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度使也沒了兵權
搞定了禁軍將領,趙匡胤又開始琢磨藩鎮節度使的事情來。
有一年,幾個藩鎮節度使來京城朝見,趙匡胤在后苑招待他們。喝了一些酒后,趙匡胤對他們說:“你們都是國家的老臣,長年在外鎮守重地,十分辛苦,到現在也沒有安心享樂的時候,這實在不是我的本意啊。”其中一個聰明的節度使聽出了趙匡胤話里的意思,連忙說:“我本來就沒有什么功勞,卻長期享受陛下的榮寵。現在年紀大了,能夠回到家鄉,安度晚年,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另外一個卻傻乎乎地說自己多么辛苦,有多么大的功勞。惹得趙匡胤很不耐煩,他說:“這些都是以前的事情,你就不要再提起了!”
第二天,趙匡胤收去了這些節度使的兵權,給他們安排了閑散高貴的官職,賜予優厚的待遇。至此,唐朝以來藩鎮割據危害中央的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與此同時,趙匡胤采用趙普的策略,任命文臣為知州事。各軍州的功臣宿將,趙匡胤逐步削減他們的兵權,等到他們老死,或者升遷、退休,就讓文臣代替他們掌握軍隊。
趙匡胤又讓各軍州派士兵來充實禁軍的力量。從這些士兵中選出特別強健的,確定為兵樣,分別送到各軍州,讓他們照兵樣訓練士兵,練成的精銳,再送至禁軍中。他還在軍隊中推廣輪流換防的方法,讓將士們在行軍途中培養吃苦耐勞的能力,增強戰斗力。從此,宋朝的將領不再專門率領某支軍隊,而士兵們也不至于因為過慣了和平日子而驕縱懶惰。
(故事源自《宋史》《宋史紀事本末》)
知識卡片
中國古代的酒禁
我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但古代也經常有關于飲酒、釀酒的禁令。禁止私人釀酒,由官府興辦或許可的酒坊專門負責釀酒,既方便管理,又能保障稅收,同時又可以避免浪費糧食。禁止隨意飲酒,則是為了預防飲酒誤事,或者酗酒鬧事。古代的酒禁,時而嚴格,時而松弛,每個朝代各有不同。
你怎么看?
你覺得趙匡胤的辦法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