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嗤!”
火焰鳳凰的速度極其迅速,在一瞬間刺入了瑤姬的心臟之中。
“咚!”
瑤姬吐了一大口鮮血,而后重重的倒在了地上,生死不知。
“哈哈哈!”巨蟒大妖大笑不已,一臉興奮的騰云而去,也不再理睬瑤姬。
在大妖巨蟒的認知中,瑤姬必死無疑,他對自己的實力有信心。
按一般情況來說,巨蟒大妖的認知也沒有問題,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可是天道下的“注定,天道不想要瑤姬死,瑤姬就會有一線生機。
而轉身離去的巨蟒大妖卻沒有發現自己腦海中的一道身影正在漸漸消失。
……
洪荒世界,不知道過去了多少年。
一處極其莊重的大典之上,一場特殊的儀式正在舉行。
姜子牙迎接玉符、金敕,供于香案上,望玉虛宮謝恩畢,黃巾力士與白鶴童子別了子牙回昆侖。不表。子牙將符敕親自赍捧,借土遁往岐山前來。只一陣風早到了封神臺。有清福神柏鑒來接子牙。子牙捧符敕進了封神臺,將符敕在中供放,傳令武吉、南宮適:“立八卦紙旛,鎮壓方向與干支旗號。”又令二人領三千人馬,按五方排列。子牙吩咐停當,方沐浴更衣,拈香金鼎,酌酒獻花,繞臺三匝。子牙拜畢誥敕,先命清福神柏鑒在壇下聽候。子牙然后開讀玉虛宮元始天尊誥敕:
“太上無極混元教主元始天尊敕曰:嗚呼!仙凡路回,非厚培根行豈能通;神鬼途分,豈諂媚奸邪所覬竊。縱服氣煉形于島嶼,未曾斬卻三尸,終歸五百年后之劫;總抱真守一于玄關,若未超脫陽神,難赴三千瑤池之約。故爾等雖聞至道,未證菩提。有心自修持,貪癡未脫;有身已入圣,嗔怒難除。須至往愆累積,劫運相尋。或托凡軀而盡忠報國;或因嗔怒而自惹災尤。生死輪回,循環無已;業冤相逐,轉報無休。吾甚憫焉!憐爾等身從鋒刃,日沉淪于苦海,心雖忠藎,每飄泊而無依。特命姜尚依劫運之輕重,循資品之高下,封爾等為八部正神,分掌各司,按布周天,糾察人間善惡,檢舉三界功行。禍福自爾等施行,生死從今超脫,有功之日,循序而遷。爾等其恪守弘規,毋肆私妄,自惹愆尤,以貽伊戚,永膺寶箓,常握絲綸。故茲爾敕,爾其欽哉!”
子牙宣讀敕書畢,將符箓供放案桌之上,乃全裝甲冑,左手執杏黃旗,右手執打神鞭,站立中央,大呼曰:“柏鑒可將‘封神榜’張掛臺下。諸神俱當循序而進,不得攙越取咎。”柏鑒領法旨,將“封神榜”張掛臺下。只見諸神俱簇擁前來觀看。那榜首就是柏鑒。柏鑒看見,手執引魂旛,忙進壇跪伏壇下,聽宣元始封誥。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柏鑒昔為軒轅黃帝大帥,征伐蚩尤,曾有勛功;不幸殛死北海,捐軀報國,忠藎可嘉!一向沉淪,冤尤可憫。幸遇姜尚封神,守臺功茂,特賜寶箓,慰爾忠魂。今敕封爾為三界首領八部三百六十五位清福正神之職。爾其欽哉!”
柏鑒在臺下,陰風影里,手執百靈旛,望玉敕叩頭謝恩畢。只見壇下風云簇擁,香霧盤旋。柏鑒至臺外,手執百靈旛伺候指揮。子牙命柏鑒:“引黃天化上臺聽封。”不一時,只見清福神用旛引黃天化至壇下,跪聽宣讀敕命。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黃天化以青年盡忠報國,下山首建大功,救父尤為孝養;未享榮封,捐軀馬革,情實痛焉!援功定賞,當存其厚,特敕封爾為管領三山正神炳靈公之職。爾其欽哉!”
黃天化在壇下叩首謝恩,出壇而去。子牙命柏鑒:“引五岳正神上壇受封。”少時,清福神引黃飛虎等齊至臺下,跪聽宣讀敕命。
子牙曰:“今奉太上元始敕命:爾黃飛虎遭暴主之慘惡,致逃亡于他國,流離遷徙,方切骨肉之悲;奮志酧知,突遇陽針之劫,遂罹兇禍,情實可悲!崇黑虎有志濟民,時逢劫運;聞聘等三人金蘭氣重,方圖協力同心,忠義志堅,欲效股肱之愿;豈意陽運告終,赍志而歿。爾五人同一孤忠,功有深淺。特钖榮封,以是差等。乃敕封爾黃飛虎為五岳之首,仍加敕一道,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岳勘對,方許施行。特敕封爾為東岳泰山大齊仁圣大帝之職,總管天地人間吉兇禍福。爾其欽哉!毋渝厥典。”黃飛虎在臺下先叩首謝恩。
子牙方讀四敕曰:“特敕封爾崇黑虎為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特敕封爾聞聘為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特敕封爾崔英為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特敕封爾蔣雄為西岳華山金天愿圣大帝。爾其欽哉!”崇黑虎等俱叩首謝恩畢,同黃飛虎出壇而去。子牙命柏鑒:“引雷部正神上臺受封。”只見清福神持引魂旛出壇來引雷部正神。
只見聞太師,畢竟他英風銳氣,不肯讓人,那里肯隨柏鑒。子牙在臺上看見香風一陣,云氣盤旋,率領二十四位正神徑闖至臺下,也不跪。子牙執鞭大呼曰:“雷部正神跪聽宣讀玉虛宮封號!”聞太師方才率眾神跪聽封號。
————————————
作者有話說:從此處的情節開始大家可能會看的很迷糊,但是等大家讀到后面就能“撥開云霧見青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