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封賞(一)

“鈍知,人手都安排下去了吧?”

朱由檢放下手中的毛筆,擠了擠有些干涉的眼睛,對身旁候著的沈從文問道。

鈍知是沈從文的表字。

一般取表字都不是隨便取的,或是寄托了長輩對晚輩的深切期盼、或是體現了大眾對一個人的認知。

但沈從文‘鈍知’這個表字,卻怎么看怎么別扭?

難道是因為沈煉自個因為太聰明心思太多吃了不少虧,就希望自己的兒子能簡單純粹、愚鈍一些?

個中因由朱由檢也沒問,但心里估計差不多就是這么回事。

沈煉聰明是毋庸置疑的,不然也攪不起這么大的浪;

可沈煉的聰明,總是容易被女人給影響。

但愿沈從文沒有遺傳到其父沈煉的這一重大缺陷。

“回陛下的話,都安排下去了,最遲后天,我錦衣衛就能將糧庫、鹽庫、油庫等事關民生的庫房摸的清清楚楚,定不會誤了陛下的大計。”

沈從文抱拳躬身,回答道。

“嗯,那就好...每逢打仗,商人最喜囤積居奇發國難財,所作所為比敵軍更為可恨!這次等戰事一起,城中所有庫房即全部收為軍管、按需分配,以維持城中的穩定。”

朱由檢點了點頭,很滿意沈從文的辦事效率的同時、唾棄了一番這些個黑心奸商。

“陛下圣明!愛民之心更是讓臣敬佩不已。”

“都是朕的子民,朕怎能不愛呢?對了大伴,去往撫寧、昌黎兩縣宣旨的信使出發了嗎?可有官員隨行?”

“上午就出發了,這會應該都已經到地界宣完旨了,關城這邊派出了好些位官員隨行,高總兵還派了兩千軍士沿途護送,定能有條不紊的將百姓們都撤至關城。”

一旁靜靜的候著,朱由檢沒吩咐時,安靜的仿佛一根柱子一般的王承恩回道。

“都?能撤回個五六成就已經謝天謝地了,總有百姓們這時候已經向著那李自成、不愿意跟著咱們了...也不怪他們,都是朕沒做好,只是希望他李自成能有點英雄氣概,盡量約束部下,不要傷了百姓們吧,哎...”

朱由檢重重的嘆了口氣。

山海關馬上就要成為四戰之地,戰事一起,那哪會只局限在關墻之上?

山海關以東、接壤遼地的寧遠城軍民,早在自己下旨讓吳三桂入關勤王時,就已經被吳三桂和黎玉田帶回到山海關了,倒是免了百姓因為戰事而涂炭的擔憂;

但是山海關以西、接京師地界的撫寧、昌黎二縣,這會卻還生活著不少的百姓呢,不把他們撤到山海關內,等李自成來了,他們定然不會好過。

亂兵搶掠都是常事,最怕的就是李自成失心瘋了、攻城的時候驅使著百姓蟻附,那可就真的要尸橫遍野了。

別以為打著義軍的旗號就不殺百姓,他們殺起百姓來更狠!

不然這幾十萬的大軍怎么出來了?雪球怎么滾起來的?

不想看到這一幕發生的朱由檢,在餐桌上和幾位重臣說完軍餉的事情后就說起了這事,力主將撫寧、昌黎兩縣的百姓都撤回到關城,并很快就下發了圣旨。

朱由檢這會關心的,就是這些百姓們已經啟程了沒有、到哪里了,能趕在李自成的兵馬到達山海關下前,先一步進入關城嗎?

“陛下放心,陛下如此愛民,蒼天自然也會庇佑陛下,百姓們自然會無恙...”

王承恩接著話說道,安撫著朱由檢。

“呵呵,但愿如此吧...給這兩道旨意加印吧。”

朱由檢沒有將王承恩奉承的話放在心上,點了點手邊的兩卷圣旨,對王承恩說道。

只是這時候的圣旨,肯定已經不是紫禁城時那華麗到不看上面的字、就已經一股厚重氣息撲面而來的、用蠶絲制成的綾錦織品以及粉蠟箋了,而只是上好的宣紙,之后再用黃布裱一下便是。

突圍時能帶著朱由檢的崇禎龍玉璽,就已經是王承恩心思細膩的極致表現了,圣旨、王承恩屬實是帶不了了。

而山海關中哪里去找大內才能用的圣旨?只能先將就著用別的材料代替了。

不過雖然一切從簡,但卻不影響這兩張圣旨上書寫的內容的巨大分量:

“加封鎮南伯黃得功為前都督、征西將軍、授金吾將軍、上護軍;”

“加封平西伯吳三桂為后都督、征東將軍、授驃騎將軍、上護軍!”

兩人立下如此大功,沒有不大加封賞的道理,且要速將賞格給定下來,越快越好,如此才能安撫兩人,以免在這個緊要關頭生本該生的亂子。

思來想去,朱由檢做了以上的加封。

兩人都是伯爵,爵位上自然沒法加了,總不能直接上侯吧?那以后要是再立了功,那該如何封賞?

如此就只能在官職、散階、勛官等虛處動腦筋了。

一是把已經隱沒凋零的差不多了的五軍都督府給抬了出來,一個封了前都督、一個封了后都督,正好和秦良玉的左都督、鄭芝龍的右都督相呼應;

至于這中軍都督,那自然是留著了,用不用得上都是另說。

二是加了征西將軍、征東將軍兩個將軍號。

大明總兵官不少,但有將軍號的總兵官卻極少,不過寥寥七八人而已,而沒有正式的將軍號的領軍軍官,能稱之為將軍嗎?

自然不能!起碼在朱由檢面前不能!

所以若是沒有將軍號,那是絕不能在正式場合稱一名領兵官為將軍的,只能私下里作為敬稱。

但有了將軍號,以后兩人在何處都是能被稱一聲‘將軍’、且能大大方方的應了。

三是一人加了金吾將軍的散階、一人加了驃騎將軍的散階。

明武散階共有三十階,其中金吾將軍為第二十五階、驃騎將軍為第二十四階,均為正二品的武散階。

四是都給兩人加了正二品、上護軍的勛官。

通過這種方式,給予了兩人極致的榮耀,可謂是達到了如今大明武將的最頂峰。

除此之外,又定下了總兵官的品階——二品。

至于是正二還是從二,就看能不能上都督號、掛將軍印、散階以及勛官等了。

原本總兵官乃是臨時差遣、非定制品階官,戰時任命、戰罷撤銷,雖位高權重、但其實位置頗為尷尬。

如今朱由檢通過加都督實職、加將軍封號等方式,將這官職給定了下來,之后就不會再如此散亂無制了。

當然,這只是朱由檢的初步設想。

官制一事錯綜復雜、牽扯甚大,先安撫黃得功和吳三桂,應對好山海關的困局先,等到了南京之后,還得在眾臣的輔助下再細細梳理、成最終定制!

******

明末官制極為混亂,五軍都督府的都督職、封號將軍、總兵等都讓人有眼花繚亂之感,極難辯清,這也是王朝末期的典型特征,各種亂象橫生。

這里的資料小豬還是查過了的,大體上不差多少,不然這章能早點發出來。

但也難免還會有錯,畢竟幾百年下來,很多事情都已經無法佐證了,如果錯了,還請多包涵。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广丰县| 石阡县| 黄大仙区| 横峰县| 蒲城县| 汪清县| 正安县| 东阿县| 吉水县| 神农架林区| 玉树县| 平安县| 牙克石市| 北票市| 沈丘县| 武邑县| 湾仔区| 吉隆县| 名山县| 明水县| 和平区| 绥江县| 金湖县| 遂川县| 定州市| 海口市| 古丈县| 长海县| 敦煌市| 安义县| 佛教| 罗甸县| 南开区| 沈阳市| 大邑县| 江都市| 喜德县| 津市市| 马公市|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