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世界中,我這邊可以操控虛擬現實的進度,所以不會出現在現實世界你感覺有很長的交流等待時間。為了你沒有理解上的障礙,長度,溫度,時間等所有的單位制式,都換成你能理解的人類所使用的單位制式了?,F在先從我們星球的發展開始,我們認為這對你明白后面的整個事情非常重要?!?
釋無看著眼前奇異的變換的場景說道:“我現在在虛擬世界看到的和感受的,是以你們的記憶視角體驗,看著非常扭曲怪異的場景。很多地方都非常的不好理解,更多只能通過文字了解其中的大概?!?
蛟龍很快的交流道:“我們所有的感官系統與人類有很大差異,所以與人類感受的非常不一樣。我們無法完全知道你所感受和體驗的世界,你現在看到的場景才會顯得怪異。為了你能理解,我們的記憶場景通過轉換成你能理解的文字,大部分的場景內容都通過文字解釋展現出來了。同時在通過你的大腦反應,進行場景逐步優化了,場景會接下來會逐漸變得清晰?!?
接下來的場景,蛟龍向釋無展示了他們星球的演化發展,與太陽系地球的特別之處,蛟龍的發展等。雖然蛟龍說的做到釋無能夠了解的程度,但是各種片段凌亂的展示,還有一些表達不清的文字內容。讓釋無了解起來還是有些困難,于是問道:“雖然能大概的了解并理解到一些內容。但是為什么模擬的虛擬現實都是場景片段,所表述的文字也是非常精煉的總結形式的內容?”
“這些和我們蛟龍記錄歷史全靠自身的記憶有關。不同于早期人類用甲骨、泥板、竹簡、紙張等文字記錄的歷史。我們所有的歷史都是靠我們的記憶,這樣會把很多事情壓縮精煉化的記憶。你看到的文字,是我們記憶的精煉總結片段,然后轉義成你能理解的文字。在推進到展示和球相關的內容,會用部分人類制作的場景和體驗,應該可以非常好理解?!?
釋無體驗著蛟龍創造的光怪陸離的虛擬現實,看著蛟龍在其中非常精煉總結形式的文字內容。一點點了解著釋無想要解開的一個個疑問。
母星的運行方式:蛟龍所生活的星球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行星,蛟龍稱為母星。行星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相同,形成了非常奇特的運行方式。如同地球與月亮一樣,月亮的一面永遠的面對著地球,而另一面永遠也看不到地球。母星也同樣只有一面永遠朝向恒星的極晝,而另一面是永遠背向恒星的極夜。
母星的整體情況:母星體積是地球的1.5倍,水覆蓋率占行星的百分之九十。其中只占百分之十的陸地面積是一整塊大陸,處于母星北緯30度偏東的區域剛好在極晝面。母星另一面是永遠的極夜異常寒冷,常年沒有恒星光線的照射,積年累月的冰層覆蓋已經達到海平面幾千米的高度。由于海水非常深,極夜面所有冰層都漂浮于海洋上。恒星直射行星的中心區域和晨昏線的邊緣,由于海水溫度不一樣,加上大陸的部分阻隔。導致海洋環流力量不均勻,形成了環赤道偏轉向大陸架,圍繞整個星球的巨大環行星洋流。使整個漂浮的冰層在洋流作用下,緩慢的從洋流流出的方向推出極夜,經恒星的炙烤融化,逐漸崩塌斷裂形成獨立的冰山,協同洋流向恒星直射的中心流去漸漸化地成海水。在巨大環星洋流另一側,洋流則緩緩的推動著冰層進入極夜,冰層邊緣的海水逐漸結冰,冰層經年累月逐漸增厚。往復循環,凝結,移動,消融,再凝結,構成巨大的移動冰層周而復始的循環。
母星的生態情況:母星僅有的一片大陸剛好處在極晝的溫帶地區,整個陸地沒有高山存在,被溫暖的洋流包圍,加之海面上的暖濕氣流,使大陸的氣溫常年保持在17-23度之間,基本沒有狂風冰雪等惡劣氣候存在。濕潤的空氣中氧氣含量比較低,只有百分之五左右。由于沒有衛星產生的潮汐作用影響,大陸十分的穩定,沒有地震火山大陸漂移等。穩定的氣候條件使星球的生物發展演化十分緩慢,海洋中和陸地上的生物種類相比于地球較少,新物種已經有幾億年沒有出現了。
蛟龍的外型:身長有兩米左右,身體非常的粗壯,軀體似魚。全身皮膚呈現淡紫色,有像蛇的鱗片物附著在身體表面。脖子和身體差不多粗,很難看出有脖子。有六肢,其中后四肢短粗,前肢較細長但更加靈活。頭頂有兩個靈活的觸手,觸手頂端的肉球一直保持著濕潤狀態,通過蛟龍相互接觸傳遞信息素交流。有眼睛但與地球上生物的眼睛完全不同,看著是一層黑色突出的皮膚,可以非常靈活的控制突出凹陷的大小,來觀察周圍的環境。嘴向前突出占據了臉的大部分位置,沒有鼻子,沒有耳朵,聲音和嗅覺也是依靠觸手來感知周圍可能的危險。
蛟龍的繁衍:與地球的單細胞分裂有些相同的地方。在繁衍時期蛟龍會蜷縮起來,身體表面分泌粘液將全身包裹,等待黏液變干硬化成殼后,內部所有細胞會全部融化,變成原始細胞。所有細胞隨后會一份為二,分裂生長出兩個一樣較小的蛟龍。分裂的兩個蛟龍都會擁有之前蛟龍百分之九十的記憶,丟失的少部分記憶是老化的大腦細胞。其中記憶是根據使用的情況,曾經記憶細胞受回憶的刺激來決定,如果記憶一直沒有接受到相應的調用刺激,將無法保持活力會慢慢老化,在分化的時候會被新分裂的細胞吸收。如果經常用到的記憶,會一直保持活力,存在于大腦中并延續下去。甚至是前幾十代上百代的記憶也能被保留下來,使后代蛟龍依舊記得。還有一種繁衍是融合的方式,在蛟龍自然生存壓力較大,個體弱小不足以分裂時。只能尋求其他弱小的蛟龍互相纏繞在一起,共同分泌黏液變干化成外殼,這時只會融合出一個相對較大一些的蛟龍。由于自身的記憶經驗已經不足以使自身存活,這時兩個蛟龍將會有大量不適合生存的記憶丟失,每個個體只會保存在嚴酷環境中有利于生存的百分之四十五左右的記憶。以利于接下來的生存繁衍。
蛟龍的發展:演化出能保留大部分記憶的能力,使得蛟龍成為星球上最高級智慧的生物。祖輩的經驗不用學習分享就能知道,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形成生產力。非常利于蛟龍的發展壯大,迅速的占領成為食物鏈頂端的物種。接下來大量的繁殖,將星球上能夠捕獲的食物消耗得所剩無幾。在經過了發展的低谷后,有些蛟龍學會了使用工具,逐漸發展出與地球人類類似的農業和養殖業,在發展低谷中生存了下來。但是腦容量大部分用來記憶儲存,致使互相學習新知識的速率非常緩慢。在類似人類農業的時期,一直延續發展了5億年的時間,這段時期還發明了一些比較好用的工具和一些基本的數學運算能力。
蛟龍的文化:用觸手交流并能保存祖輩的記憶,導致沒有發展出類似人類的語言文字。由于以前的記憶能記住祖輩很多代的事情,對歷史有明確的了解,通過觸手的信息素傳遞信息,能全方位感受到對方體驗的視角和感覺。因而文學方面幾乎是空白,沒有像人類發展出非常豐富的文學。在情緒方面,因為有非常豐富的記憶,經歷感受的事情非常多,一般的事情蛟龍很少會像人類表達出豐富飽滿的情緒,只有在遇到特別重大的事情時,才會表現出情緒的波動。
蛟龍的科技:由于繁衍是分裂與融合的方式,在漫長的發展演化后,不同個體的記憶和知識差異較大,致使蛟龍有非常明確的社會性分工。雖然可以通過觸手互相接觸交流學習,但大部分記憶容量被以前的記憶占據,不是十分有用的記憶很難進入記憶區保留到下一代。蛟龍的這種特性,對固有思維的依賴,導致知識和科技的發展一直十分緩慢。
當展示完蛟龍的星球和蛟龍自身基本信息后,釋無驚嘆宇宙中還有如此神奇的星球,以及星球上面還有蛟龍這種奇特的生物。
同在虛擬現實的蛟龍站在釋無身旁說道:“通過你的大腦反應,將虛擬的場景逐步優化了一些。接下來的虛擬現實場景,體驗應該會相對好一些。”
這時虛擬現實場景的畫面繼續向前推進著,釋無體驗的扭曲場景也變得好一些了。看著好似比較拙劣的手繪動畫場景,部分場景體驗還是要借助文字來理解內容。其中變化較大的是,釋無的五官體驗相對真實一些了。
新體驗到的場景時間發生在蛟龍星球的一億年前。展現的是當時親歷者后代,在一億年前經歷了改變蛟龍發展進程的記憶,所匯集成的不同視角的場景。釋無現在看到的就是這些蛟龍不同視角記憶展現出來的畫面。
一億多年前的蛟龍還處于多部落時期,各自占據領地分布在這片超級大陸上。釋無所在的地點剛好在其中一個蛟龍部落附近,此時天空突然被如同一顆子彈的巨大物體劃破,發出刺耳的轟隆聲。部落中的蛟龍們受到驚嚇四處逃散,巨大的物體在離地面還有兩公里時開始減速,緩慢的降落在距離地面還有九米的距離時,靜靜的懸停在了空中。
距離最近的蛟龍部落,當時都看到了這個通體呈黑色的物體,有10千米的高度,直徑有1.5千米左右。蛟龍們看到如此巨大的物體從天而降時,回憶搜索祖輩遠古的記憶,沒有一個蛟龍經歷過這種事情。蛟龍觸手互相接觸交流體驗著驚恐和疑惑,對當時發生的事情完全不知所措。望著這個龐然大物降落懸停在地表處,擔心這直插天際的巨大物體會突然倒下來砸中他們,爭相慌張的逃離此片區域。隨后這個部落的蛟龍在自己勢力范圍的最遠處還挖了坑道,躲在里面確保倒下來不會被砸中。
當時的蛟龍逃離到遠處后,惶恐的望著這個巨大的物體。轉眼間在這個星球上已經懸停了兩天。
在天空中的恒星永遠在同一個地方照耀著大地,沒有任何的改變。釋無在這顆星球上看不出時間的任何變化。于是問旁邊的蛟龍道:“你們的時間是怎么計算的。”
“時間變化計算方式是在我們的恒星系中,距離恒星較近一顆行星的公轉時間來算的。每次靠近恒星類似地球的金星凌日,一次為一個小周期時間。同時恒星內圈更近的一顆行星,當這兩顆行星同時近距離的掠過恒星時,為一個大周期。我們的時間周期都很長,你所看到的時間是換算為人類記錄時間才得到現在的兩天時間。”
明白了時間的記法后,此刻釋無在虛擬現實中,體驗感受著母星上永遠同一個方向的微風輕拂著??吹降孛娓鞣N怪異的植物生長著,隱藏在植物里面的動物也都是非常怪異的樣子。加之原本還有些扭曲的畫面顯得更加奇特,以釋無生前寫的科幻作品也想象不出外星球如此怪異生物的樣子,他們的生活習性更無法想象。在體驗到各個蛟龍的視角中,還看到了蛟龍飼養的怪異動物和一些怪異植物,有些明明生長固定在地面上生物,卻和動物一樣能夠伸展收縮并能躲避和誘捕一些其他小動物。
蛟龍部落在遠處坑道內,惶恐的觀望了兩天的時間。一直矗立懸停在地表的巨物沒有任何反應和動靜,也沒預想的會倒下來。不巧的是巨物降落懸停的位置下面,剛好是蛟龍的養殖場所,所有供給部落的食物都在下面。雖然這支部落在邊緣也能找到少許的食物,但是主要的食物供應還是需要養殖場所的食物供應。釋無在這時看到當時的蛟龍部落,商議后派了三個比較敏捷健碩的蛟龍,逐步靠近巨物降落的區域。希望能知道這個降落到他們部落處,直插天際類似子彈的巨大物體究竟是什么。
三個蛟龍匍匐著緩慢的爬行接近,在靠近到距離還有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時。三個蛟龍忽然有一種特別奇特的感覺,猶如一張無法看見但能感覺到的巨大膜一樣的物體,其產生出非常大的阻力。其中一個膽大的蛟龍將前肢用力的向前推入,這時蛟龍的身體突然向前一傾,意外的穿過了這層不可見的膜,整個跌入了里面。爬起后這蛟龍發現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隨即這蛟龍繼續向前爬行,但還沒走幾步猝然暈倒在原地。
剩下還沒有進到膜內區域的兩個蛟龍,看到這個場景后,驚恐的連退幾步。就在此時懸浮的巨大物體中,飛出一艏小型的飛行器,長度有30米左右,懸停在暈倒的蛟龍上方。一陣強光照射向蛟龍后,暈倒的蛟龍瞬間整個消失,飛行器隨后回到了懸浮的巨大物體中。已經后退了幾步的兩個蛟龍看到瞬間消失的蛟龍后,頓時驚慌失措的癱軟在原地。
過了好一會兒,緩過神來的兩個蛟龍連滾帶爬的逃離,回到了遠處部落的坑道中。立刻將看到的全部信息通過觸手的信息素,分享給部落里的全部蛟龍。所有的蛟龍都搜索以前的所有記憶,依舊沒有關于這種類似經歷的任何記憶。部落中瞬間失去了一個蛟龍,使得全部都籠罩在驚恐不安中。
巨大矗立的物體仍然靜靜的立在原地,沒有任何反應和動作。蛟龍們也不敢再靠近,于是派蛟龍遠距離全天候監視著,記錄所發生的一切。大概10小時后,遠距離監視的蛟龍發現小型飛行器再次飛出。在飛到不可見的膜外側后,再次向地面照射一束強光。此時之前消失的蛟龍,瞬間又出現在光照區域的地面上。監視的蛟龍遠遠望見還處于昏迷狀態的蛟龍,立馬將看到的一切報告給了部落蛟龍。
經過商議決定再派兩個蛟龍慢慢接近,探查昏迷蛟龍的情況。新派的兩個蛟龍在慢慢接近后,發現昏迷的蛟龍還有生命體征。兩個蛟龍在觀察了周圍的環境,確認安全后,偷偷摸摸的將其抬了回來。細心照料后昏迷的蛟龍不久蘇醒了過來,但是關于進入膜里的一切記憶,以及昏迷后到醒來的這部分記憶全部都沒有了。
對此刻發生的蛟龍從未經歷的詭異事情后,在此處的這部落蛟龍們哪怕面臨食物的短缺,也不敢靠近巨物懸停的這片區域,只是一直派蛟龍監視著發生的一切。
又過了兩天,就在部落的蛟龍監視著懸浮在星球上的巨物時,這時太空突然發生異樣,一個比蛟龍所處的星球還要大的物體,正在逐漸靠近這顆行星。因為距離十分遙遠,在蛟龍星球上遙望,只看到一個比恒星要大一些的物體,遠遠和地面懸浮的類似子彈一樣的物體,在逐步的靠近恒星,并很快將整個恒星的光遮擋了起來。轉眼間行星上所有在這片陸地上的生物,體驗到了從未體驗到的黑夜,祖祖輩輩的蛟龍記憶中第一次看到了天空中還有星星的存在,滿天的繁星灑在天空中,瑰麗璀璨。
在這個星球上所有部落的蛟龍,都看到了他們所有祖輩都未看到的壯觀景象--黑夜。當時的蛟龍在這片超級大陸上一直繁衍生息,重來沒有離開過這片島,不知道永遠懸在天上照亮他們的恒星有一天會消失不見,整個星球會籠罩在所有蛟龍從未見過的黑暗中。蛟龍們看到如此景象,十分的驚恐害怕。有些蛟龍驚悸的互相蜷縮在一起,有些蛟龍四處找地方躲起來,但是一片黑暗看不到任何的東西,只能匍匐著慌張的摸索向前。有些蛟龍想逃離黑暗,但每個地方都是黑暗的,找不到光明無處可逃,躲在隱蔽處顫抖著。
在遠處監視懸停巨物的蛟龍,也驚恐的匍匐地看著天空。卻突然發現地面懸浮的巨大物體開始向上升起,逐漸加速很快的離開了地表,向著遮擋恒星的物體飛去并隨后進入了其中。緊接著一個二十米的黑色方形物體,緩慢的從遮擋恒星的物體中降下來。在距地面十米的地方后,停止了下降并懸停在空中。所降落的地點與之前降落的巨型物體處在同一個地點。最后在天空中遮擋住恒星的飛行器,瞬間消失于天空中,大地瞬間又重回光明。
還處于惶恐中的蛟龍部落,遠遠的看著這個方塊體不敢接近。過了將近兩個月后,由于方塊體一直沒有任何反應,其中有一個比較好奇的蛟龍,走到了方塊體懸停處的下方。這時在外圍的蛟龍看見方塊體發出一陣微弱的熒光,照在這蛟龍的身上。外圍的蛟龍看到這種從未見過的景象后,十分緊張恐懼連連后退。但在方塊下面的蛟龍觸角卻接收到到了信息素傳遞的信息,表現出的不是外圍蛟龍的驚恐而是欣喜,此時在方塊體下方的蛟龍接收到的信息素全是先進的科技和相關的知識。
在早期的發展中,有一些反對的蛟龍糾結于方塊體是出于何種目的傳授先進的科技技術知識,會不會還有其他的目的,最終可能毀滅蛟龍的種群。但方塊體只是默默的傳授著,沒有任何的其他的動作。部落中部分不接受方塊體知識蛟龍,在他們生存中沒有先進的技術支撐導致逐步落后的情況下,被迫不得不學習相關的先進知識,來促使自身更有利的生存和發展。最后在得到更加先進知識的蛟龍,很快的促進了生產力工具的發展。
在此之后更多的蛟龍開始聚集到方塊體下面,得到更多先進的知識,促進著這個蛟龍部落生產力和科技的發展。
在這一億年中,通過對方塊體傳授的知識緩慢的學習,蛟龍雖然自身原因學習緩慢,但科技也在一點點的進步。而方塊體也好像有自主意識一般,知道蛟龍的科技發展水平和接受知識的能力,從蛟龍能夠理解的基礎簡單開始傳授,緩慢的改造著蛟龍的知識結構和科技水平。相比于之前的水平,蛟龍花費了一億年才掌握到現在的程度,已經達到高水平知識一次洗禮和跨越,是蛟龍科技的巨大飛躍。
釋無體驗到這里時,驚呼道:“這是真的嗎?是在你們星球發生的事情嗎?那個方塊體還在你們的星球上嗎?”
“是真實的,確實是在我們星球發生的事情。在這一億年里當時來到這個星球放下方塊體的未知物體,之后再也沒有出現在我們母星上。而這個方塊體在這一億年里還是和剛降落在這里一樣完好如初,沒有在這一億年里留下的任何歲月的痕跡?!?
“一億年都完好如初,沒有留下歲月的痕跡,那科技肯定非常高吧?你們現在的科技發展到了什么程度?”釋無非常好奇的問道。
“在方塊體中只知道他們的科技非常高,高到讓我們崇拜又心生畏懼的感情。我們也想了解方塊體到底是什么樣的智慧物種制造的。但由于我們自身大腦結構的原因,接受理解知識的能力比較慢。整個社會相對于我們自身發展非常的迅速,但是自從發現人類后,對比人類的發展我們卻是十分緩慢,同時我們也還遠遠沒有達到方塊體的科技高度。接下來的虛擬現實會詳細展現我們的發展史,能讓你更加清楚的了解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