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實戰:投前準備+組合構建+投后管理
- 陳曙亮 方東波等
- 1675字
- 2022-09-08 15:14:07
前言
我國經濟經過4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中等收入群體擴大,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群體之一。不少中產之家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可支配財富。在“變富”之后,如何打理收入、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成為許多家庭的“甜蜜煩惱”。
與房地產、股票及大宗商品等投資品種相比,基金以其低門檻、專業管理、分散投資、監管嚴格等優勢深受投資者青睞。特別是2019年之后,在牛市的催化下,人們對基金投資的認可度有了顯著的提升。
然而,參與基金投資的人數多,不代表基金投資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列舉三個比較常見的基金投資痛點來予以說明。
第一,公募基金的數量非常龐大且種類繁多,許多產品擁有復雜的設計,一般投資者想要真正挑選到合適的產品并不容易。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21年末,我國公募基金的數量為9288只,同期A股上市公司的數量為4697家。也就是說,公募基金的數量比A股股票的數量幾乎多出一倍。
第二,投資者在選基金時經常發現很多基金產品往往良莠不齊。投資者對同一年度不同基金的表現進行對比,會發現最好產品的業績和最差產品的業績差異極大。兩極分化的嚴重后果,就是多數投資者在購買基金前并不能分辨出好基金和壞基金。
第三,除了專業選基金能力上的不足,在很多時候,基金投資者還會受到自身非理性行為的影響。心理學曾提出過多項和投資有關的行為偏差。相關研究浩如煙海,具體行為偏差有過度自信、羊群效應、錨定效應等。受到這些行為的影響,投資者經常會在買基金的過程中陷入這樣或那樣的行為誤區。
透過以上幾點,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基金投資并不簡單。想要做好基金投資,同樣需要做足一些最基本的功課。為了做好這個功課,不少投資者會買很多與基金有關的書來閱讀。不過,當下市面上的基金圖書,有些過于理論化、滿篇專業術語,而有些則可能是非基金行業的人士撰寫,由于對基金的運作了解得不夠深入,內容就會浮于表面,難以觸達基金投資的內核。
作為身處基金行業的老兵,我們懂得普通投資者想要達到符合期待的合理投資目標,是需要具備一些必要知識的。我們不希望這些知識成為橫亙在投資者和他們期待的合理目標之間的一座大山。因此,我們對過去積累的一些有益經驗和知識做了系統化的整理,寫成此書。
本書共6章,內容按照由淺及深、由入門到進階的思路展開,用讀者熟悉的語言詳細地介紹基金投資。
第1章帶領讀者初探基金的世界,主要講述了一些入門級的基金知識,包括基金投資的特點與優勢、基金投資與其他理財方式的區別及基金的分類。
有了第1章的知識作為基礎,讀者便可以輕松地進入第2章的內容閱讀。這一章主要涉及購買基金要考慮的因素、基金定期報告的閱讀技巧,以及正確投資基金需要掌握的一些原則、方法和策略。
進入第3章,讀者會進一步深入地學習如何科學地選基金。讀完第3章,也就完成了本書上半部分—基金投資基礎部分的學習。
從第4章開始,讀者將進入本書的后半部分—成為成熟、專業投資者的“進階玩法”。第4章嘗試把資產配置的思想帶入實際的基金投資中,為讀者提供了一份簡明實用的資產配置知識手冊和實踐指南。第5章帶領讀者運用資產配置的理念進一步理解組合投資的好處。第6章為了滿足數量眾多的定投和指數投資愛好者的需要,對基金定投賺錢的秘密、智能定投和指數定投等做了詳細的介紹。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我們創作本書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夠分享自己這么多年來積累的和基金投資有關的經驗、知識及心得體會,希望借助圖書的傳播能夠幫助更多人增加基金投資知識、提升認知水平、擺脫可以避免的非理性行為,最終獲得更好的投資結果,過上更高質量的無憂品質生活。
本書是團隊創作的成果,參與創作的人員還有朱偉琪、李子宸、姚衛巍、王爽、劉倩瑤、李光輝、馬召南、卞磊、孫倩、莊曉烜、王逸之、周一莎,向你們的辛勤付出表示誠摯的謝意!同時也特別聲明:本書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作者所任職的單位無關;本書涉及的具體基金產品信息,僅用于為闡明觀點而進行的舉例,不構成產品宣傳推薦與投資建議,也不構成任何與其同類產品的比較。
最后,感謝每一位閱讀本書的讀者朋友,歡迎你們對書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給予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