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生崇禎 系統激活
- 興明1644:重生崇禎殺出京城
- 依然小小小豬
- 2747字
- 2022-08-31 16:23:36
在二十多名錦衣衛的護衛下、在遮天蔽日的硝煙中,朱由檢以以往從未有過的速度、快步向山下走去。
沈從文不只帶來了這一二十人,還有幾十人在山下警戒,如今一行人就是趕去山下和那些人匯合,然后一起殺出重圍。
朱由檢及沈從文等一干錦衣衛還好;
已經年過半百、平日里也是養尊處優的王承恩哪里走過這么快?要不是兩名錦衣衛攙扶著,怕是早就跟不上了。
偏偏這時候又是十萬火急之時,他不敢、也不能讓皇帝慢一點,只能勉力的跟著。
而疾行中的朱由檢、或者應該說疾行中的秦浩,根本沒有發現自己的秉筆太監的狼狽;
這時候的他除了行走之外,剩余的幾乎所有的精力都被投入到了腦海中、投入到了那海量的記憶的梳理當中:
前一段的記憶,自己明明還在和一條二十幾斤的大奶青在戰斗、且馬上就要把它拉上岸,可以享受繞城三圈、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榮耀了;
怎么一陣頭暈目眩后再睜開眼時,自己就已經是大明皇帝了呢?
難道是魚線誤觸到了河沿上的高壓線?
皇帝就皇帝吧,誰沒做過穿越成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美夢呢?
但穿越成崇禎皇帝,還是李自成已經打進北京城、都在歪脖子樹上掛了一回的崇禎皇帝,這玩笑就開大了吧?
哪還有什么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只有煤山下李自成的十萬大軍!
這可是前世民科界都不得不認同、回天乏術的時期了,送自己回到這時候,這、這多少有些私人恩怨了......
一口怨氣憋在秦浩丹田處,讓他有一種不吐不快的罵娘感。
不過在回過神來之后,秦浩還是選擇了認命,選擇好好的過好自己身為崇禎的這一世。
小說里都說了,穿越后是回不去前世的。
既然如此,自己只能在這一世奮力求生了。
萬幸自己在前世也是一名鐵桿的明粉,對明史不敢說了如指掌、但也可以說是略知八九。
李自成圍城而已,自己這位通曉歷史走向大明皇帝,未必闖不出一條生路。
只要闖出了生路、有了發展的空間和時間,那李自成又如何?
縱使再加上滿清、加上張獻忠,又如何?
換個角度想,這還是一個極好的契機;
一個救華夏文明和國運于將傾、救萬萬百姓于水火的契機。
這些個愿景,想想都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值得。
也讓疾行中的秦浩、或者已經應該叫回本名朱由檢的他,心中涌起了滿腔赤忱和熱血——干他娘的!
“沈卿,你召集了多少人?”
堅定了本心,接下來就該面對當下的實務了。
朱由檢看向一旁護衛著自己的沈從文,語氣有些凝重的問道。
“回陛下的話,不、不多,只有六七十人。”
“臣是錦衣衛百戶,部下只有百人,一路沖殺行來又折損了一些,如今只剩六七十人了。但請陛下放心,臣的部下各個都是以一當百的精悍之士、各個都飽含報君報國之心,必能護衛陛下殺出一條血路,順利到達山海關、和平西伯匯合!”
疾行中的沈從文,有些惶恐、又有些驚喜的對突然對自己發問的朱由檢行了不是很規矩的禮,然后才有些心虛的回答道。
錦衣衛百戶,在外自然是威風凜凜、兇名遠揚;
但在高官多如狗、勛貴滿地走的大內,區區百戶哪里上的了什么臺面?沈從文從未奢望過自己的陋名能為陛下所知。
但就在剛才,醒來后的陛下不但第一時間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如今還稱呼自己為‘沈卿’!
何為卿?
非高官顯貴、肱骨能臣,哪能得此稱呼?
這說明、自己已經簡在帝心了啊!
若是能護衛陛下平安到達山海關,那飛黃騰達、光宗耀祖,指日可待!
就是自己才六七十人...的確是少了些。
“六十七人?不夠呀......沈卿你一路行來,可曾見到我大明軍士?”
聽完沈從文的話后,朱由檢眉目中的凝重加重了幾分。
歷史記載,李自成攻打北京的軍隊,約在十萬左右;
雖然這十萬人不可能全在北京城,還有不少得放在西北方向的居庸關、南面的保定府等地策應,但北京城的闖軍,五六萬總還是有的。
六七十人想從五六萬大軍的包圍圈中殺出,談何容易?
所以,朱由檢想到了北京城中的其它大明軍隊。
這些年大明邊患、叛亂不止,貴如京城駐軍、大部分也被派出去四處征戰了,這也是北京城被李自成輕易攻破的原因之一。
但畢竟是京畿重地,基本的防衛還是有的。
除了東廠、錦衣衛這些直屬于朱由檢的特務、儀仗性質武裝力量外,尚有部分隸屬于五軍都督府的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等京營兵馬。
擠一擠,以萬計肯定是有的。
只可惜朱由檢命曹化淳選練的、戰績彪悍的親軍勇衛營,早先便被派出去南方追繳張獻忠了,這時候、或許正在勤王的歸途中吧?
至于原本規模宏大的大明皇帝二十六衛親軍,早在正統年間就被戰神天子、英宗朱祁鎮一波給葬送了,此后一直沒能重建,不然京城何致以如此空虛?
而京城規模宏大,巔峰時期人口近百萬,其內樓坊街巷密如棋盤;
以萬計身穿甲胄、手執兵刃的軍士混雜其中,是那么容易被殺光的?就算是一萬頭豬、抓都要抓十天半個月呢。
所以此刻的北京城城內城外,肯定還有許多無頭蒼蠅一般四處亂竄的軍士。
若是能把他們匯集起來的話,打退李自成當然不用指望,但護著朱由檢殺到山海關還是大有可能的。
只要到了山海關,一切就還大有可為!
這時候的寧遠總兵、平西伯吳三桂還未降清,還是大明的臣子、是大明有名的武將。
這時候的自己,還是活著的大明皇帝,丟了國都的大明還有萬里的疆域、有富庶的江南。
自己對吳三桂乃至于其它的大明官員,仍然有足夠強大的統治力!
如此便足矣。
而且在京城淪陷之前,朱由檢就已經向包括吳三桂在內的天下兵馬下達了入衛京城的旨意。
雖然這時候的吳三桂已經有些心思活絡、蛇鼠兩端,但還是出了兵的,這會應該都已經到據京城三百多里的玉田、豐潤一帶了。
也就是說,朱由檢只要往東突擊三百多里,就能和玉田的吳三桂兵馬匯合,就能闖出一條生路!
三百多里而已。
為了自己的小命、為了自己的那些愿景,朱由檢爬也要爬過去!
“見到了,的確有許多散亂奔逃的軍士,但臣救駕心切、來不及收攏他們,陛下的意思是?”
“沒錯!此行可一路收攏潰兵,一鼓作氣殺出包圍圈,往東與平西伯匯合。”
“陛下圣明!”
沈從文再一抱拳,對著朱由檢又行了一禮。
這一禮,比之剛才那禮,要誠懇、要有希望的多!
不是因為這個主意有多好。
收攏潰兵的主意,他如何想不到?只是時間緊急沒來得及實施而已。
他震驚的是、陛下竟然能夠想到這點!
陛下竟然知兵?
此前怎不知陛下知兵呢?
此前只知陛下勤懇過人、比之太祖亦不遜色,但在施政的手段上、卻著實泛泛。
再加上如今陛下不再堅持與北京城、與大明社稷共存亡,答應突圍......
難道是經歷過此次大劫之后,陛下茅塞頓開、慧根長成?
若真是如此,那真是大明之幸!
只可惜,若是這茅塞頓開、慧根長成能來的更早些,那就更好了。
“叮!收獲民望值1點,護我河山系統開啟,系統首次開啟,特送予宿主首見大禮包一份,宿主請自行查收......”
“沈卿,令尊他......”
朱由檢正要再次開口相問的時候,腦海中突然響起的聲音,硬生生打斷了他的問話。
******
大順軍直指京師,崇禎詔征天下兵馬勤王。
三月五日加封寧遠總兵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吳三桂火速領兵入衛北京。
三月十九日吳三桂率軍到達山海關,繼而率兵西進京畿;二十二日吳三桂兵至玉田(屬河北省唐山市)一帶。
信息來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