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向南

天嘉三年(562年)五月。

建康東南百許里,茅山。

南向山道之上,一長二少三個男子,行走間,忽被一身著粗布衣裙的女子攔下。

“小郎君可是金陵來客?”

這女子容貌只是稍有清秀,眼力卻是不差,一眼便識出了三人中最為年幼的陳伯宗才是主事之人。

陳伯宗對這女子稍加打量,便知自己或是遇上,若前世一般寺廟道觀附近那種專騙路人的卜者了。

“妾乃是此間洞吏,日日侍奉三茅君,頗得靈驗。”

“小郎君若有憂愁,妾可祝請三茅君,為小郎君解之。”

這女子身上的麻衣甚為破舊,形容瘦削,看起來亦是個可憐人物。

陳伯宗見狀心生惻隱,抬手止住了身旁欲要趕人的護衛林鶴,言道。

“女郎既為洞吏,可否為我三人,觀來日前程?”

那女子顯然沒有想到今日的生意如此好做,微微一愣,才道。

“若三人,則須新錢三十文?!?

陳伯宗掏出一吊足有百文的天嘉五銖給她。

“你若家中無田業,當往建康都下。”

“現今韓將軍耕田墾荒,正集募貧苦,分給田土。”

“既可自食其力,何苦拾人牙慧?”

那女子聞言只是一笑,自那百錢之中數出三十文來,將剩下的七十文塞到了一旁因耳聾而不知狀況的林鶴手中。

“小女子為人解憂,亦是自食其力,郎君奈何笑我?”

說完此句,卻見那女子閉目祝詞,少時,身軀顫動,似有通感。

再睜眼時,那女子先對陳伯宗言道。

“貴人來此,山人失禮。敢泄一二天機,以報貴人之德?!?

“有詩云‘本域外漂泊浪客,興大業宇內圣王。開疆界跡遍五海,留千載史冊煌煌?!F人當自勉之。”

那女子又對侍衛在側的程文季言道。

“將軍亦是一時貴人。亦有詩句報之。詩云‘淮上驍勇甚于虎,塞外胡墻勿失身。’將軍當慎之。”

這女子最后看向林鶴時,竟是一驚。

“不意閣下一聾兒,竟得富貴五十載,且忠心事主,自然貴極?!?

這女子說完,也不待三人言語,只再一閉目,身軀頻顫,待睜眼時,已沒了方才那般神采。

她見三人有詢問之意,只搖了搖頭言道。

“茅君已去,諸位郎君若有疑義,往向山中,問馬、臧、王等諸位先生。”

“妾告辭?!?

言罷,她卻是飛身跑入了道邊那個幽深的洞窟之中。

“少卿,吾等且上山中去罷?!?

陳伯宗拉住了欲往洞中追問的程文季。

他素來是不信這類神怪之事的,即便方才那女子說得有模有樣,幾乎便要將他唬住。

然子不語怪力亂神,若是自己沉迷其中,此來茅山的目的,便絕不得償了。

————

中茅山,馬樞茅舍。

一蒼髯老者、二中年文士,與一容貌出眾的少年,對坐于茅舍之前。

“孤之言,三位先生可否再且思之?”

陳伯宗看著眼前氣度神采飄然若仙的三位隱士,心底忽地生起一股苦澀。

此次茅山之行,是他來到這個世界兩年多來,第一次離開建康。

此行的目的便是要請出這三位結廬修道的隱士歸都。

自蕭梁之世以來,南朝佛教大興,梁武之時,建康都下有寺七百余所。

侯景亂后,現今建康都下亦有寺三百余所。

今日江南,佛門之勢甚大,而道門之勢甚微,是以陳伯宗有意崇道,稍分佛門之人心,以便來日抑之。

沉默良久,那老者終于率先出言答道。

“若殿下確以生民為念,老朽今雖德薄,愿往都中宣揚道業?!?

這老者乃是如今東南道士之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名為臧矜,世人呼為宗道先生,善于重玄之論,門下弟子甚多。

能得其前往建康,陳伯宗的謀劃確也算得上成了小半。

“宗道先生厚意,孤已于都下置田宅,先生就都之日,便是玄真觀復現之時。”

陳伯宗月前得了陳蒨百匹絹帛的賞賜之后,便在都下用這筆資財盤下了一座荒僻的寺院,此時用來收臧矜之心,正為得宜。

老者左側的中年文士見狀也有意動,聲言道。

“殿下果若能每歲助錢十萬以為燒煉金丹之資,遠智愿同赴都下。”

此人名為王遠智,雖只四十許歲,卻曾師事前梁時著名的高道陶弘景,其頗擅符箓、煉養之道,于外丹黃白之術,亦有造詣。

正是陳伯宗心中古典化學探路者的最佳人選。

“王公既有此意,孤必不惜財貨,惟愿王公燒煉之時,多為記錄,清理條陳。茍若不得金丹,亦可使后人少行曲折?!?

陳伯宗還是得提醒他多做記錄,萬一哪天這位大煉丹師配出了火藥,卻身死道消,自己的投資,便就打了水漂了。

“殿下佳意,遠智必不辱命?!?

王遠智和這個時代的其他人一樣,對于煉成外丹,成仙得道,有股謎一般的自信。

“馬公意如何?”

陳伯宗目視遲遲不言的最后一位隱士馬樞,希望從他口中得到肯定的答復。

可惜馬樞終究令他失望。

“諸經浩博,樞只見其一端,實無心世事?!?

“前時天子征樞為度支尚書,樞辭不就任,實非自高?!?

“樞之志,但在皓首窮經,老此林泉而已。”

馬樞言辭懇切。

看來是個真正的隱士。

陳伯宗心中一嘆,只得從之。

————

天嘉三年(562年)五月。

陳太子伯宗親謁茅山,訪林中高士。

于道遇巫媼,太子與從人皆訕笑其言,未意后竟皆驗。

是月。

玄真觀立于建康都下,其觀主宗道先生臧矜多授經義,都下信道之人于是漸眾。

是月。

晉安太守毛喜,上書自兼東寧縣令,募豐州貧民二千余人,乘大舟,浮海,欲南渡流求。

毛喜與其民約法,凡采金所得,九分入官府,一分入私囊。

當此之時,市金一兩,便值萬錢,豐州之民皆貪其利,于是群情踴躍,往流求采金者甚眾。

————

晉安外海,馬祖港。

“毛公,舟將發,雨將至,入內室暫歇罷。”

府吏見天色忽暗,恐大雨將至,而太守毛喜仍立于甲板,便來勸其往舟中避雨。

“舟將發,向何處?”

但見毛喜手中抓著一個布包。

那布包之內,只是其眼里那片大陸之上的泥土。

“稟毛公?!?

“舟將向南。”

“向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州市| 兴安盟| 景谷| 德清县| 长乐市| 开封县| 武平县| 肥西县| 隆化县| 北辰区| 宣威市| 辽阳县| 安塞县| 五华县| 进贤县| 隆尧县| 察哈| 泰顺县| 密云县| 华宁县| 望都县| 东方市| 礼泉县| 宜兰县| 临桂县| 连山| 长宁区| 休宁县| 陆丰市| 米易县| 迭部县| 汉中市| 昌宁县| 汽车| 柘荣县| 金溪县| 佛冈县| 枣阳市| 岳阳市| 衡山县| 淮滨县|