色愈濃,哈哈笑道:“看來咱們君臣想一塊兒去了,畫在哪兒呢?呈上來我看看。”
“畫在殿外內侍處。”
乾興帝揮了揮手,一旁的戴衛連忙去到殿外將畫作取了進來,呈于乾興帝。
乾興帝拿過畫作,待內侍將奏折移開,再將畫作放于案上,徐徐展開。
映入眼簾的,是一匹正在策馬奔騰的駿馬。
形態樣貌極其逼真,恍若真馬一般。其最為獨特的便是此馬逼真無比,并不像現在流行的任何一種畫法。
乾興帝鉆研畫畫多年,也見過不少名家畫作,基本都比這幅畫更有韻味,更具神采,但沒有任何一幅畫,有這畫一般形象逼真。
眼中驚訝之色愈濃,隨之而來的便是極為的好奇。
看了片刻,抬眼望向羅晉,急聲道:“這種畫法,你是從何處學來的?”
羅晉絲毫沒有不好意思,直接據為己有,正聲道:“此畫法乃是微臣閑暇之時自己琢磨出來的,并無人教導。”
乾興帝聞言也不意外,畢竟他自己也喜歡畫畫,古今的畫作他大多都研習過,所有畫法他也都嘗試過,學習過,并沒有任何一種與此畫法類似。
于是追問道:“我觀此畫似乎并不是筆墨所作,不知你是以何畫出的?”
“此畫乃是微臣用鉛筆所作。”
“鉛筆?”
現在很多人說鉛筆是清朝從國外傳進來的,其實中國古代早就有了鉛筆。
東漢明帝創修的《東觀漢記》里就記載了曹褒“寢則懷鉛筆,行則誦讀書”。
而南朝梁文學家任昉在《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子宰碑表》中也有“人蓄油素,家懷鉛筆”的描述。
漢朝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西京雜記》卷三中刻畫漢文學家揚雄也曾“常懷鉛提槧,從諸計吏訪殊方絕域四方之語,以為裨補輶軒所載”,意思就是揚先生游歷四方實地走訪,為了及時記錄,使用的書寫工具便是“鉛”和“槧”。
槧與牘類似,為削裁樹木所得素木片,以供落筆行文。既然槧作為紙用來記錄,鉛則應當是作為筆用來書寫了,即鉛書于槧。
羅晉恭敬回道:“是的,陛下,就是鉛筆。”
說著從懷中掏出了他之前叫人制作的鉛筆,雙手遞出,說道:“這是微臣尋人制作的鉛筆,請陛下御覽。”
戴衛連忙走下來,將鉛筆拿過檢查一番,確認沒有問題,再將其遞給乾興帝。
乾興帝拿過鉛筆,打量了一會兒,示意一旁的內侍拿紙張過來。
待內侍拿過紙張,乾興帝用鉛筆在上面畫了兩下,對比了一下畫卷上的筆墨,這才相信此畫確實是鉛筆所作。
乾興帝好像一個得到了新鮮玩具的孩童,嘴中發出贊嘆之聲,但是因為鉛筆細小,長短又沒有毛筆那么長,因此他用拿毛筆的手法拿鉛筆,在紙上畫畫,覺得極為不便,轉頭對羅晉問道:“此筆如此短小,怎能作畫?”
羅晉內心偷偷嘲笑了一下乾興帝,但面上卻不敢如此,恭敬說道:“因臣的畫法要求細致入微,因此太粗太長的筆達不到臣的要求,因此臣特意制作了這筆,此筆的握筆手法與毛筆不同,陛下這般握筆自然是畫不好的。”
乾興帝這才恍然,說道:“原來如此,那這樣,你就在這里,用此筆給朕畫一幅。”
羅晉恭聲應道:“是,陛下。”
待內侍將書案與紙筆備好,羅晉坐于案前,拿起鉛筆觀摩了一下乾興帝,方才落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