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海經
- 周明注解
- 5字
- 2022-09-08 15:31:58
卷一 南山經
招搖之山

迷榖
【原文】
山[1],其首曰招搖之山[2],臨于西海[3]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4]而青花,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5]而黑理,其華[6]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7]。
【譯文】
南方山系的第一座山叫招搖山,處于西部(西南部)的邊遠之地。山上長著許多桂樹,還出產豐富的金礦石和玉石。有一種草,長得像山韭一樣,開著青黑色的花,名字叫祝余。人們如果吃了這種草,就不會感覺到饑餓。山上還有一種樹木,長得和構樹非常相似,樹葉上有著黑色的紋理,并向四周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這種樹的名字叫作迷榖。人們如果佩帶了它的葉子,就會使眼睛清澈明亮。
【解讀】
《山海經》這部書分為《山經》《海經》和《荒經》三個部分。其中的《山經》部分包括《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五篇,按南、西、北、東、中的順序排列,即主要講述南、西、北、東、中五個地理區位的山川地理和物產,其中間雜記敘了一些神話人物和神話故事。
招搖山是《南山經》記敘的第一座山,也是開篇之作。本節講述了山中出產的礦物和奇草異木,并為接下來的描述奠定了語言風格和行文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