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動物的實用功能(2)
- 動物百科(中國兒童課外必讀)
- 王秀芝主編
- 5562字
- 2014-10-30 14:00:38
蒼蠅間諜雖然查出來了,但大使館也未必因此就安寧,因為他們不知道究竟還有什么生物會成為新的間諜。
劇毒殺手
蒼蠅還可以被訓練做殺手,只要收集暗殺對象的體臭,并培養蒼蠅的嗅覺,蒼蠅便會自動去找這種特殊體臭的人,以在蒼蠅腳上與身上的劇毒,將人毒死。當然,蒼蠅本身必須具有抗拒該劇毒的能力才行。否則,人尚未毒死,蒼蠅已經一命歸西了。
蜘蛛——風云變化它先知
蜘蛛是肉食性動物。不結網的蜘蛛,如狼蛛、跳蛛、蟹蛛,是游獵捕食。結網蜘蛛如同蛛,用蛛網來捕獲昆蟲。
蛛絲有黏性,當昆蟲黏在網上掙扎時,園蛛就立刻從隱蔽處爬到蛛網上,用螫肢刺破昆蟲的身體,將毒液注入昆蟲體內,使它麻痹,然后再分泌消化液,將昆蟲體內的組織溶解,成為蜘蛛能夠吸食的液體食物。
蜘蛛捕食的昆蟲大多是害蟲,所以,蜘蛛是對人有益的動物。我國已經發現的蜘蛛大約有1000多種。
蜘蛛的形體雌雄懸殊甚大。大多數雄蛛都比雌體小,有些種類雌體超過雄體1000~1500倍,所以蜘蛛交配時,如同螳螂那樣,雄體常有被雌蛛吃掉的危險,因此雄蛛欲與雌蛛交配時,必須小心翼翼地事先試探雌蛛是否允諾。
千奇百怪的蜘蛛:蜘蛛是最常見的動物。世界上大約有4萬種蜘蛛,除南極洲外,各地都有分布。它們有的外貌奇丑、有的步履蹣跚、有的能走善跳,可謂千奇百怪。
世界上最小的蜘蛛:巴拿馬的熱帶森林里生活著一種小蜘蛛,體長只有08毫米,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蜘蛛。
名稱古怪的蜘蛛:在所有動物中,名稱最古怪的要算生活在夏威夷的卡烏阿伊島上某些洞穴里的一種盲蜘蛛了。這就是無眼大眼蛛。原來,根據各方面的特征它都屬于大眼蛛科,只是由于它喬居洞穴,造成雙目失明,空留下“大眼”之稱。
子食母的蜘蛛:紅螯蛛就是子食母的一種。紅螯蛛的幼蛛附著在母蛛體上嚙食母體,母蛛也安靜地任其嚙食,一夜之后母蛛便被幼蛛嚙食而亡。
獵人蛛:澳大利亞境內有一種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大的約有半斤多重,有八條腿,相貌丑陋,但卻是捕捉蚊蟲的好手,凡敢于來犯的蚊子無一生還,具有獵人般的本領。同時,獵人蛛含有大量蛋白質,是土著人的上乘佳肴。
吃鳥的蜘蛛:在南美洲有一種很大的蜘蛛,最大的像鴨蛋那么大,吐的絲又粗又牢,在樹林里結網,經常用網捕捉小鳥。
投擲蜘蛛:在哥倫比亞有種奇特的“投擲蜘蛛”,它不是拉網捕食,而是將自己的絲滾成圓球,當有蛾子時,它能準確地將黏絲球一擲,擊中飛蛾,順勢一拉,成為美食。同時,它還能放出一種蛾類性外激素,來吸引蛾子。
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澳大利亞有一種生活在灌木叢或草地上的黑蜘蛛。它身上有一個毒囊,其中有毒性極強的毒汁,人獸或家禽被它咬傷,幾分鐘內便有喪失生命的危險。
替人守店的毒蜘蛛:倫敦一家百貨商店的老板哈斯維爾,每晚用兩只毒蜘蛛替他守店,說來也妙,這種毒蜘蛛把門,盜賊紛紛逃遁。幾年來,該店從未丟失過任何東西。原來這種毒蜘蛛有兩種致命的毒素,一旦被它刺中,輕則劇痛難忍,長期不愈;重者會死亡。
與植物合謀吃人的蜘蛛:在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的一些森林或沼澤地帶,成群地生活著一種毛蜘蛛。這種蜘蛛喜歡生活在日輪花附近。原來這種花又大又美麗,很能將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吸引到它的身邊。不論人接觸到它的花還是葉,它很快將枝葉卷過來將人纏住,這時它向毛蜘蛛發出信號,成群的毛蜘蛛就過來吃人了,吃剩的骨頭和肉,腐爛后就成了日輪花的肥料。
織漁網的蜘蛛:在巴布亞新幾內亞,人們用來捕魚的漁網是由蜘蛛織成的。人們只是把漁網的基底織好,然后將“半成品”掛在兩棵樹之間,再由蜘蛛去完成大部分織網工作。這里的蜘蛛吐的絲非常堅固結實,織成的漁網足可以使用兩個星期。
在希臘神話里,蜘蛛是一位紡織巧匠的化身。的確,蜘蛛稱得上是第一流的紡織家,一個蛛網織成,就是數學家也難以挑出什么毛病。
蜘蛛靠它的網而立世。蛛網的黏滯性相當強,小昆蟲一旦觸及,就是有翅也難逃的。蛛網黏不住蜘蛛自己,這是因為蜘蛛身上有一層潤滑劑。蛛網圓心的那一小塊地方是蜘蛛休息室,不具黏性,框架及半徑線也不黏。蜘蛛一般有6個紡織器,位于肛門附近。每個紡織器都有一個圓錐形的突起,上面有許多開口及導管與絲腺相連,絲腺能產生多種不同的絲線。如果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你會看到那紡織器猶如人們靈巧的手指,它們拉絲、梳理、搓絲為線,如同流水一般。蛛絲是多種腺體的共同產物,它是由許多根不同的、更細的絲混合紡成的。絲線是一種骨蛋白,在體內為液體,排出體外遇到空氣立即硬化為絲。最細的蛛絲直徑只有百萬分之一英寸。一條能環繞地球一周的蛛絲,只有168克重。在人們的心目中,都以為蛛絲是不堪一擊的,其實不然。和蛛絲同樣粗細的鋼絲是沒有蛛絲結實的,水下有些蛛網可以網住小魚。
用高倍電子顯微鏡掃描,可看出一條蛛絲是由兩根不同的線絞在一起的:一根干性直線狀的,只能拉長20%;另一根黏性螺旋狀的,可拉長4倍,復原后不下垂,這便是一根“擁妖索”了。此索周圍覆蓋一層膠質液體微滴,每一微滴中有一絲團。當昆蟲被捕掙扎時碰撞微滴,其中團絲便伸展,增加了線的長度,當然不會被掙斷,而是越掙越多,箍得越牢。
就像緊箍圈一樣,越箍越緊,任大鬧天宮的孫大圣騰挪變化,直箍得他滿地打滾。
蛛網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圓網蛛的網很大,形同車輪;樹林間棚蛛的網如棚;球腹蛛的網似籠;水蜘蛛的網像鐘;草蜘蛛的網則不啻是一架吊床。有的蜘蛛還能織成套索狀的網,它在空中嗖嗖抖動。有的蜘蛛能織出一片密網,安裝在草稈上,它在微風中展開,像船上的風帆。南美洲有一種蜘蛛,它的網很小,只有郵票那么大。這種蜘蛛沒有守候的耐性,總是用前面的四條腿扯著網,見有合適的過客,隨時將網蒙過去。危地馬拉有一種蜘蛛,總是幾十只集在一起織一張碩大的網,網的色彩和圖案都很美麗,當地居民用它作窗簾。
蜘蛛織網時是專心致志的,即便是外面鬧翻了天,它仍然有條不紊地在織自己的網。編一個網一般只要25分鐘,如果受風力、環境等影響,則可能要多花一兩倍的時間。網織成以后,有些老謀深算的蜘蛛還會在網下另加一條保險帶。
同其他生物一樣,蜘蛛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進化過程。最早的蜘蛛,僅會扯一條獨絲,像曬衣繩那樣單調。
至今,在南美洲的熱帶森林里,還有一種“漁翁”蜘蛛呢。它在樹林里選擇一根又輕又直的枝桿做“釣竿”,在竿端吐出一根長長的蜘蛛絲,下面纏著一團黏液般的亂絲,做成“釣線”和“魚餌”。當昆蟲在森林邊飛來飛去覓食時,看到隨風飄蕩的“魚餌”,常當做是自己愛吃的食物。無風的時候,“漁翁”蜘蛛會用前腳拉動蜘絲,讓“魚餌”來回擺動,布下“迷魂陣”,引誘昆蟲來上鉤。當昆蟲飛撲到“魚餌”上,黏液把它逮住,蜘蛛就攀絲而下,把昆蟲吞食掉。
雖然大多數蜘蛛有4對眼睛,但視力都很差,只有那些不以張網取食的蜘蛛才能看得比較遠些,但也不過30厘米。
正因為這樣,蜘蛛在爬行時,尾后都拖有一條干絲,這是用來保持同后路聯系的,生物學家稱它為“導索”。
蛛絲也是蜘蛛的生命線,當它突然受震從空中跌落時,那線便將它吊住。蛛絲也有擴散運行的作用,小蜘蛛們可以放出長長的絲來,讓風兒把它們吹送到很遠的地方去。
美國科學家最近指出,蛛網也是一種符號語言,這種密碼在生物語言中或許是最為神奇的。通過這張網,蜘蛛與鄰居聊天,與配偶談情說愛,以及規勸獵物就范。
蜘蛛是一種神奇的生物,它的網是一種美妙的藝術結晶。隨著科學的發展,蜘蛛學現在已經成了一門學問,許多人都在企望著能透過那層晶瑩的蛛絲看到一些新的自然奧妙。
蜘蛛幫助了拿破侖
很多蜘蛛織網都選在破曉前進行,因為這時溫度最低。蛛絲含有膠狀物,很容易吸收水分而失掉黏性,如果空氣潮濕,野外的蜘蛛就會敏感地覺出而停止織網。在氣溫較低而又干燥的條件下結網……蜘蛛的這一特性曾經幫助過拿破侖打贏了一場戰爭。
1794年深秋,拿破侖的軍隊大舉進攻荷蘭。荷蘭人打開各條河流的水閘,用洪水來阻擋法軍。法軍正準備撤退時,卻接到了“蜘蛛在大量吐絲結網”的報告,拿破侖當機立斷,下令就地待命。原來,蜘蛛吐絲結網預示干冷天氣即將到來。不久,寒潮果然襲來,河湖冰封,法軍得以踏冰前進,攻陷了荷蘭的烏德勒支要塞。
蜘蛛雖曾助過將軍們一臂之力,但未加入過軍隊序列,它在直接參戰方面的作用遠不及在軍事仿生學方面大。鵝——機警的“海軍上將”
有一位前蘇聯的作家這樣來描寫鵝的形象:“如果能授予禽類高官厚爵,這只公鵝就該是海軍上將了。它的步姿,它昂首挺胸的架勢,它和別的公鵝談話的神態,儼然一副海軍上將的派頭?!彼呗仿龡l斯理,似乎每一步都得經過深思熟慮。它每邁出一步,都是先把爪子提起來,在空中滯留一會兒,然后才不慌不忙地放進泥濘里。所以,即使從泥路上走過,它身上也還是像雪一樣潔白無瑕。
“即便身后有狗追趕,這只公鵝也從未跑過。它什么時候都高昂著頭?!蹦憧?,是不是挺像?
但是,在現實中,鵝并不是什么顯貴的角色,也沒有叭兒狗那樣的好運氣,成為貴婦人的寵物。它只是依靠靈敏的聽覺,在古代曾立下戰功,即使在現代高技術條件下還仍然受到將軍們的青睞。
鵝救了羅馬
羅馬共和國從襁褓時期起,經常對外發動戰爭,有時也遭到外來進攻。公元前5世紀,北方的高盧人侵入波河流域。
至公元前390年,高盧人在首領布雷努斯的率領下進犯羅馬城。兩軍在該城以北的哀利亞河畔相遇,大隊的高盧戰士裝備著堅厚大盾和銳利長劍,吶喊著前進,一舉擊敗了羅馬軍,并窮追向都城潰退的羅馬士兵。
羅馬城當時還沒有高大的城墻,殘兵敗將守不住城池,幾乎全部潰逃。次日,高盧軍進入了毫無抵抗的羅馬城,并大肆劫掠,焚毀房屋,殺戮來不及逃走的居民。
許多羅馬人躲避到他們祖先發跡的古羅馬七山上。執政官曼利烏斯帶領部分元老,指揮著一支部隊上了七山中最高的卡匹托林山,據守山崖上的堡壘。這座高山的頂上筑有丘比特神廟,向來是宗教祭祀的圣地。大殿上供奉著羅馬人獻給丘比特大神的一群白鵝。
隨后,羅馬全城除了卡匹托林山之外,都落入高盧人手中。布雷努斯派兵猛攻山頭堡,被守軍擊退。于是,高盧軍把卡匹托林山團團包圍起來。
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雨夜,從山峰到山麓一片寂靜。棲息在丘比特神廟里的羅馬人都進入了夢鄉。連守衛的士兵也因連日苦戰,一個個酣睡如死。擔任了望的戰士見山下敵營里悄然無聲,緊張的心情稍微松弛竟也沉沉睡去。
正是在這個漆黑的雨夜里,高盧軍實施偷襲。他們悄悄向上攀登,沒有一個羅馬人聽到敵軍的聲息。先頭的高盧戰士越來越迫近山堡。當此千鈞一發之際,神殿里的鵝群卻十分敏感地“嘎嘎”叫了起來。曼利烏斯和羅馬守軍因此驚醒,發覺敵軍正要登上堡樓,便立即沖上去勇猛拼殺。經過一場激戰,高盧軍全被推下懸崖,羅馬人得以保衛他們的國家,免受外族的奴役。
朱阿堯養鵝守寨
清朝順治年間,廣東饒平縣農民領袖朱阿堯在海山島聚義。為了抗擊清兵,構筑了堅固的水寨,并在水寨周圍馴養鵝群,用以值更放哨。由于義軍熟悉水性,防守嚴密,清兵在日間屢攻不下,就改為夜襲。
但清兵一接近水寨,便被聽覺靈敏的鵝群發覺,鵝聲大作,義軍聞訊立即出擊,把偷襲的清兵殺得狼狽而逃。
美國組建“鵝兵”部隊
1986年,美國新建了一支特種兵——“鵝兵”,并且將其部署在聯邦德國法蘭克福附近的一處軍事基地上,與哨兵一起執行巡邏警戒任務。這些警鵝個頭高大、脖子長、好叼人。而且聽覺器官非常敏銳,稍有異常,馬上“嘎嘎”大叫,提醒巡邏哨兵注意。1987年,美軍制定了一項“鵝兵”發展計劃,打算在駐歐洲的美軍中發展一支擁有近千只鵝的部隊。
鼠——動物軍隊的新成員
老鼠在中國屬“四害”之列,早已被判處死刑,無一人為它申辯。但憑著頑強的生命力,老鼠家族還是生存下來了,而且還頗為興旺。有的科學家甚至預言:老鼠將成為地球上最后的走獸。有些國家看上了老鼠的“特異功能”,盡力加以利用。美國和以色列已建立了訓練和運用老鼠的“老鼠部隊”。如果把參與細菌戰這筆老賬不算,老鼠可算是動物軍隊的新成員。
怪鼠種種
踩不死的老鼠:在非洲有一種全身肌肉、骨骼都很柔軟的老鼠。由于其五臟位于下腹,用腳踩上去脊骨和五臟分別擠向兩邊,全都重力由肌肉承擔,稍一抬腳,它便可溜之大吉,是一種踩不死的老鼠。
凍不死的老鼠:在俄國的雅庫特地區,有一種不怕寒冷的野鼠。在零下7℃的嚴寒下,鋼鐵都會像冰一樣脆,可這野鼠卻怡然自得。
摔不死的老鼠:有一種老鼠不怕摔,在美國曾有人把它從摩天大樓頂上使勁往下摔,但老鼠卻安然無恙。
毒不死的老鼠:在非洲有一種老鼠,任何毒品對它都無效,是毒不死的老鼠??墒钱斔讶私o咬傷后,沾染了它那毒性極強的唾液,可就無一幸免了。
吃貓的老鼠:非洲有一種老鼠,專門吃貓。貓見了它就害怕,并且變得癡癡呆呆,渾身無力,任憑老鼠從容地咬破喉管,吸飽血液而去。這種吃貓的老鼠與普遍的老鼠大小差不多,它一見到貓時,即從嘴邊的一層硬殼上分泌出一種“迷魂”氣體,貓一嗅到,便會失魂落魄,迷迷糊糊,任憑這種食貓鼠擺布而無還手之力。
滴水不沾的老鼠:美洲沙漠中的加魯鼠,一生中可以滴水不進。平時,它從多汁的草或仙人果漿中獲得水分,在體內貯藏,到只能吃植物干種子的季節,又可將其中的水分釋出放來,以分解種子的糖分。
“畏罪自殺”的老鼠:我國東北興安嶺林區,有一種富有“武士道”精神的老鼠。當它們看到偷回的糧食被人挖走,自覺“羞愧”,一個個爬到小樹上,找一個樹杈,把脖子伸進去,身體和四肢垂下,上吊自殺了。
燙不死的老鼠:在希臘維庫拉熱泉有一種燙鼠,它常年在90℃的熱水中自由生活,鳧游自如。但如果它離開熱水,在常溫下則會凍死。
可作燃料的老鼠:坦桑尼亞的基戈馬地區有一種老鼠,它的脂肪含量約占80%,曬干后可以做蠟燭點,當地人亦用它作燃料。
硬氣功鼠:贊比亞有一種會氣功的鼠,當地土著稱它為拱橋鼠。體重達一斤。如果有人用腳踩它,它會用鎖骨抵在地拱起脊背,渾身鼓氣,發出奇妙的硬氣功。一個60千克的人踩在它身上,它竟不吱一聲,若無其事,腳松后才溜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