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鄧祖雄

  • 我有鑰匙通兩界
  • 合金鋼管頭上敲
  • 3202字
  • 2022-08-21 15:22:48

“聽你剛才說再過不久山上就會來人救我們?”鄧陽詢問。

小豹調整了一下坐姿,盡量減輕一點后背的苦楚回答道。

“對,你下山時老爺就派我們偷摸跟著,保護一下安全。你行動那會兒,我就擱后面墻頭上趴著,你被敲暈帶走后,我就讓小鷹回去報信,我自己就跟后面看有沒有機會解救一下。”

“然后跟到牢獄前了都沒機會,我又不能讓他們把你帶進去,就沖了出來?!?

鄧陽此刻只覺得自己倒霉到家了,一個月之內不僅經歷了失業失戀不說,現在還被搞成了穿越戶,還成為了階下囚。

雖說小豹的意思,已有人回去送信,山上不日便回來營救。

可這獄是有這么好劫的嗎?

這山上土匪,如何能夠跟官府硬碰硬。到時候說不得會直接來個團滅。

......

話說小鷹當時蹲在墻邊望風,得到扒墻頭的小豹告知后,也不敢耽擱,貼著墻邊躲過縣衙附近的衙役。便大步往城外跑去。

奔行了大概不到半個時辰,小鷹來到一處官道旁的村落,熟練的快步跑到一座小院。

指節扣在小院門板上,發出兩重一輕的聲響,似對暗號一般。不到片刻院門便被打開了一絲縫隙。

小鷹也不過多寒暄。

“公子出事,快快牽馬,我得盡快回去報信?!?

院內人也明白事情的輕重緩急,疾步回去牽出一匹棗紅色的高大駿馬。

小鷹接過馬繩,猛地一躍,騎上駿馬便疾馳而去。

奔頭山位于周江縣東面,靠近沿海。藏于密林之中,三面盡是崎嶇不平的山壁,層巒迭峰,地勢險峻。只得一道蜿蜒進入山上的小道。

劉帝元年178年,各路諸侯世族揭竿而起,天下大亂,人心惶惶。

為躲避愈發高漲的稅收和兵役,由鄧莊牽頭,帶領周邊村落躲進了這奔頭山之中。

經過十幾年的光陰轉變,不斷有些老實本分的農家漁家尋求庇護。如今山內人口由最初的四百來人已經發展到現在的兩千余人。

鄧莊人多、團結、勢大。故此這兩千余人皆由鄧氏統領。

鄧莊人氏也不欺壓任何人,畢竟都是農夫出身。膽小的就由他務農打漁。膽大的就落草為寇,攔路為生。

鄧氏選好商路,立過山頭后。被攔下的商隊就得給錢。

對于商隊掌柜來說,一般不愿意跟這類山賊起沖突,所以寧愿花錢消災。會和山賊約定好價錢。確定好一趟多少錢,或者一個月多少錢,然后就可以放心行商了。

鄧氏山賊頭子,也就是鄧陽的便宜爹也是一個有眼光的領導者。重視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和商隊確定之后就誠實守信,從不傷人,給錢就過。

并且會保護這一條商路的安全,不允許別的山賊在這條路上打劫,誰敢打劫,就被當做生死之敵,互相之間就得要分個高低。

之前小豹所說的瓦陸寨就因為過線了,被奔頭山教育過一番。

瓦陸寨也不敢報復,畢竟奔頭山乃是方圓一帶人口最多的一個山賊勢力。只得捏著鼻子強行忍下心中的怨氣。

騎馬飛馳的小鷹經過一個多時辰的奔襲,總算來到了奔頭山下。一刻也不敢耽擱,騎馬經過外圍的哨位,急忙表明身份。這才往奔頭山山主‘鄧祖熊’所住的方位而去。

鄧祖雄年紀現如今正好五十,這一生也算是坎坷曲折。

少年時侯年景好且天氣風調雨順,家里長輩務農也辛勤。所以家里糧食便不怎么稀缺,上稅也不困難,索性鄧祖雄也不種地了,天天往山里跑,打坑做陷阱狩獵。

有了肉食之后更是拜了當地村落有名的習武之人為師。

鄧祖雄自身天賦也好,不過幾年時間便把本事學了個七七八八。

覺得自己武力驚人的鄧祖雄天天在村里、鄉里、縣里跟別人爭強斗勝,身后狐朋狗友不知凡幾。

終于一次鄧祖雄在街上因跟人推攘,失手打死人后。得知自己打死的是縣衙主薄之子,便往西南逃亡而去。

好在鄧祖雄粗中有細,在外從未透露過自己跟腳。這才沒有牽連鄧莊的父老鄉親。

由于遠逃的鄧祖雄沒有路引和身份證明,不敢進大城,只得在一些小縣城里邊做潑皮。好在鄧祖雄為人豪爽廣交好友。故才能生活無恙。

直到‘侯士起義’之初,官府到處抓農家壯丁和街上潑皮混子服兵役。還在街上晃悠著的鄧祖雄一行人剛好被撞個正著,無奈被壓著往軍營而去。

像鄧祖雄這樣的三教九流無異是消息比較流通的,知道是要打仗了才抓的壯丁。

這還得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鄧祖雄當然不愿前往。

好在押送的官兵不多,他又受好友弟兄們信服,于是趁著隊伍晚間休息,振袖一揮偷襲了押送的官兵。扒掉皮甲武器,帶著一行人往老家逃去。

一路回去,就跟來時的路線一樣。如遇舊人,寒暄過后便邀約前往,如有不愿的也都相互祝愿告辭而去,就這樣隊伍一天更是比一天龐大。

望著身后的弟兄,一個大膽的想法便猶然而生,跟弟兄商量過后皆一致認同。

于是山路邊便多了一只綠林賊匪,遇上流民百姓一席人也不屑去動。碰到商隊便劫取財物糧食,最主要的目標便是路過的小隊伍府兵和軍馬糧草。

鄧祖雄一席人邊搶邊往老家退,每到一個地方便是先熟悉地形,隨后在等待業務的上門。

而遇到大規模來剿滅他們的兵馬,更是直接躲進山溝溝里,憑借地形的優勢,快速甩掉身后追兵,前往下一個地方。

一段時間之后鄧祖雄也怕身后兵馬發現他們退走的路線,索性也不再劫道,全速趕往老家。

因為少年時就進山打獵,熟悉山里地形的他如今充分意識到,當年打獵的那座山是一座占有巨大地理優勢的寶地。

如今世道艱苦,自己還不如帶領身后弟兄和莊里親朋去占山為王,也好過被愈發嚴重的稅收壓死,被抓去打仗炮灰般的送死要好的多。

一路有驚無險,順利到達的鄧祖雄發現此地也如外面一般,稅收嚴重壓得村民透不過氣。最近幾日衙役也會過來征收壯丁。

發現父母已故的鄧祖雄還來不及悲傷,就向村內長輩好友說明情況。

許多不愿的村民在鄧祖雄的游說下也意動愿意前往。

頭腦靈活的身邊好友還建議將周邊村落村民也一同帶上,鄧祖雄考慮過后也欣然接受這個建議。當即帶人騎馬去各個村落說明來意,跟隨的不愿的兩者皆有,鄧祖雄也不強求。讓愿意跟著走的當即收拾家當前往鄧莊匯合。

第二天清早還不見亮,琢磨著該來的應該都到了的鄧祖雄也浩浩蕩蕩帶著眾人往深山而去。

‘奔頭山’寓意生活有奔頭,如此樸實無華的名字也應喻而生。

奔頭山內所建的房屋大多是用砍伐的樹木建造,少數是以磨平整的灰石拼湊而成。

小鷹馬不停蹄趕到時,午睡中被馬蹄聲驚醒的眾人已在鄧祖雄石屋外眺望靜候。

這些人都是當初一路跟隨鄧祖雄共患難回來的生死弟兄。

皆都以鄧祖雄為首,其他的也沒有論班排輩啥的。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跟附近人群格格不入的一名中年男子。

中年人身高七尺,身姿清瘦挺拔,面如溫玉,雙眼清明有神,左手不時捻動顎下寸長胡須,搖頭晃腦望向刺眼的太陽嘴里呢喃自語卻聽不清在說些什么。

小鷹下馬間鄧祖雄也從屋內推開房門走了出來,人還未到,勢便以抵。

只見好一個虎背熊腰的彪形大漢,赤著的上身雖不見棱角分明的壯碩肌肉,但任誰也不敢小覷寬厚身體下的強健氣力。八尺有余的身高帶來的無窮壓迫感,仍一如既往的讓小鷹心驚膽顫。

小鷹振作精神,雙手抱拳,單膝跪地大聲道“稟老爺,少主原定計劃失敗,目前已被縣內衙役捉拿歸案,阿豹讓我先行回山通報老爺,他在暗中見機行事?!?

鄧祖雄聽到小鷹說的話,本來就很黑的臉更黑了,山內孩子啥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喜歡學‘明公’說這半白不文的話,還經常說不明白,跟自己孩兒鄧陽一個德行,你說你是具體是哪一邊的?你是臥底嗎?還把我兒捉拿歸案了?

不過這也是自己之前沒有料到的,早先山里盡是半字不識的山賊農夫,外面闖蕩多年的鄧祖雄也早早意識到沒文化會吃很多虧。所以在一段時間里山上土匪經常把路過的會寫字認字的人搶上來落戶,要走可以,留下買路‘才’。

直到搶上來一個外鄉過來投奔親戚的教書先生,這才作罷。歷經十幾年,榨干了教書先生所剩不多的余下壽命,這才作罷。

從此山里面便多了些認字寫字的人,雖很少,但統籌計數也夠用了。

繼承了教書先生衣缽的就是自己的‘明公’老弟。

明公本來不叫明公,叫做大春,這年頭很多人都沒有姓這一說。

明公是鄧祖雄遠逃時結交的一個朋友,頭腦生的精明。一路走來經常幫他出謀劃策,化解過很多麻煩。

在奔頭山之后,搶到教書先生了,明公也是學習最主動的那一個。

學成之后便給自己改了名,取了字,便是‘明公’。無事之時整天就在山上晃來晃去叨叨著一些文言文。

說話也不喜說白話,而是白話夾雜著文言和成語。不倫不類。

山中少年卻覺得這很有風度,非常向往這種說話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乡县| 利川市| 惠水县| 合肥市| 罗田县| 曲水县| 义马市| 黄梅县| 元江| 旬阳县| 岗巴县| 观塘区| 巫溪县| 黄大仙区| 寿光市| 紫金县| 广饶县| 渑池县| 富源县| 宜州市| 蒙城县| 霍山县| 修水县| 封丘县| 鄂伦春自治旗| 延吉市| 太湖县| 和顺县| 西吉县| 奇台县| 东安县| 大宁县| 寿光市| 神农架林区| 遵化市| 通江县| 马尔康县| 汤原县| 肇庆市| 镇远县|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