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不過是淺淺的讀了一點書,就總覺得自己是很有才華的人了。
懂了一點點文字,看了一些勵志的故事。就總覺得自己以后也一定會成為極度出彩的人物。
可是當自己慢慢的長大,接觸的人或者事情越來越多了之后,才明白,原來自己也不過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罷了。
生活呀,有的時候確實讓人很苦惱。但是自始至終她站的都很高,擁有著我們大部分平凡人都希望擁有的上帝視角。她把一切都看的那么透徹,然后又慢慢的引導你。
引導你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明白自己,也不過是一個俗人而已。
俗是大眾所難以避免的一種特性吧。
但是這種特性也是可以被拋棄的。
縱觀中國近代史我們就會發現,當內心深處更加劇烈的沖動出現的時候,俗人也可以化身為英雄。
正如名言所說:“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無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我完全可以相信,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是真真正正的俗人,也真真正正的不是俗人。
我們不可避免的變的俗氣,因為我們不是圣人,我們有自己的欲望,比如口腹之欲。
因為我們需要活下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探尋生活的軌跡。
是生活讓我們變得俗氣,也同樣是生活給予我們勇氣,讓我們不再俗氣。
我們可以通過書籍去窺見那些歷史先賢的樣子,見識那不同于一般人的生活和超于常人的情懷與胸襟。我們雖然不是圣人,但我們的內心深處是佩服那些圣人的做法的。
我們是俗人,但我們也不是一般的俗人,我們有著自己的激情熱血和向往。
我們像大部分平凡人一樣,向往成功。但又像剛剛破殼的小獸一樣,戰戰兢兢,步步試探。
我們心底對什么都可以看的透徹,但當這個事情降臨到我們之處時,卻似乎失了智,白白學習了多年。
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嗎?我覺得不是,更多的是怯懦吧。
年少時,我們也曾擁有各種天馬行空的幻想。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逐漸明白自己,不過是億萬俗人之一罷了。
我們或許俗,但依舊擁有自己的夢想,和心之所向。
只望,每一個俗人,都能夠勇敢一點,給本來按部就班的生活,添上點不一樣的悸動之感。
生活此刻以俗人之名冠以我們,但或許未來也將以其他名號冠與我們。
吾不過一俗人爾,但我行的正,站的直,就算活成普通人的樣子,那我也有自己的樣子。
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復刻成你的樣子的人了,過的好或過的不好,你都是你,無可代替。
我不過一俗人爾,但在自己的世界里,我最出彩。
加油吧,我們都是俗人,第一次做人,或有迷茫,但確實我們都獨一無二。
我們曾遭受很多打擊,但沒必要畏手畏腳,盡全力就好了,要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