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八年(574年)五月二十。
壽州,八公山南。
得益于壽州煤炭采掘大興,稍稍恢復的八公山植被,近來又遭了毒手。
大批南渡的齊國饑民,被刺史華皎安置在了八公山下臨時搭建起的棚戶區里。
他們或采山上的樹木做柴,或割山上的長草為衣帽床褥,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成功讓八公山重回了光禿土山的舊日模樣。
棚戶區外的一處土丘之上,目光在光禿的八公山與裹著草衣的難民身上稍作逡巡,嘆息...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光大八年(574年)五月二十。
壽州,八公山南。
得益于壽州煤炭采掘大興,稍稍恢復的八公山植被,近來又遭了毒手。
大批南渡的齊國饑民,被刺史華皎安置在了八公山下臨時搭建起的棚戶區里。
他們或采山上的樹木做柴,或割山上的長草為衣帽床褥,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成功讓八公山重回了光禿土山的舊日模樣。
棚戶區外的一處土丘之上,目光在光禿的八公山與裹著草衣的難民身上稍作逡巡,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