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別
- (日)上野千鶴子
- 1171字
- 2022-08-31 12:01:37
獨居者既不覺得寂寞也不覺得不安
辻川醫生在他的第三本書《續·晚年一個人生活是幸福的》(水曜社,2016年)當中,針對老年人是否會“寂寞”和“不安”做了調查。他將獨居的情況和與家人同住的情況進行了統計比較,其結果如圖5和圖6所示。原來如此!根據這樣的調查結果,大家會認為“果然一個人生活還是會寂寞的”。但是,辻川醫生在書中指出,“寂寞這種情感很多時候是暫時性的”,“一旦過了某一時期,你就習慣了”。因此,剛剛開始獨居生活的新手會感到寂寞,但如果“你一開始就是一個人的話,就不會覺得寂寞”。
圖5

圖6

出處:《續·晚年一個人生活是幸福的》(辻川覺志,水曜社,2016年)
其實大家都明白,對老人來說,和心意不通的家人住在一起才是最寂寞的。有個事實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的老人,其自殺率要比獨居的老人高,而這與大家預想的正好相反。
圖7

出處:《續·晚年一個人生活是幸福的》(辻川覺志,水曜社,2016年)
圖7說明了寂寞感和生活滿意度的相關性。從這個圖可以看出,覺得不寂寞的人生活滿意度相對較高,這跟我們的預想一樣。但不論寂寞與否,和家人同住的老人,其生活滿意度都比獨居者低。辻川醫生稱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
讓我們來聽聽一個具體的案例。
關于“不安”的調查結果顯示:42.3%的受訪者表示,“無論有多少家人,也無關乎年齡,在任何環境中都會有不安的情緒”。
不過,作為“人生輸家”的獨居者們可能會認為,無論如何那些有子女的老人應該會比較安心吧,畢竟萬一有什么事,他們的子女馬上就可以趕過來。對此,辻川醫生也做了周密的調查,他對有子女的老人、沒有子女的老人、子女離得近的老人、子女離得遠的老人的生活滿意度、煩惱度、覺得寂寞的比率、覺得不安的比率進行了比較,結果如圖8、圖9、圖10、圖11所示。真沒想到,結果竟然是:沒有子女的獨居老人生活滿意度最高,煩惱度低,覺得寂寞的比率低,覺得不安的比率也低。在煩惱度方面,子女離得近的老人高于子女離得遠的老人,這很好地說明了眼不見則心不煩。另外,子女離得遠的老人比子女離得近的老人更容易感到不安,這也是容易理解的。
圖8

圖9

出處:《續·晚年一個人生活是幸福的》(辻川覺志,水曜社,2016年)
圖10

圖11

出處:《續·晚年一個人生活是幸福的》(辻川覺志,水曜社,2016年)
辻川醫生的發現如下:“如果你從一開始就沒有子女,也習慣了沒有子女的生活,那可能你老了以后也并不會覺得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