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殿前廷議
- 長平之戰前我成了趙孝成王
- 墨行間...
- 2102字
- 2022-09-02 20:32:14
趙丹用手抵住眉心,反復的揉捏,心中默默的吐槽:“難道穿越仔的開局都是這么苦逼嗎,網文誠不欺我!”
網文!依稀間,他似乎想起了什么。
記得有一本很火的小說,叫什么記不住了,主角開局就在監牢,還有兩天就要被流放。他就是通過縝密的分析來破解危局的。
他曾說過,推理最重要的是做減法,把線索一條條的羅列出來,進行梳理,否則就是毛線團,只會越想越亂。
做減法,好辦法。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對,只有利益,既然利益大到不能獨吞,何不找人一起吞。
“yes!我想到了,我想到解決辦法了!”
趙丹雙手緊握成拳,用力一揮,旋即站起身來,沖著兩個俏麗侍女道:“快,給寡人更衣......”
-------------------------------------
一身清爽的趙丹剛步入正殿,便見到六位重臣早已立于殿中。
為首者,年約四十,錦衣玉冠,氣質雍容,好一個翩翩濁世之佳公子。
不用問,定是他的王叔,當朝的相邦,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了。
在趙勝的右側是一位年紀,樣貌與其相仿,只是氣度稍有遜色之人。
此人便是他的另一位王叔,平陽君趙豹。
在二人身后的是兩位老者,其中一位,身披鎧甲,身材魁梧,面容剛毅,一副灰白虬髯散于胸前,正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大將軍廉頗。
而另一位,一身布衣,高鼻深目,棱角分明,雖然上了年紀卻身材挺拔,精神矍鑠,正是以膽識、智謀聞名諸侯的上卿藺相如。
在兩位老者后面的是兩位年輕人,其中一人,胡衣羽冠,英姿勃發,雙眸中透著驕傲與自信,正是與他有總角之交,人稱馬服子的趙括。
而另一人,一身文士打扮,面白短須,氣度沉穩,乃是原主最為器重的謀士虞信,之前虞信為了好友魏齊辭官離趙,原主也未怪罪,待其歸趙后仍許以上卿之職,由此可見一斑。
看過眾人后,趙丹已來到王案前,屈膝跪坐。
眾人見趙丹入座后,便齊聲高呼:“參見我王。”
趙丹平穩了一下心緒,微笑道:“眾卿不必多禮,都請入座。”
待眾人坐定,他便開宗明義道:
“今早相邦傳信寡人,韓國上黨郡守馮亭獻來降書,欲獻上黨十七座城邑與我大趙。茲事體大,傳召諸位愛卿便是商議此事。”
言罷,他又轉向平原君趙勝,道:“請王叔將詳情告知諸卿。”
平原君聽后沖他一拱手,然后面向眾人道:“諸位,日前秦將白起攻克韓國野王,使上黨郡與韓都新鄭往來斷絕,韓王自知不能守,命郡守馮亭降秦,但馮亭不愿降秦,遂寫降書于趙,愿攜上黨十七座城邑軍民歸降我大趙,納與不納,請諸位公議。”
話音落下,大殿內竟安靜了下來,趙丹看向眾人,只見眾人都在面面相覷,顯然都覺得此事太過突兀,一時都不知從何說起。
片刻,坐在趙丹右側的平陽君趙豹率先開口道:“啟稟我王,臣下以為,上黨絕不能要。”
他沖趙丹施了一禮后,接著又道:“圣人云,無故之利,貪之大害。今秦國攻占野王,隔絕上黨,分明是逼迫韓國交出上黨。那馮亭獻上黨十七城與我大趙,分明是遺禍之計,秦國服其勞而趙受其利,秦國必然會攻打我國,這豈不是引火燒身?況且秦國兵精糧足,非我趙國能擋也,是故,上黨之地絕不能要。”
趙丹聽完微微頷首,未置可否,轉而向平原君趙勝說道:“王叔以為如何呢?”
平原君趙勝一拱手,好整以暇道:“回稟我王,往日我大趙出動幾十萬大軍,征戰一年都未必能攻下一城。如今,上黨十七座城邑唾手可得,我王怎能不納?豈不聞: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王兄此言差矣!”平陽君趙豹豁然站起,說道:“若納上黨,秦國便有借口立刻來攻,我趙國如何能抵擋秦國?”
“平陽君何故如此畏懼秦國?”胡衣羽冠的趙括面露不忿之色,厲聲問道。
趙括本是武將出身,兼之年輕氣盛,而且平原君趙勝又對其父子均有提攜之恩,所以種種形勢之下才出此不敬之言。
“這不是畏不畏秦,而是現下的趙國不能抵擋秦國。”平陽君趙豹一張老臉也被氣的通紅。
“如何不能擋?”趙括昂然而起,銳意直言道:
“秦國有軍約六十萬,而我大趙亦有帶甲四十萬,邊軍二十萬。秦有名將,我趙國也有名將,兩國軍力相當,如何不能擋?”
“一派胡言,兩國攻伐,怎能如此簡單謀算!”
“不這么算,該當如何算,平陽君如此畏懼秦國,何必狡辯。”
“豎子無謀,大言誤國!”
見二人爭吵不休,趙丹皺起眉頭,抬手下壓,示意二人坐下。
對于這種局面,他是有所預料的。趙國民風尚武,士人善辯,甚至在朝堂之上,重臣之間也是此風盛行,藺相如,趙括,還有平原君的門客公孫龍,以及府中尚未顯名的毛遂,均是此道高手。如果不能讓他們心悅誠服,意見統一,長平之戰又怎能獲勝。
強忍著想噴人的沖動,他轉向老將軍廉頗,沉聲道:
“老將軍,你且說說,我軍能否守住上黨。”
廉頗慨然答道:“單論戰力,趙軍不遜秦軍,若只守不攻,老卒擔保上黨不失。”
“在軍事上,只守不攻,不失為上策,但在邦交上,應當主動出擊。”之前一直閉口不言的藺相如此刻卻開了口。
“大王,微臣建議派遣使者出使韓魏,韓魏苦秦久矣,我國若牽頭抗秦,則韓魏必然來附,若三晉結盟,秦國必不敢來犯。”
“嗯......”趙丹滿意點點頭。
終于有人說到點上了,可惜還差那么一丟丟。
“藺卿所言極是。”一旁的虞信也站起發言,道:“我王,僅聯盟韓魏遠遠不夠,還需聯合齊、楚、燕三國。如此,我國便在大勢上壓過秦國,使其不敢興兵進犯上黨。”
“嗯......”趙丹不住的點點頭。
想法是好的,值得鼓勵,可是你們咋不說怎樣才能結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