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家里揭不開的鍋,面對愁眉苦臉的工作,面對步入中年發(fā)福的身軀,似乎生活的苦難就此撲面而來。就好比一副千斤重擔,壓在你的身上,你如犬般喘著粗氣,但是越喘身軀越佝僂。你不會想到有扛不住的那一天,你只會想著什么時候能扛過去。無數(shù)次睡夢中驚醒,發(fā)覺枕巾已和后腦勺黏連,也不知是驚厥的汗水還是脾虛的盜汗。也許有時需要一杯酒,微醺剛剛好入眠。
也許是因為小孩新的學習環(huán)境,認識了不少興趣相同三觀一致的家長。周末時不時約約小酒,唱唱歌,公園露營。特別是喝喝酒,一起談?wù)劯髯赃^往有趣的事情,或許一下都豁然開朗。這個城市的人們似乎沒那么喜歡白酒,簡單點就著燒烤喝喝啤酒,情調(diào)高雅點吃著海鮮喝喝紅酒??赡苁沁z傳的緣故,酒這種東西可以說是各種都能喝一點,但是也不至于喝多那種。經(jīng)常酒局多了,我都喜歡帶著兒子一起。老婆似乎很少參加飯局,在家簡單對付一口。兒子不一樣,總覺得家里飯菜不和胃口,一聽有飯局每次都要跟著去。似乎這也成了一種好處。每次朋友要灌我酒的時候,我都會說帶著小孩呢,不能多喝。每每于此都是喝到頭微微暈,介于醉與不醉之間剛好。如果是離家近的酒局,喝完我都會選擇走路。兒子小的時候我抱著,大了我牽著他,就這樣悠悠的走在路上。兒子會提醒我注意安全小心行人車輛,我會緊緊的牽著他的小手,其實他的安全比我的命更重要。我不會和人拼酒,不會勸酒。你能喝就喝,不能喝我們也就散了,不需要說喝到伶仃大醉不省人事。相反我討厭那樣勸酒的人,我總覺得酒品即人品,喝酒后的狀態(tài)應(yīng)該也是你平時待人的人品。不用勸,喝到自然結(jié)束就好。和兒子走到路上,我也會和兒子說說話。因為平時總是有吼他,總覺得他不如小時候的自己,總是期待更高卻不知道怎么去表達這種期望。看到他平時的樣子,總是一副看不上很不耐煩的去指責。每次我都會記在心里,傷在心里覺得不該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趁喝完酒回家路上,我總是會去表達會給予他更多的期待,也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歉意。期望他懂我這個作父親的心思。我也會說爸爸是第一次作父親,因為緣份你也是第一次當我的兒子,緣份一場的過程就是互相成長的過程。我記得看過一段話大意是這樣闡釋父母子女之情:“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著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知道他自然沒法懂這段話的意思情境,我自然也不會去講,只是莫名想到我自己老去的時候兒子這樣和我惜別。似乎到那個時候他該是一個有責任心有事業(yè)心的男人,而我也終于可以遲暮。我想我該是欣然的逝去,不需要墓志銘。普羅大眾,蕓蕓眾生,猶如塵埃,抖落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