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心
- 影視從知否開始,我只想自保啊!
- 到到福
- 2099字
- 2022-12-03 11:04:27
仁明殿中,乾興帝趙真正與曹皇后在一起吃晚膳,餐桌上并沒有太多美味佳肴,只有八個餐盤而已。
乾興帝趙真一生勤政為民,仁厚節儉,平時日常生活也崇尚節儉為主,因此后宮之中也都如此。
曹皇后手持筷箸,夾了塊肉食到乾興帝碗中,看著乾興帝不停夾著各種肉食送進嘴中,輕聲道:“陛下今日食欲如此好,不知有什么喜事啊?”
曹皇后與乾興帝相伴數十載,對此性格習慣知之甚深,知道當乾興帝高興之時,便喜歡吃肉食。
乾興帝細細咀嚼著嘴中的食物,緩緩咽下,端起一旁的鮮湯喝了一口,用手巾擦了下嘴角,方才說道:“今日啊,確實有一件喜事,朕又為我大宋發掘了一位英才。”
隨后乾興帝將今日見羅晉之事大略說了一遍,感慨道:“我執政三十余年,也未見過這等事,雖也有天生神力者和過目不忘者,但都遠不及這少年,更何妨這少年兩者兼備,這羅晉少年性情,心性純良,卻又沉穩有禮,謙遜而又不失自信,難得啊!”
曹皇后聞言,暗自驚奇,從未見乾興帝如此夸贊一人,恩寵之甚,令人驚嘆,曹皇后也不禁對這少年產生了好奇,便輕聲問道:“官家,這少年真是在睡夢中被仙人傳授嗎?您說的我這也十分好奇呢。”
趙真猶豫片刻,道:“此事……朕也不確定,但這少年小時候確實體弱多病,跟朕的四子一樣天生不足,但如今,在御花園,這少年展示的神力卻又不假,朕想來想去,除了天授,無從解釋。”
曹皇后聞言,一雙美眸中,若有所思,輕笑了聲,道:“那這確實未曾見過呢,不知見過仙人的少年是何等模樣,陛下,不然多久再召其到宮內一起用膳吧?”
乾興帝笑了笑,溫和的說道:“此事可得等一段時間,今日我封賞這少年,蔡云可是拒不副署,還是我將其召進宮內,與他曉明厲害,方才成行,這段時間,御史臺那些人可不會放過這少年,還是先讓他好好待在府內一段時間吧。”
曹皇后有些好奇,要知道那蔡云可是出了名的最重風骨,這少年無功受賞,還是沾上這等鬼神之事,那蔡云是絕不會同意的,但卻被官家勸服,真真是奇事。
曹皇后疑惑的問道:“蔡云那等人,最恨這種鬼神之事,豈會同意陛下?”
乾興帝得意的笑了笑,道:“他自是不會同意,但若是為了天下,他便定會同意。”
曹皇后腦子已經快轉不過來了,呆愣的問道:“為了天下,這少年……關天下何事?”
乾興帝拉過曹皇后的手,輕輕握了握,目光悠遠,緩緩開口道:“朕執政三十余載,如今大權在握,國力昌盛,但因出生之事與子嗣之事,搞得朝廷人心浮動,謠言四起,這少年來的正是時候啊,有他在,朕便可以暫時借其遏制謠言,穩定人心,等到朕的子嗣再次降臨,這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朕召蔡云來,跟他陳述利害,他雖不愿,但也同意了朕的想法,畢竟這不過一個六品武職,還是虛職罷了。”
曹皇后被乾興帝握住玉手,內心顫動,眼中滿含愛慕之情,望著乾興帝的臉龐,當聽到乾興帝所言,內心的苦悶涌上心頭,悲戚道:“本宮的幾個皇兒皆是命薄之人,此事不怪陛下,都怪我,沒有帶好他們幾個,臣妾罪該萬死,還請陛下責罰。”
乾興帝看著面前梨花帶雨的知心人,趕忙將其摟入懷中,安慰道:“此事哪會怪你,那幾個皇兒都是被你精心照料長大的,你每日盡心竭力,體貼細致,朕都看在眼里,只是他們福薄罷了,你不要自責,有我在呢。”
曹皇后趴在乾興帝的懷中,心中涌過一絲絲甜蜜,很享受這種溫馨的感覺。
…………
隨后幾日,羅晉便老老實實待在家中一邊習文練武一邊等著揚州那邊的消息。
卻說這邊馬滄帶著李松快馬趕至揚州,一路風塵仆仆,風餐露宿,片刻不敢耽擱。
揚州城門口,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熱鬧至極。兩個穿著短打勁裝,牽著馬匹,背著行囊的壯年男子隨著人流,緩緩涌進揚州城中。
只聽那位年輕少許的男子湊到那位年紀稍大,略有威儀的男子耳邊說道:“頭兒,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
馬超神色警惕,聽見這話隨口說道:“先找間客棧安頓下來,再說其他。”
隨后兩人找了一家不起眼的客棧住了進去。客房中,馬滄打開包裹,取出羅晉之前交給他的密信,看了片刻,跟坐在一邊正在玩匕首的李松說到:“去叫小二備點飯菜過來。”
李松聞言略有詫異,說道:“頭兒,我不餓,我們應當先辦正事吧?”
馬滄偏了偏頭,撇了一眼李松,說道:“你不餓,我餓了,那你就看著我吃吧,快去叫。”
李松無奈,起身出了房門。
馬滄坐在凳子上,想起信中羅晉所交代的事情,內心略有些奇怪:不知少爺為什么要叫自己帶這么多奇奇怪怪的人回去,有精通海事船運之人,有精通商賈之人,還有精通打探情報的人,還有精通暗殺之道的人。
一時也想不通少爺這是要干什么,但是這些都不重要,只需要聽話辦事便可。
不一會兒,李松就叫來了飯菜,兩人吃完飯洗漱之后便各自休息。這一路風餐露宿,著急忙慌的趕路,兩人也很是疲憊。
李松雖奇怪頭兒這般行事,但服從命令是他們軍人刻在骨子里面的信念。因此也就放寬心,該吃吃該睡睡。
第二日,兩人正在大廳吃飯。便有一位看打扮像是一位行商之人的男子坐在了他們旁邊,好像是遇見老熟人一樣,跟他們搭起了話。
“二位是之前羅老爺介紹過來采買綢布的吧,之前羅老爺跟我打過招呼了,我跟他說叫你們來揚州之后便來布莊尋我,誰想你們二位竟提前了兩日過來,我前幾日跟好友前去田莊查看今年的絲綢品質如何,今日才回城內,聽店內的小廝說昨日兩位來尋過我,一問知道二位在此歇腳,特來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