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品修煉手冊:穿出理想的自己
- 趙依霖
- 12字
- 2022-08-26 14:32:14
1 打開衣櫥,審視新的自己
衣品是人生的必修課
衣服就是這樣,會和你的內在相互影響,與此同時,也在向外界講述著和你有關的故事。
你的衣服以及和你一起出現的所有物品,都可以傳達關于你的信息。這與時尚無關,但是你選擇的這些衣服和物品,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你想表達的訊息。一個身穿正式且隆重的禮服的人,他的動作和說話方式有可能和平時的表現有所不同,因為在正式的裝束下,他會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此刻,他對自己的心理暗示是:“我是人群中的主角,大家正在關注著我。”衣服就是這樣,會和你的內在相互影響,與此同時,也在向外界講述著和你有關的故事。

圖1-1
有人說“衣品即人品”,穿什么樣的衣服不僅反映你的個人喜好,也展示著你的個人品位。如果你想要證明自己對待工作認真、嚴謹、負責,那么就需要格外注意服飾線條的簡潔。有時候,僅僅通過服飾,你就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個性、年齡和收入水平。比如這三位女士(見圖1-1),假如讓你選擇其中一位作為你的金融理財顧問,你會選擇哪一位呢?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中間的這位女士,原因很簡單:這位女士的衣著服飾傳遞出的理性、嚴謹和秩序感,令人覺得安全、可靠,而關于金錢方面的委托,安全感往往是第一考量標準。中間的這位女士曾經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總裁、如今的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女士,她的所有穿戴信息都和她的身份信息完全吻合,易于讀取和識別。
對許多公眾人物來說,衣著也在悄然傳遞信息給民眾。比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對工人發表演講的時候,會選擇不穿外套,卷起袖子,這樣的裝扮想要表達的是,“我們都是奮斗者”。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在出席外交會議的時候,會選擇穿中式服裝,向世界展示中國傳統服飾之美。瑞士銀行向其職員發布的著裝規范中,建議佩戴手表(手表代表時間觀念),并詳盡規定了如何穿戴服飾。高格局的美不僅僅是呈現得漂亮、好看,更重要的是,你選擇的服飾能否和你所處的環境、你的身份以及你想要表達的自我完美結合。
衣品也是一種能力,如果你能夠隨時隨地表達和傳遞恰當的視覺信息,那么就會極大地節省你的社交時間,并建立個人識別度。一位娛樂圈的名人曾在節目中說過:作為一個個體,穿什么、說什么、做什么,都是他人識別和讀取你信息的核心依據。其中“穿什么”是最快捷和一目了然的依據,比如,領帶可以使你看起來可靠并且傳統,這對于金融行業從業者來說很重要,因為客戶希望你在管理資金方面是專業的、認真的,但如果你來自科技創新公司,這種裝扮可能就會略顯沉悶、缺乏新意。
在創造個人品牌的過程中,服飾可以非常精準地和你的性格形成呼應,優雅知性、古靈精怪、時髦帥氣或者簡約干練,這些視覺關鍵詞會反映在你的服飾元素上,你穿什么、你以什么樣的觀感出現在大眾面前,能夠最快速地讓別人對你建立認知。
對于一組全部穿著西服的男藝人,你是很難看出差別的,因為當服飾相同的時候,你會覺得他們全都帥氣、陽光、高挑,只有當他們穿著不同類型的服飾時,你才能清晰地看到他們之間的差別,有的溫暖、有的開朗、有的內斂。所以,一個人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服飾,改變他人對自己的刻板印象。
衣著打扮不僅影響你留給他人的印象,也影響你的自信心和思維方式。當你穿上職業裝的時候,你會刻意地和他人保持社交距離,并以職務身份來稱呼他人,而不是用更親密的稱呼,也就是說,職業裝增加了你和他人的距離感,增強了你們的商務關系;而當你用時髦的街頭元素來表達自我的時候,你會不自覺地使用更加放松、隨意的身體姿態和肢體語言,因為過于端莊嚴肅和你的服飾極不協調。
心理學有個“薄切片”理論,即大腦可以根據少量的信息在幾秒鐘內做出判斷。我們常常有這種感受,見到一位陌生人后,會在第一時間產生對方是否值得信任的判斷,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這種直覺或者說“第一印象”就是薄切片思維的一部分,“首因效應”和“暈輪效應”
也都說明了這個現象。因此,服飾、配飾、發型、香水、肢體語言、語調、表情,都會成為你在他人腦中的“薄切片”。在接下來的章節里,我會詳細講一講,如何根據目標來選擇自己的服飾著裝,比如,如果你想要在晚會上建立社交聯系,就應該讓肩膀放松,用平穩的聲音說話,選擇溫柔雅致的著裝。
掌控自己的著裝方式和表現方式,能夠幫助你實現目標,更加從容地走好生活中的每一步,真正收獲自信、得體、影響力,讓全世界都成為你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