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北上的鄭家
- 興明1644:重生崇禎殺出京城
- 依然小小小豬
- 2370字
- 2022-10-13 22:20:15
三月二十九日、辰時一刻。
“爹,甲板上風大,您還是回船艙里去吧,外面有孩兒看著,您大可放心。”
鄭成功走上了甲板,手中拿著件大紅的斗篷,給站在甲板上遠眺的父親、南安伯鄭芝龍披上,關切的說道。
“呵呵,不妨事,你爹我還沒老到這種程度呢,這次要去山海關,怎么樣,緊張嗎大木?”
鄭芝龍攏了攏身上的斗篷,看著自己兒子那張雖還有些稚嫩、但卻已經透露著一股精明強干的精氣的面孔,心中滿是欣慰。
這就是鄭家的未來!
只可惜現在這種局勢,也不知道未來會是何種情況,鄭家,能在接下來的這場大動亂中繼續延續、保住富貴嗎?
鄭芝龍心中也沒底。
“不緊張,去山海關而已,不比去東瀛遠多少,而且此行還能見到陛下呢,我還沒有見過陛下呢,真是讓人期待呀。”
鄭成功雙手扶著船舷,看向北面的方向,語氣中滿是興致勃勃,哪有鄭芝龍說的緊張。
年少輕狂時,總是對一切都充滿向往、充滿好奇。
遠在千里之外的皇帝,鄭成功就不止一次的好奇過,也幻想過見到這位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的時候,自己會是何種身份、表現會是如何。
只是鄭成功從來沒想到這一天會來的如此之快,還以為得等到自己高中進士、或者轉京官的那天,才有機會得見龍顏呢。
雖然過陣子得見大明皇帝時,已經不是在那傳說中巍峨壯觀、四層城墻延綿一百余里,人口過百萬、有天下第一城之稱的北京城;
但依舊讓鄭成功十分的期待、十分的驚喜。
“慎言!期待這種話,千萬別在旁人面前說起,陛下東狩山海關,畢竟不是件光彩的事情,要是讓他人知曉你今日的說辭,怕是于今后不利。”
鄭芝龍臉色一變、神情凌厲了許多,嚴肅的告誡著自己的長子。
但也沒太過于訓斥。
畢竟鄭成功今年不過才二十歲而已。
這個年紀,誰會不犯錯、不沖動呢?鄭芝龍自問在那個歲數的時候、自己不也如此嘛?
“爹教訓的是,大木記下了。”
“爹,咱們要多久才能到山海關?一個月夠嗎?”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一個有所成就的梟雄,一般都不會是那種聽不見他人勸、目空一切的人。
所以鄭成功爽快、誠懇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緊接著便又說起了實務。
“泉州距山海關怕是有七八千里,徹夜不停航行,一切順利的話一個月倒也差不多了,就是哪有那么順利?這種時節,刮北風的天氣也有不少,所以我估計,差不多得一個半月左右,甚至更久都有可能。”
“那就是說,咱們得五月上旬、甚至是五月底才能趕到山海關了?”
“嗯,差不多是這個時間。”
“這么長的時間么...以山海關城防之堅固,再加上平西伯手下的數萬精兵,應該能守住吧?”
“或許吧......”
自己兒子的疑問,鄭芝龍哪里又知道確切答案?也只能含糊的應答著。
按理來說以山海關的城防,再加上幾萬的兵馬,就算是面對闖賊和建奴的夾擊,守個幾個月半年都不成問題的。
但打仗不只是看兵馬多寡、也不只是看堅城地利,很多時候士氣反倒是決定一場戰事的勝負的關鍵。
而如今陜西、山西、京城接連陷落,大明已成兵敗如山倒之勢,山海關的守軍必然也是人心惶惶、士氣低落。
這種情況下山海關能守多久,鄭芝龍心中就沒底了。
但鄭芝龍還是希望山海關能守住的。
若是山海關守不住、皇帝被擒或者被殺,那自己這剛到手的南安伯、太子少保、右都督、東海總兵,可不就瞬間成云煙了嗎?這都還沒捂熱乎呢。
所以此次北上,鄭芝龍自問還是出了大力的。
收到旨意之后,第一時間便征調了大小艦船一百余艘,其中多為一千料、兩千料的大船,乃是鄭家船隊的中堅船型。
等泉州府調撥的糧草裝載到位后,便急急忙忙的出航,可謂是一刻都沒有耽擱。
而且這還只是第一批。
按照朱由檢的旨意,鄭芝龍還準備了第二批的北上船隊。
這一批規模更大、艦船數量高達三百余艘!
“肯定能守住!到時候咱們把陛下接到應天府,再效仿太祖以南克北,將那些流寇反賊、建奴韃子一舉蕩滅,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山河錦繡!如此,也不算是白來這世上一遭、也能夠青史留名了,哈哈哈......”
鄭成功興奮的揮舞著胳膊。
頗有種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豪氣和颯爽,讓一旁的鄭芝龍,止不住的贊許點頭。
“這就是我鄭家的麒麟兒啊,吾兒有王侯之姿!”
“要不,慢些到山海關?這天下,朱姓坐的、李姓坐的、建奴坐的,難道我鄭家就坐不的?”
“只是,萬一失敗的話,怕是得株連九族、家族湮滅了,如今大明尚且據有萬里疆域、富庶江南,鹿死誰手,倒也尚未可知...罷了,此事之后再琢磨吧,最差也已經是伯爵、也已經位極人臣了不是?家族富貴百年,已無變數了......”
看到家有麒麟兒如此,鄭芝龍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一個大膽的念頭!
但很快,這個念頭就被鄭芝龍自己給壓了下去。
大明看起來依舊是如此的強大,強大到讓他不敢輕易的生起逆反之心。
且得到的與會失去的相比,好像也不是那么的誘人,好像安安穩穩的做個位極人臣、富貴百年的明臣也不錯......
“爹,您在想什么呢?可是累了?累了的話就回船艙休息吧,這一大早的,海風還有些冷冽呢,可別凍壞了身子骨。”
鄭成功注意到了鄭芝龍在極短時間內數度變化的凝重神情,擔心的問道。
“嗯,也是有些累了,那為父就先去船艙歇一會。”
“你也不用太勞累,航行的事情有人盯著呢,他們都是跟隨為夫走南闖北、飄洋萬里的老手了,出不了岔子。”
“放心吧爹,我身子骨壯實著呢,我要好好和師傅們學習遠航本領,施瑯,你可得好好教我,不可藏私。”
鄭成功看向一直站在兩人身后、默默的守護著兩人的一名年輕漢子,親切的喊道。
“老爺放心、少爺放心,施瑯一定傾囊相授......”
******
明北京城宮城(紫禁城)城墻周長近七里、皇城周長十八里、內城周長四十五里、外城周長二十八里,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城。
一料約等于0.325噸,一千料也就是大約325噸的排水量,那個時代的帆船來說,已經不小了,傳說中數萬噸的寶船,畢竟只是傳說,史料和實物復原都沒這么大的,木制帆船有其結構的承載上限,有研究說三千噸已經是不可突破的天花板了,哪怕以后世的造船水平也是如此。
鄭芝龍不是個很有大志、很有反心的人,這點從他舉家投降滿清,并且之后滿清殺他他也沒有反抗就可以看的出來,不然他大可以海上王的實力自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