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拍馬屁,一門大學問

老實說,楊堅是一位好騙的皇帝。

倒不是說他不聰明,雖說天下境內仍有宋國,明國等諸侯國,但大體上統一天下,怎能是個庸人?

楊堅雖不善武功,但為不會為戰爭而戰爭,為博得美名,頭腦一熱,去跟沒什么油水的胡人打游擊戰,說起來光鮮背地里挺蠢的。

戰爭,是一門生意,有人打仗打贏了還把褲底兒賠掉,有人打輸了卻能盆滿缽滿,這就是差距。

主要問題是楊堅不信任百司,獨斷專行,性至察而心不明。

說白了就是: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對付這種人,楊敦自有辦法。

他神情懇切,聲音真誠地說:“阿爺,說起來,比起讓我立府,倒不如滿足我一個愿望。”

“只是阿爺,你真的什么愿望都能辦到嗎?”

“哦?”

皇帝坐擁天下,怎么能說自己不行?

面對楊敦幾乎實質化的不信任,楊堅眉頭一挑,來了興致:“說罷,朕準了。”

楊敦一臉天真:“既然江南大旱,希望阿爺給我們都降下一場雨吧。”

楊堅:他要是能下雨還能擱這站著?

劉邦是赤帝子,他不就變成了水滴子,看誰不爽就不給誰下雨???

恩,這么一想還挺美的。

楊堅咳嗽了一聲,神色恢復正經:“這個,朕不準!”

“大騙子,明明都答應好了!”楊敦不依不饒,“如果阿爺不答應我,我就自己去求雨!”

說著,楊敦扭頭,就往門外走。

楊敦走到一半,眼前一黑,隨后砰的一聲,不知道撞到了什么。

頭頂傳來于文慶的笑聲。

于文慶剛一到門口,就聽到了這有趣的談話。

于文慶拽過楊敦,帶著楊敦坐回楊堅的身邊:“陛下,十四皇子一片孝心,又不是有意說你的。”

他繼續打趣道:“更何況,他說的也沒錯,君無戲言,君無戲言啊!!”

“你個糟老頭子,整天沒大沒小。”

楊堅也不和他計較,伸手親自為于文慶倒了一杯茶水。

于文慶是他的知己,心腹,至交,沉著有才識氣度,年少以聰敏而知名。

早年在東觀學習,熟讀經史,后棄文從武,并立志:“書本只是記錄姓名而已,我怎么能一直讀書成為迂腐的儒生呢?“

可見此人文武雙全,又頭腦靈活。

楊堅表面責怪,實則表達親熱。

于文慶伸出綁著繃帶的手,在楊堅面前揮了揮:“陛下,這茶水雖好,但太燙,我現在實在是喝不了。”

楊堅佯裝發怒:“怎么,難不成還要朕喂你不成?”

于文慶連忙求饒:“不敢,不敢,等茶水涼點,臣一口干如何?”

楊堅對文慶沒骨氣的模樣回以一個白眼:“算了,你現在金貴的很,碰壞了傷口可了不得嘍。”

于文慶蒼蠅搓手,壓低了聲音說:“聽說陛下前陣子從西域弄來些葡萄酒?如果陛下實在愧疚,不如就送點給臣做賠罪吧。”

葡萄和葡萄酒傳入中原的時間很早,但非常昂貴稀少,一般也只有帝王將相可以消費的起——比如魏文帝曹丕就是出了名的愛葡萄。

“好你個于二,今天跑朕這里來蹭吃蹭喝了對吧。”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格外輕松隨意。

誰能想到平日里恩威并施,一手帝王心術玩得大臣們瑟瑟如鵪鶉般的皇帝,私下竟還有這般模樣呢?

一陣寒暄之后,于文慶說起正事:“陛下,這旱災,除非有神靈之偉力,跨越州縣,將江河倒灌。基本上,就是聽天由命。”

“既然十四皇子有這個孝心,想替陛下分憂,陛下為何又要拒絕呢?”

楊敦有于文慶撐腰,得意地抬起下巴:“對啊阿爺,不就是天下雨嗎,我看不難!”

于文慶一聽,嗓子一嗆,差點蚌埠住了。

國之根基,以農為本,而這農,決定了國家人口,這是國家興盛與否的最關鍵指標。

而這每年的農業收成,取決于什么時候下雨,什么時候干旱。

翻手為云,負手為雨,根本不可能!

就連傳說中被神化的諸葛武侯,都只敢借東風!

今日他就把話放在這了!

誰要是有這種操縱自然的偉力,他拋開老臉不要,也要磕頭奉茶,拜其為師。

楊敦繼續說:“我常聽阿娘講故事,說是誰誰誰出生時懷抱紅日,紫霞千里,誰誰誰滿城花開,百鳥朝鳳。這下雨,又怎么會難呢?”

“阿爺,實在不行,就交給我,我彈指間,就可以讓天下雨了。”

楊堅徹底沉默了。

有些道理,你和聰明人講得清楚,你和小笨蛋講不清楚——這叫什么,這就叫笨蛋專治人精,亂拳打死老師傅!

他知道楊敦說的不對,但又不能說出來,不然就是再打自己的臉。

誰叫他登基的時候也搞過什么天降白鹿的祥瑞呢?

楊堅老臉一紅,對著于文慶眉頭一聳。

于文慶心領神會,立馬轉移話題:“你個小機靈鬼,說起來,你怎么知道你阿爺和我正在為下雨的事情發愁呢?”

楊敦沒有表功,老老實實把這一切推到太子身上:“是二兄說的,他說阿爺為江南大旱的事情,愁的胡子都要掉了!”

“我琢磨著,天不下雨,就讓他下雨,地不生苗,就讓他生苗。這樣簡單的道理連我都懂,你們怎么會不懂呢?”

于文慶笑了,楊堅也緊跟著笑了。

是啊,這道理是這個道理,但現實是不能光按照道理去講的。

就像是你跟著商人講唇亡齒寒的道理,商人給你講各有各難處的道理,明面上推三阻四,暗地里卻指不定隨手對某歌姬豪擲幾百兩黃金。

備注一下,長安居,大不易,連長安地段還不錯的房子也才賣百兩黃金。

道理......唯有手中的槍棒就是道理,槍有多長,道理有多廣。

當然,對于楊敦的孝心,楊堅是很欣慰的。

楊堅為了維持父親的尊嚴,耐心地解釋說:“十四啊,其實朕是可以呼風喚雨的,之所以不這么做,是因為考慮到了別的問題。”

“你想,如果每次大旱,朕都直接解決了,要那群王公大臣做什么?長此以往,他們就變成了廢物。”

“所以說,解決問題,只是一時的,鍛煉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我隋唐的千秋大計。”

于文慶倒吸一口冷氣,端起茶,掩飾他扭曲的面容:要不是他耳朵還沒聾,就信了這鬼話!

楊敦則不同,他立馬眼冒星星,一副仰慕至極的模樣,滿足了楊堅膨脹的自尊心。

拍馬屁,一門大學問。

向來油嘴滑舌的人拍馬屁,和向來清高正直的人拍馬屁是兩個效果,同理,心機深沉的老人和天真無邪的孩子也是兩個效果——正巧楊敦兩個都占,他又正直又天真。

楊敦緊跟著一頓現代娛樂缸浸染出的七彩螺旋馬屁,趁熱打鐵,對楊堅實行了降維打擊。

直把楊堅吹的三魂七魄找不到主兒,迷迷瞪瞪答應讓楊敦去欽天監求雨。

——誰能拒絕可愛的兒子糯糯地對你說:阿爺,我也想幫你的忙呢?

尤其是在其他兒子都在爭權奪利,和他關系逐漸疏遠的情況下。

當然,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楊堅很清楚,天不下雨對他無害,天下雨對他有益。

能做出這種損己利人事,楊敦絕對是真孝啊!

楊堅是越看楊敦越順眼,拉著楊敦和于文慶吃午飯。

或許是懷著某種補償心理,楊堅特意為楊敦點了頓隋唐名菜牛頭褒。

要知道,能讓生性節儉,又多年齋戒的楊堅做出這等吩咐,絕對是件破天荒的大事!

《隋唐律卷十五.廄庫》:主自殺馬牛者,徒一年。

故此,隋唐境內的的牛肉少得可憐,能流到市面上的,除非“不幸誤殺”,都是流著苦役淚的吃貨們汗珠摔八瓣得來的。

但楊敦并不領情。

他不愛吃牛頭,偏愛鯉魚,不愛吃白菜心,偏愛白菜葉。

楊堅非但不生氣,反而又心疼又感動——子此類我!

楊敦淺嘗了幾口,就停下筷子,眼巴巴地看著牛肉,不知道在想什么。

“來,想吃什么?阿爺給你夾菜。”

楊堅以為楊敦是不好意思,心都快化了。

這孩子平常一定是吃了很多苦,才長得瘦,不像楊泰一樣白白胖胖的。

楊敦小心翼翼地說:“如果我不吃,能不能把這些菜都帶走呢?”

楊敦年紀小,容貌還尚未舒展開,但也可足見其骨相標志,眉似山,眼如月,皮相又生的毫無瑕疵,光滑如瓷器。

扮演起可憐來,比小貍奴還要惹人心疼,扮起霸道來,說是少年嬴政都毫不夸張。

簡直就是上天搶著喂他飯吃。

楊堅被擊中,忍不住虎摸楊敦,說:“帶回去的話,菜都涼了。你想要吃什么,阿爺全都叫人給你做。”

于文慶也說:“是啊,你阿爺不在的話,就來找我。”

誰料楊敦嘆了一口氣:“阿爺我不是想帶回去自己吃。”

“大兄喜歡吃牛,但他去佛寺就吃不到了,我就想著帶點給他也嘗嘗。”

如此童真的話,讓楊堅的眼眶有些熱,但他沒有哭。

因為他立馬又升起了對楊勇的憤怒!

牛和馬對生產力低下的封建社會的意義不言而喻。

要是為了口舌之欲,肆意宰殺幫助種地的大型牲畜,這對隋唐來說絕對是個災難!

楊勇貪圖享樂就罷了,甚至為了享樂,挖農民的根,挖社稷的根,這就是在挖楊堅的根!

這等于謀逆!

罪上加罪,罪無可恕!

于是雙標的楊堅果斷決定,將楊勇的妻妾兒女,也一并牽連,囚禁佛寺!

楊敦無辜地眨眨眼。

這件事和他可沒有關系,他可什么壞話都沒說啊——

楊敦只是想模仿懷橘遺親的典故。

說實話,要不是條件不允許,他挺想改編一下什么臥病求鯉,郭巨埋兒,賣身葬父等千古奇孝。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是改編,不是創新呢?

因為但凡是個碳基生物,也想不出《二十四孝》這等過于生草的劇本啊!

他是裝傻,又不是真傻!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乡县| 玉树县| 广宁县| 广丰县| 铁岭市| 岳阳市| 阿克陶县| 青川县| 乐清市| 泗阳县| 漯河市| 简阳市| 久治县| 青铜峡市| 宿迁市| 海伦市| 乌拉特后旗| 安化县| 吕梁市| 威远县| 新干县| 忻州市| 门源| 庆城县| 成武县| 凌海市| 日喀则市| 册亨县| 湘潭市| 阜阳市| 台北县| 岚皋县| 西峡县| 恩施市| 土默特右旗| 海原县| 乌拉特前旗| 津市市| 雅安市| 吉木萨尔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