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放棄也是一種智慧(3)

多年后,當卡耐基再次回憶起這件事時,自言“為當時的舉動感到羞愧難當”。他說:“我現在才了解,即便那位記者把他的批評公諸于《太陽報》,買這份報紙的人中也會有一半不會注意到這篇文章,注意到的人里面又會有一半認為它不值一提,而那些真正記住這則報道的人,也會有一多半不出幾個禮拜就忘得一干二凈。

“如果當時我就知道這些的話,我絕對不會打那個愚蠢的電話。這件事給了我一個有益的教訓:我們不能阻止別人對我們作出任何不公正的批評,卻可以決定是否要讓自己受這些批評的干擾。可以用這么一句話來比喻:‘盡可能做你應該做的事,然后把你的破傘收起來,免得讓批評你的雨水順脖子后邊流下去。”

大道理

我們無法避免和阻止別人對自己作出不公正的判斷或批評,但我們卻能做到一點:決定是否要讓它們打擾到自己。

丈夫和油漆匠

凱蒂剛剛買了新房子,興奮地與丈夫商量好墻壁的涂料顏色后,就去找油漆匠了。雖然丈夫曾是個優秀的裝修師,但是很不幸,他的雙眼在一場車禍后失明了。

油漆匠找來后,丈夫一邊和他聊天,一邊幫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攪拌時,應油漆匠的要求幫忙去扶一扶顏料桶啦——不過這多少有些奇怪,因為這根本不需要太大的力氣,一只手攪拌,另一只手扶住桶就足夠了。

七天之后,粉刷工作完成了,淡綠色的墻壁看上去相當漂亮,凱蒂非常滿意。但是收費時,油漆匠只收了原定價格的一半。凱蒂奇怪地問他:“怎么?”想一想她又忽然明白了什么似的說道:“我們很棒的,不需要您的特殊照顧。”

油漆匠答道:“我并不是為了表示照顧,而是為了表示感謝。在和你丈夫一起工作的這幾天,我過得非常快樂。我想,這段日子會改變我今后的人生,因為他的樂觀讓我意識到,我的境況并不是最壞的。少算的那部分錢,就當做是我對他表示的謝意吧。”

說完這些,油漆匠便拎著顏料桶走了。粗心的凱蒂這才發現,這位油漆匠只有一只右手。

大道理

我們無法選擇人生,卻能選擇面對人生的態度;我們無法改變事實,卻能改變面對事實的心情。所以,無論境況如何,我們都能快樂,只要我們選擇快樂。

最后的話

《最后的話》是一本記錄臨終老人懺悔之言的書,他的作者是美國紐約州最著名的牧師內德·蘭塞姆。編寫這本書時,蘭塞姆牧師已經84歲。據說,他之所以在如此高齡寫這本書,是緣于一位老人的臨終感言。

這位老人是位布店老板,臨終時72歲。他對蘭塞姆牧師說他非常熱愛音樂,年輕時曾經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卡拉揚一起學過吹小號。當時,他的成績遠遠在卡拉揚之上,所以教小號的老師非常喜歡他,認為他必然前途無量。可惜的是20歲時,他非常迷戀賽馬,所以就干脆放棄音樂去學賽馬。結果,他既沒有在賽馬場上打拼出什么天地,也沒有在音樂上創造出什么奇跡。而遠不如他的卡拉揚卻早已名揚四海。為此,他感覺非常遺憾,告訴蘭塞姆說到另一個世界里,他絕對不會再做這樣的傻事。他還請了牧師為他祈禱,希望上帝能寬恕他的迷途,再給他一次學音樂的機會。

他的懺悔讓蘭塞姆牧師非常震驚,“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上將有一半的人成為偉人……”想到這里,牧師開始編寫這本關于臨終老人懺悔之言的《最后的話》。

大道理

時光不會倒流,對于過去,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但對于未來,我們卻能通過吸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盡量減少生命中的遺憾。

農夫和商人

得知敵軍撤走時丟棄了大量財物,農夫和商人喜出望外。他們各自拿了個口袋,來到大街上撿東西。

首先,他們各自看到了好大一捆被燒焦的羊氈。農民想,不管怎樣,它還能保暖,所以就背了起來;商人想,給它裝上華麗的外套我照樣能高價出售,所以也背了起來。

再往前走,兩人又各自看到了一大包衣服。農民想,羊氈再保暖,畢竟是燒焦的,況且也不能裹著羊氈到處跑,所以就丟了羊氈背起了衣服;商人想,我正好可以把這些衣服的布料做成外套套在羊氈上,所以他又捎上了衣服。

再后來,他們又各自發現了一包銀質的餐具。農民大喜,心想有了這些純銀的餐具,我完全可以不愁吃穿了,還要這些舊衣服干嗎,所以就扔掉衣服,揣起了餐具。商人也大喜,心想這一趟真是沒有白來,不但撿了能變成錢的,還撿了實實在在的錢,所以他拍拍肩上沉甸甸的口袋,又彎腰拎起了餐具包。

這時,突然天降大雨,可商人怎么也不肯放棄白撿來的羊氈和衣服。由于那些東西吸水后變得異常沉重,最后他被壓死了。而一身輕的農民則一溜小跑回了家,變賣餐具后,他的生活富足起來。

大道理

財物、誘惑也有分量,如果不知節制,什么都想抓在手中,早晚會被累死。該放就放,集中精力選擇最重要的,才是明智之舉。

如何選擇

決定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時,我正在一家大公司做財務。為了考不上也有個退身之路,我最終選擇了邊工作邊學習。雖然我明白注會考試一旦通過我會身價倍增,但是還是舍不得放下這家實力非常棒、薪水也高得讓人羨慕的大公司(我們公司明文規定:請假超過兩個月者,按自動辭職對待)。

父親非常反對我的選擇,他勸我放棄其中之一。但是這兩者對我都如此重要,我怎么可能放棄!父親說不過伶牙利齒的我,只能任由我去。

但是很快,公司就發現我不像以前那么盡職盡責了,因為我總在上班時間打呵欠,有好幾次還睡著了,因此二話沒說便下了辭退令。我無可奈何。日資公司向來不能容忍員工對工作不認真,我實在是無可辯駁。想想還有不到兩周的時間就要考試,我只能把紛亂的思緒壓下去。可是最終,我還是沒能逃過慘敗的命運。

現在,我一無所有了,卻想起父親勸我的話來:“做事之前,先不要把‘幸運’二字派給自己,要知道天底下沒有那么多兩全其美的事。所以,不管你選擇什么,都必須抱定一種獻身精神,否則,命運就會讓你失敗。”

大道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想同時坐住兩把椅子,最后只會掉到兩把椅子中間的地上。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必須有所取舍,認真選定其中一把椅子。

1元與5角之爭

偶然一天,小鎮上來了一位乞丐,誰都沒想到,這位呆頭呆腦的流浪者竟然能夠在鎮上“安扎”下來,成為“常住”人員。

這是怎么回事呢?他安身立命的收入從何而來呢?原來,一切都是緣于他的“大智若愚”——鎮上的居民看他傻乎乎的,便常常把他當成傻瓜戲耍,想盡辦法開他的玩笑和捉弄他。大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地上放一個5角的和一個1元的硬幣,讓他來挑選,看著他急急去拿那個5角的,大家都譏笑他的愚蠢。

這樣的事情,乞丐每天都能遇上好幾次,最多的一回,他一天經歷了二十來次。也就是說,光靠這一項,他每月就能有100多塊錢的收入。而乞丐對生活的要求又不高,因此他不但能夠吃飽喝足,日久天長,他還有了一點點節余。

終于有一天,一位有愛心的婦女再也看不下去人們對乞丐的嘲笑了,她偷偷地對乞丐說:“難道你真的分不清1元和5角嗎?那我來告訴你吧,是1元的大。以后啊,你拿那個1元的,他們就不會再笑你傻了。”

“我才不呢。”乞丐固執道。

“為什么不啊,可憐的人?”婦女大惑不解地問。

不想乞丐狡黠地眨了眨眼睛說道:“因為我要以此為生啊。如果我拿那個1元的話,以后誰還會再跟我玩這種游戲呢?我這不等于自斷財路嗎?”

婦女大吃一驚,頓時啞口無言。

大道理

當人自以為聰明而嘲笑他人的愚蠢時,其實正暴露了其自身的愚昧無知。選擇以謙卑柔和的態度與人相處,才是真正智者的所為。

意志自由

30歲之前,我是一位健康活潑、喜歡跳舞的女性,常常在周末請我的鄰居和朋友們來我家跳舞。看到大家興高采烈的樣子,我感覺既幸福又滿足。可是30歲時,這一切都被毀掉了。

我至今記得那個痛苦的早晨,起床時我發現自己怎么也動不了。診斷結果說我的脊椎中生了一個瘤,而且無論切除與否,從今以后我都不能再站起來了。得知我再不能恢復以前的樣子,再不能教我可愛的女兒跳舞,我真是傷心極了。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都躺在病床上反復問自己這種日子還值不值得過。但是某天,我忽然被一個念頭擊中了:我至少還有選擇的自由啊!這個念頭頓時掃光了我的沮喪,讓我歡喜不已,當時我便告訴自己,我要選擇堅持與樂觀。

后來,我創辦了當地第一家殘疾輔導社,還做過一個電臺殘疾人欄目的主持人,也曾到各大監獄給那些四肢健全的小伙子們講授人生,并和他們成了好朋友。

某天,女兒突然問起我當年是怎么熬過來的,我微笑著指指自己的腦袋:“用我的自由意志啊。自由有很多種,我只不過是失去了身體自由這一種而已。”

大道理

無論處境多么艱難,只要還活著,我們就有選擇的自由,或快樂或痛苦,或堅持或放棄,或生存或死亡,都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里。更重要的是,我們還擁有更改原來選擇的自由。

百變的老鼠阿格

小老鼠阿格一直不開心。它之所以整天悶悶不樂,是因為很小的時候它曾經被一只貓追捕過,差點喪了命。為此,它自感本領太小,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過著一種“人人喊打”的狼狽生活,所以很是羨慕那耀武揚威、神氣不已的貓。

終于,一個天大的好機會到來了!那天,阿格在林子里散步時,聽見一只黃鼠狼跟同伴說某某山上出現了一個神筒,想變成什么從筒里鉆過去就可以了。

阿格喜出望外,趕緊來到了某某山上。果然,一個好大的筒子橫放在山的一角處。“我想變成貓,我想變成貓”,阿格一邊念,一邊鉆了進去。等它出來時,它發現自己真的變成貓了!興奮不已的阿格剛想大呼萬歲,一只狗便撲了過來,嚇得阿格屁滾尿流,好不容易才逃過一劫。

“不行,原來貓并不是最神氣的,它還怕狗!”阿格這樣想著,便又一次鉆進神筒,把自己變成了狗。可是和前一次一樣,它還沒來得及高興,一只兇惡的狼就把它嚇得戰戰兢兢了。不用說,阿格又變成了狼。這時獵人又出現了……就這樣,阿格變來變去,最后終于如愿以償,成了陸地之王——大象。

正當阿格昂首挺胸,自我感覺良好時,它忽然發覺鼻子里癢癢的,呼吸也越來越困難。哎呀,原來是一只小老鼠鉆進了它的鼻孔。大象竟然怕老鼠!想到這里,阿格趕緊又鉆進神筒……

大道理

萬事萬物都不會完美無缺,但任何東西都會有其優勢與長處,這便是我們生存的最大憑仗。與其為一些缺憾郁郁寡歡,倒不如想想如何利用自己的長處將其彌補。另外,萬物相生又相克,知足方是王道。

半邊碗和好碗

在臨近鄉村的小路邊,一條清澈的山泉蜿蜒而過。來往的行人每逢口渴,就會蹲在泉眼邊喝水。為了方便過路人在泉眼里舀水喝,有人放了一只半邊碗在泉邊。

這樣的日子過了幾個月后,一位畫家感慨這只半邊碗與景色宜人的山泉不相配,便自己掏錢買了一只精美的瓷碗放在泉邊,把半邊碗扔掉了。

過去,由于那半邊碗其貌不揚,行人喝完了水就會把它又放在泉邊,從來也沒動過什么其他念頭。可是自從這只漂亮的瓷碗出現后,許多人便開始注意上了。終于有一天,一獨行老頭喝夠了水后把碗裝進了行囊便一去不返。

這下,來來往往的人們只能像連那半邊碗也沒有的時候一樣,用手捧水喝,或者摘片泉邊樹上的樹葉折成碗狀舀水喝了,所以人人都感覺甚為不便。

沒辦法,畫家只好又掏錢買了一只好瓷碗放在泉邊。但和上次一樣,沒過幾天,這只瓷碗就不翼而飛了。

畫家生氣了,決定再也不花錢做這種無用功了。他從家里拿出一只舊碗,一摔兩下,把其中的一半放在了泉邊。

說來也怪,自從這只半邊碗放上以后,來往的行人喝夠了水后都規規矩矩地把它放回去。就這樣,這只半邊碗一直用到現在。

想來想去,畫家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奧妙:半邊碗除了在山泉邊能用,在其他地方是沒有什么用處的,所以誰都不會打它的主意。而漂亮的瓷碗呢?放在哪里都能產生價值、派上用場,所以貪小便宜的人自然會想方設法地把它弄到手。如此看來,在山泉路邊這種地方,放半只碗反倒比一只碗更實用。

大道理

最好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于所有的人,合適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因為不同的場合或人,需要也會不同,而好與壞的標準,恰恰在于人們的“需要”。

最后一幢房子

縣城最大的建筑公司有個老木匠,他在這家公司已經待了快40年了,小城里的居民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住的房子是他親手蓋成的。

由于年齡大了,老木匠漸覺心有余而力不足,終于有一天,他向老板遞交了辭呈,說年齡已經不允許他繼續留在建筑行業,他準備回家與妻子兒女安享天倫之樂了。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就這樣走掉,但也實在沒辦法拒絕,于是就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答應了。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他的心已經不在工作上了,他用的是軟料,出的是粗活。

房子建好以后,他再次向老板辭行,老板這時把大門的鑰匙遞到他的手中:“你為公司辛苦了這么多年,我早就想送你一份禮物了。這是你的房子,我送給你的。”

老木匠立刻就目瞪口呆,后悔不及又無地自容。如果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么會這樣呢?想想自己建了一輩子好房,最后一幢竟然建成這樣,他真是羞愧難當。而從此以后自己得住在這幢粗制濫造的房子里,這不恰恰是對自己最大的報應和諷刺嗎?

想想現實生活中,被自己所建的“房子”困住的,又何止一人兩人呢?

大道理

生活是自己創造的。如果你漫不經心、消極應付,不肯善始善終,你早晚會陷入自己一手造成的困境之中;相反,如果你精益求精,時刻盡心竭力,生活也必然不會虧待你。

數鈔票

某電視臺新開了一個娛樂節目,其中一個板塊叫做“數鈔票”,也就是限定一定的時間,然后讓參加者盡情地數擺在眼前的鈔票。這個板塊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的機制:只要你報出的數字正確無誤,你數過的鈔票就全是你的了。當然,桌子上的鈔票是雜亂疊放、面額不一的。

這期的參加者一共是四位,主持人宣布開始之后,四個人都緊張地忙碌起來。但是站在最右邊的小個子男人有點與眾不同,只見他先是迅速地挑著面額最大并且一致的鈔票,等到比賽時間大約過了一半時,他開始仔細數手中的鈔票,數完一遍之后,他又數了一遍。他剛數完,主持人便叫停了。

按照順序,第一位報出的數字是5036元,第二位報出的是3758元,第三位報出的是4229元,第四位也就是那個小個子男人報的是680元。小個子男人的話音剛落,下面的觀眾就哄笑開了——如此又笨又蠢的人,當然會成為大家的笑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修水县| 金乡县| 兴化市| 德兴市| 华宁县| 福泉市| 商洛市| 离岛区| 龙南县| 重庆市| 宜春市| 东乌珠穆沁旗| 泰安市| 石楼县| 临夏市| 溆浦县| 确山县| 全南县| 沙河市| 和田市| 井陉县| 勐海县| 邹城市| 和龙市| 中山市| 辽中县| 卢氏县| 富源县| 高雄市| 廊坊市| 静安区| 南郑县| 巢湖市| 梅州市| 高平市| 石阡县| 安龙县| 临湘市| 澄迈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