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二年(568年)。
九月十五。
建康西面,大江之上,三艘大舟正浮行江中。
其形制與后世北宋宣和年間,宋人自江南跨海出使高麗的客舟頗類。
其船,長十二丈(36米)、寬二丈五尺(7.5米),高三丈(9米),上豎三桅三帆,能以八面來風為航行之動力,更能載貨兩千石,乘數(shù)百人。
“毛公,造此大舟一艘,所需時日、財帛幾何?”
舟上,陳伯宗拍了拍甲板當中的桅桿,聽著那木料...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光大二年(568年)。
九月十五。
建康西面,大江之上,三艘大舟正浮行江中。
其形制與后世北宋宣和年間,宋人自江南跨海出使高麗的客舟頗類。
其船,長十二丈(36米)、寬二丈五尺(7.5米),高三丈(9米),上豎三桅三帆,能以八面來風為航行之動力,更能載貨兩千石,乘數(shù)百人。
“毛公,造此大舟一艘,所需時日、財帛幾何?”
舟上,陳伯宗拍了拍甲板當中的桅桿,聽著那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